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怡紅 蔡瑾輝

早期閱讀是幼兒憑借色彩、圖像、語言理解讀物的活動過程;游戲,是基于個體內在需要的自發自主性活動,有著主動、自愿、愉快的特征。以閱讀融合游戲,讓幼兒閱讀時與環境、材料互動,與同伴合作、分享,這樣的閱讀活動讓幼兒愉悅,幫助幼兒提升經驗,促進幼兒自主性的發展。
人類心理發展的關鍵期理論認為,3-6歲是幼兒健全人格培養的關鍵期。維果斯基認為,游戲能夠為幼兒創造最近發展區。受維果斯基游戲觀的啟發,依據游戲的自主性、內驅力、假象性、社會性等特點,福建省廈門市湖里區蔡塘幼兒園在市級規劃立項課題《繪本閱讀,促幼兒健全人格發展的研究》的實施過程中,嘗試將生動有趣的游戲融合進閱讀活動中促進幼兒自主性的發展。
探索性游戲讓閱讀更有目的
探索性游戲以未知為導向,讓兒童通過活動對未知領域有所發現,從中獲取新知。在繪本閱讀中創設探索環節,讓兒童在疑問、嘗試、發現的過程中獲得經驗,有助其構建自己的認知結構。例如:閱讀活動“不要隨便碰我”中,教師在幼兒閱讀繪本后,設計分組探索操作環節。孩子們拿起手中不同顏色的貼紙,對身體模型上不可以“碰”的位置貼上深藍的色卡記號,對可以“碰”的身體部位貼上淺黃色的色卡記號,并分享說出相應位置不能碰或能碰的理由。最后,幼兒根據集體梳理出的探索結果,一起隨著音樂玩“碰一碰”的游戲。活動中,幼兒通過在此環節中充分與同伴探索和游戲,掌握了自我保護的基本知識,并有效建立與同伴間的友誼。又如:繪本《啊哈!幼兒園》是一本想象與現實相結合的表現幼兒園生活的有趣讀本。在繪本閱讀中,一張張腦洞大開的畫面,引發幼兒迫不及待地述說他們五花八門的感受,想象出各種與自己有關的精彩紛呈的幼兒園生活活動:每天坐著飛毯上幼兒園;和自己喜歡的動物一起在幼兒園里做游戲;下巧克力雨時,要到天臺去接來吃……活動中,教師充分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 關注幼兒的經驗, 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并運用繪畫或制作的方式在區角中將其呈現出來。于是,就有了《啊哈!幼兒園》和《啊哈!小學》的自制繪本,就有了建構區“啊哈,幼兒園”和“我心目中小學”的大型建構活動,幼兒在生活和游戲中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著。
探索性游戲,讓閱讀變成一種持續、有目的、自主的閱讀。
表現性游戲尋找閱讀趣味
表現性游戲是指以幼兒已有經驗為基礎,通過各種開放性材料的投放,為幼兒提供自我表現與表達的機會。例如:大班閱讀活動《老鼠嫁女》中,老師給幼兒講述老鼠嫁女的故事,幼兒在理解故事后結合自己在生活中碰到的婚嫁儀式進行思考,激發了極大的探索和表現的興趣。女孩子們關心起新娘出嫁時的種種打扮,并在美工區大膽運用美工材料從頭飾到服裝進行創意表征,最后隨著繪本引發的“趣味閩南婚俗”主題的情節推進,幼兒饒有興致地制作婚嫁所需的花轎、喇叭等,并投放到游戲中。繪本閱讀延伸出了一場場“趣味閩南婚俗”的裝扮游戲。又如:在小班閱讀活動《誰咬了我的大餅》中,教師結合小班的年齡特點,設計了充滿懸念的“找牙印”環節。懸念終于在小豬吃了一口大餅后揭曉了,原來竟是這樣一個出乎意料的結果,把孩子們逗得哈哈大笑,孩子們在閱讀過程中十分投入,在一次次的角色扮演中享受著繪本閱讀的快樂:幼兒在角色扮演中,對“誰吃了我的大餅”這一句子的簡單重復和對“吃”及“找牙印”的趣味游戲樂此不疲,激發了幼兒極大的表演游戲熱情,并在一次次的驚喜中體驗著繪本閱讀的樂趣……
