王童娟
見習教師是每個幼兒園的新鮮血液,見習教師的發展是幼兒園可持續發展的希望。上海市嘉定區清河路幼兒園自2012年成為上海市見習教師規范化培訓基地以來,一直不斷思考如何加強對見習教師的培訓,促進見習教師的專業成長,使其成為一名合格的幼兒園教師。
幼兒園確立了導師帶教的培訓機制,為見習教師安排業務能力強、師德好的骨干教師做導師,開展面對面的培訓指導。這樣,帶教導師可以及時發現問題,并給予建議和點撥,有效提高見習教師的教學能力。
先調研 有的放矢開展培訓
培訓見習教師,幼兒園就要了解他們面臨的實際問題。因此,我們開展了針對見習教師的調研工作,從中收集了見習教師的一些困惑。比如:見習教師執教的是小班,非常想了解培訓基地是如何組織開展小班活動的,可是培訓基地安排的帶教導師是大班教師。又如:見習教師是非專業的老師,開展音樂活動時應該如何實施。見習教師具有自身專業成長的愿望,基于每個人的問題與需求不同,導師帶教的模式受到導師執教年齡段和教學特色的限制,不能完全滿足見習教師的需求。除了“拉郎配”的一對一帶教方式,我們還要思考如何滿足見習教師個性化的需求,從而助推見習教師專業成長。
走班制 鼓勵教師各取所需
為了滿足見習教師個性化的需求,除了必選的培訓之外,幼兒園鼓勵見習教師增加自選培訓內容。先從見習教師和帶教導師執教不同年齡段幼兒這一困惑切入,開展走班制。除了固定的導師帶教之外,讓見習教師可以觀摩其他年齡段班級教師的執教活動,鼓勵見習教師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選擇其他年齡段、其他教學特色的教師進行觀摩。我們將見習教師來園的前兩天定為走班觀摩日,這兩天,見習教師可以根據走班觀摩表進行自主觀摩和交流。
見習教師對這種新穎的培訓模式興奮不已,參加走班觀摩后,紛紛給予很好的反饋。有的見習教師說:“我一直不知道音樂活動怎么上,今天看了老師的活動才知道原來歌唱活動還可以這樣開展,真的好有趣。”走班制讓見習教師們各取所需,也讓幼兒園重新審視見習教師的培訓模式。
深化多樣的菜單式培訓
在走班制培訓的基礎上,幼兒園進一步拓寬了自主選擇的空間,豐富見習教師自主選擇的內容,逐漸形成了菜單式培訓的資源列表。比如:幼兒園開展以骨干教師領銜的“專題培訓菜單”;由見習教師自主研修社團開展的“自主研修菜單”;由專家帶教,見習教師選擇自己感興趣項目參加的“項目參與菜單”。深化培訓模式,采取不同角度和形式讓見習教師自由選擇、自主參與。
采取菜單式培訓的過程中,我們發現見習教師的參與積極性提高了,收獲頗豐。同時,在培訓中,我們進行了一些思考:首先,園所要做到“聽”,傾聽見習教師的想法,及時了解他們的需求;其次,做到“放”,幼兒園要給予見習教師自主選擇的空間,鼓勵他們主動思考、主動參與;再次,注重“推”,園所要成為見習教師成長的助推者;最后,“合”是關鍵,園所要挖掘和整合全園資源,形成集體對個體的合力培訓。
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個生命點燃另一個生命。菜單式培訓點燃了見習教師專業發展的熱情,提升了見習教師教學實踐能力,讓見習教師明晰了自己的優勢與發展方向,也讓基地園的培訓更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