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麗鵬

哲學家培根說:“責任心是世界上最珍貴的種子,它若早早播種在孩子心田里,將會收獲一生一世的幸福?!庇變弘A段是責任心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時期,幼兒責任心的培養,是幼兒園和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修課。
如何結合班級自然角創設促進孩子責任心的培養?帶著問題和思考,我在班級里開展了“親子種植”活動,結合幼兒年齡特點和班級植物角實際情況,初步設計了活動方案,讓全班孩子都能學會主動觀察、照顧自然角植物,在種植過程中激發自身的責任心和愛心。于是親子種植“四部曲”應運而生。
前奏曲:準備種子
孩子自主選擇,投票確定幸福種子。在一次繪本分享活動中,老師分享了繪本《小雞球球和向日葵》,孩子們被繪本中小雞球球和向日葵之間的友誼深深感動,有的孩子還為向日葵的枯萎而流下了眼淚。
為了激發孩子種植的興趣和主動性,我們開展了“我的自然角我做主”的討論活動,鼓勵孩子說說想種什么植物并說出原因,等大家說完后集體投票,得票最多者為本學期種植的內容。大家紛紛舉起小手踴躍發言,經過積極討論和踴躍投票,最后我們決定種向日葵。
親子共同采集幸福種子。決定親子種植向日葵后,家長們紛紛開始行動起來,在網絡、花鳥市場、小菜場等地搜索向日葵種子:有媽媽從炒貨店買到葵花籽,有爸爸從淘寶買了向日葵種子,還有爺爺奶奶從花店買到了種子……
觀察了解幸福種子。孩子們興奮地拿著葵花籽觀察,有的說:“真的和書里長得一樣呢!”“它有條紋,像斑馬一樣?!薄拔业炔患跋敕N啦?!薄?/p>
通過“確定種子—采集種子—觀察種子”,讓孩子們自主選擇確定自然角植物,提升其種植的積極性,為之后種植活動的順利開展以及責任心的培養奠定基礎。
協奏曲:親子種植
問題情境,激發興趣和責任心。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班級迎來了親子播種活動,家長們和孩子一起播種向日葵種子。活動伊始,有向日葵種植經驗的悅悅爺爺提出了不同的見解:“應該將種子尖尖的那頭朝下?!倍覀兺ㄟ^網絡查到的資料是“種子尖尖的那頭朝上”。孩子們開始爭論起來,紛紛說出自己的見解和理由。
最后大家決定用“比比誰先發芽”的方式來確定正誤。于是,大家又開展了“種子發芽大猜想”的活動,怎樣讓種子發芽呢?要有太陽和雨水;要給它澆水,還要陪它玩;要給它蓋個漂亮房子,還要有花的……家長們帶著孩子一起通過翻閱資料、詢問他人等方式獲取信息,并鼓勵孩子將自己的想法畫下來。
通過以上活動,孩子們非常期待種子的發芽,每天上學都會拉著家長到自然角觀察,在一日生活中也會跑去看一看,責任心也在日日期盼中慢慢成長。
細心照顧,培養責任心。結合“種子發芽大猜想”活動,孩子們每天積極行動,有的給種子澆水、有的給種子松土、有的還給種子唱歌……終于有一天,孩子們開心地跑進來說:“發芽了,種子發芽了。”
困惑大家很久的問題也揭開了神秘的面紗。種植時,種子“頭朝上”還是“頭朝下”?“原來都可以的,都發芽了?!薄皩Γ系南劝l芽,但朝下的先長葉子?!焙⒆觽兺ㄟ^自己的觀察,用自己的雙眼真實發現了種子發芽的秘密,特別有成就感,并對向日葵之后的成長產生更大的期待。
在日復一日的照顧下,向日葵一天天長大了,孩子們開始把照顧向日葵當作自己每天必做的事,責任心得到了成長。
交響曲:愛的記錄
記一記:“幸福的種子”親子記錄本,讓責任心看得見?!靶腋5姆N子”記錄本主要是以孩子觀察記錄為主,同時也提倡家長接送孩子時,可作為親密指導者,和孩子一起不定期地觀察記錄,引導孩子逐步養成定期觀察記錄的責任意識。通過記錄,孩子們對種子的成長有了更加直觀的了解。
說一說:“親子種植心得篇”和“我的發現”。在親子種植過程中,家長們也獲得了不同程度的成長,大家積極將自己的感悟記錄下來,并在家長會上進行了分享。每天孩子們都會主動照顧向日葵,發現新的成長就會開心地和伙伴分享。結合這一特點,班級開展了“我的發現”活動,結合每天的過渡環節,讓孩子們把自己的發現在大家面前說一說。發展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也讓孩子更加樂意去觀察植物。
畫一畫:“我們的向日葵”。隨著夏天的臨近,向日葵紛紛長出了花苞,孩子們非常期待,每天都要仔細觀察花苞有沒有比之前長大些。終于有一天,仿佛聽到“啪”的一聲,孩子們喊起來:“開花了!”大家紛紛沖出去看,“哇,好美?。 焙⒆觽冇芍缘刭潎@。結合這一契機,班級開展了畫一畫“我們的向日葵”活動,孩子們將向日葵花朵的變化記錄下來,并帶回家和家長分享自己的發現。在爸爸媽媽的支持和鼓勵下,進行持續記錄,在期待向日葵成長的過程中,孩子們的責任心也一天天成長。
通過記一記、說一說、畫一畫的方式,孩子們更喜歡去觀察植物,然后在大家面前分享自己的發現。
尾奏曲:收獲與反思
堅持:持之以恒,品嘗責任心的果實。在孩子和家長們日復一日的堅持中,在孩子們熱切而真誠的期盼中,向日葵也在慢慢發生變化。從種子發芽到慢慢成長,再到開花結果,孩子們都付出了真心。
通過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孩子們發現了向日葵成長過程中的秘密、知道了向日葵成長的各個階段、也體驗了種植向日葵的注意事項和要點,當了一次“小園丁”,在照顧向日葵的過程中,他們不斷發現問題、嘗試解決問題,培養了責任意識。
信任:親子同心,養成責任心。孩子年紀還小,自我中心意識強,分享、互助等意識還需要成人的培養,所以在責任心培養過程中需要成人的幫助;但這并不意味著包辦代替,正如“溺愛是對孩子能力的不信任”,在幫助、引導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要把握好“度”,信任孩子的能力,以“孩子為主、成人為輔”的方式促進孩子成長。
成長:由內而外,最美責任心。孩子們遇見向日葵,在精心照顧植物、期待植物生長的過程中,責任心得到培養和成長;家長和教師遇見孩子,在陪伴、引導、幫助孩子照顧植物的同時,家長和教師也有了新的收獲。
通過這次親子種植活動,孩子、家長、教師都得到了成長。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們也將秉承“孩子在前,成人相隨”的原則,在生活和學習中信任孩子、堅持陪伴,相信有責任心的孩子們,以后會遇到更美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