游戲于兒童而言是快樂的體驗,表現性游戲更是能讓幼兒在游戲中獲得滿足。教師在幼兒的游戲中盡可能地滿足其游戲需求,與幼兒一起尋找繪本中富有趣味的探究點,鼓勵幼兒與玩伴一起生成游戲情節,支持幼兒自主布置游戲情境,并尊重幼兒游戲的時間與權利,讓其在游戲中無壓力地探究與成長。
運動性游戲鍛煉兒童勇氣
運動性游戲是指幼兒在戶外場地上引發的游戲。身體發育是幼兒生長發育的必需,喜歡運動亦是幼兒的年齡特點。課題開展中,我們創新地將繪本閱讀與運動兩者進行融合。如:在閱讀繪本《勇氣》中,幼兒對故事中的小男孩鼓起勇氣并大膽嘗試的行為感到十分佩服。利用這一契機,教師鼓勵幼兒像繪本中的小男孩一樣,在生活中勇于挑戰,培養戰勝困難的勇氣。于是,繪本閱讀延伸出了系列戶外體育游戲“我們來挑戰”。在體育游戲中幼兒化身“消防員”自主設計游戲障礙,并在與同伴的合作中一起協商解決游戲中遇到的困難。在游戲情景中,老師注重挑戰性與安全性的統一,給予幼兒充分的游戲自由,引導幼兒不畏困難、勇于嘗試、大膽突破,鍛煉意志力。又如:在繪本閱讀《小青蛙抓害蟲》中,幼兒對小青蛙抓害蟲的情節十分感興趣,對模仿青蛙抓害蟲的動作樂此不疲。老師據此鼓勵幼兒開展體育游戲“小青蛙抓害蟲”,投放適量能夠引發各種組合變化的非結構材料。利用其可移動性和可變性,通過幼兒自己組裝和多次游戲,游戲內容不斷變化,難度不斷提升,幼兒對繪本的角色有了更深層次的體驗,并收獲了和同伴們齊心協力在體育游戲中不斷突破自我的樂趣。
運用運動性游戲,不單單是孤立地發展粗大動作,而是通過對粗大動作的自主練習,提高幼兒動作技能和身體素質。將運動性游戲融入繪本閱讀中,能有助于幼兒逐漸認識自己所在的集體,并在具體的游戲中知道自己與集體的關系,逐步掌握在集體游戲中應該遵守的運動規則,并在游戲中履行自己應盡的職責,有助于促進幼兒自主進取品格的發展。
欣賞性游戲開闊兒童視野
欣賞性活動主要包括圖書展覽和實物展覽,是幼兒增長見識,獲得自主發展的重要方式。《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提供含有較多閱讀信息的教育環境,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開放的形式、空間,時時吸引著幼兒進行閱讀,成為有能力的學習者。”例如:在閱讀活動“收集東、收集西”中,幼兒對繪本的表現形式很感興趣,觀察到有剪貼、照片等方式;還有收集的除了是物品,還可以是喜歡的顏色,甚至可以是“愛”。閱讀后,幼兒紛紛設想自己想要收集的東西:有海邊的貝殼,有游戲小卡片,有各種小汽車……我們鼓勵幼兒帶來自己的收集物,并準備好自己的收集故事,把班級的某個角落布置成一個“收集探索角”。每天,幼兒到該區欣賞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收集故事。幼兒在游戲氛圍中與環境相互作用,能夠自發地、饒有興趣地與同伴一起閱讀、分享。
繪本閱讀融合欣賞性游戲,借助創設欣賞性場景,拓展繪本閱讀相關知識與經驗。幼兒在此過程中,通過大量的圖片與實物展覽,了解了許多其難以親歷的事物和豐富多元的文化。幼兒在主動的欣賞和分享中,開闊視野,增長見識。
采用符合學前教育規律的方式組織活動,讓幼兒真正快樂閱讀、快樂成長,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要讓孩子讀得久,教育活動要有趣。游戲是幼兒對周圍現實環境的一種積極主動探索的表現。在繪本閱讀中,通過多種游戲形式的融合,除了能幫助幼兒獲得閱讀的興趣,養成閱讀的習慣,形成閱讀的基本能力,為使其成為真正的終身閱讀者做好準備,還可以培養幼兒自主探索的能力,提高幼兒與同伴主動交流、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促進幼兒自主性和進取精神的有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