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摘要: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國社會技術升級改造速度不斷加快,工程造價職業教育考試考核方式也進一步完善,且很大程度的滿足了生產需求與教學需求。基于此,本文簡要分析了職業教育畢業生實踐工作環節,以及現行工程造價職業教育考試考核環節存在的各類問題,進而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改進策略,旨在為業內人士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工程造價;職業教育考試考核;改進策略;
如今,現有職業教育工程造價課程考試考核方法已無法客觀評估學生的綜合能力。隨著教育教學體制的深化變革,教學內容逐步與實際生產相銜接,但是,教學實踐與學生專業考核環節仍存在諸多問題,一方面制約了教育事業的良好發展,另一方面加大了用人單位的人才培訓負擔。
1職業教育畢業生實踐工作環節存在的各類問題
通過深入用人單位對學生的崗位實踐情況進行調研可知,其中仍存在諸多問題,具體如下:
其一,部分學生適應能力較弱,進入實習崗位,未能快速轉換角色,難以在短時間內適應工作,對所做的工程造價文件缺乏信心。客觀來說,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學生在校期間始終未能獨立完成工程項目,同時,學校對學生的工程項目操作考核缺乏重視,學生的專業能力不符合崗位要求。
其二,部分學生在面試環節的理論表達方面表現優異,而用人單位單純依靠面試表現定職位,并對其抱有較高的期望。但是,在實踐階段,學生存在眼高手低的情況,不樂于接受難度系數較低的工程造價任務,又無法獨立完成相對復雜的工程造價任務,工程造價文件錯漏百出。客觀來說,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學生在校期間將重心投放在理論知識儲備方面,對編制工程造價文件等一系列實踐技能缺乏重視,導致學生出現“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這讓用人單位感到非常失望。
其三,部分學生在工程造價數量方面弄虛作假,尤其是結算對賬環節,為了與其他人的造價文件相對應,私自調整工程造價清單中的參數信息。例如,未客觀衡量工程項目復雜程度,工程造價價格偏低,通過盲目調整工程單價的方式,與其他對賬人的工程造價相對應。客觀的說,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以理論考核為目的教學工作,誤導了學生,學生盲目注重書面結果,缺乏對工作嚴謹性的重視。
其四,部分學生思想刻板,閉門造車,未能主動了解市場行情,生搬硬套以往的工程造價文件,導致工程造價結果相去甚遠。
2職業教育工程造價考試考核環節存在的各類問題
考試的主要目的是考核學生的理論知識儲備情況,同時,考試內容與方法,也是自主學習的指導方向。簡單來說,就是考試考什么,學生就會重點學習什么。而這對于實際生產環節的業務水平考核同樣適用。
通過分析用人單位提出的畢業生崗位實踐環節存在的問題可知,調整工程造價考試方法勢在必行。具體問題如下所述:
其一,考試內容與方法無法評價學生的工程造價工作能力。通常來說,期末考試都采用固定的考試模式,部分院校甚至連續數年使用同一套考試題目,只是單純的改變題目變量。這給學生投機取巧提供了可乘之機,學生只需要突擊背題,或者詢問往屆畢業生考試方法即可取得好成績。這也使期末考試完全流于形式,無法發揮實際效能。
其二,考試內容的理論與實踐比例嚴重失調。在工程造價考試中,盲目注重學生的理論知識儲備情況,對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缺乏重視,然而,在臨近畢業階段,為保證就業率,又緊急強化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這一方面加重了學生的心理負擔,另一方面,這種突擊性的技能培養根本無法起到實質作用。在工程造價考試考核中,對于理論與實踐缺乏合理性、客觀性的評估,在教學體制變革中,激化了“理論派”與“實踐派”的矛盾沖突,甚至出現一段時間偏理論,一段時間偏實踐的現象,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的良好發展。
其三,考試制度中存在唯結果論的問題。在工程造價考試制度中,普通院校對學生的考評分數體系主要包括考試分與平時分兩部分,其中,考試分占70%,而平時分占30%。按照院校常規管理制度來說,考試分數達到60分即為合格,不需要重修或者留級,考試結果也將顯示在學生檔案中學習水平一欄。而這種考試制度使學生形成一種唯結果論的想法,無論學生平時表現如何、無論專業水平如何,只要卷面達到60分即完成專業課任務。
其四,考試內容與實際生產相脫節。在工程造價考試內容方面,考題類型與知識點千篇一律,與主體市場脫節。這主要是因為受院校統一化考試標準的制約,教職人員教學經驗豐富,但實踐工作經驗匱乏,對工程造價最新要求與技術細節缺乏了解,既降低了教育教學工作水平,也影響了學生的良好發展,無法適應崗位要求。
3優化職業教育工程造價考試考核的具體策略
綜合分析現行職業教育工程造價考試考核環節的各類問題,應當采取如下幾方面的變革策略:
其一,工程造價考試由期末考試轉變為小節考試。在每一個學習階段結束后,都組織小節考試,將小節考試成績與期末考試成績相掛鉤,引起學生的重視,這樣有助于實時掌握學生各階段的知識儲備情況,有針對性的調整教學方向,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起學生對考試的重視,避免學生將重心全部投放在期末考試方面。
其二,在工程造價課程設計中,引入計算機考核系統,設置多樣化的專用模塊,讓學生在軟件模塊的監督下進行課程設計。一方面,避免學生抄襲或購買課程設計問題,另一方面,利用監控模塊實時監督學生的課程設計情況,保證考核的有效性。
其三,在計算機考試系統中,邀請專業水平高、實踐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參與題庫設計,防止因出題人不了解市場而發生題型單一、觀點陳舊等情況。同時,結合經典案例中的代表性問題,讓專業教師利用最短的時間、最少的精力,提升實踐技能水平。
其四,結合行業發展概況,與企業深入合作,制定一整套知識更新體系,將最新政策、理論與技術融合到實踐教學工作中,保證學生走出校門就可以進入實際工作崗位。
4結束語
伴隨教育教學體制的深化變革,優化職業教育工程造價考試考核方法,有助于擴充學生的理論知識儲備,提升其實踐技能水平,強化核心專業素養,進而滿足工程造價崗位的基本需求,推動教育教學事業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黃曉蘭.高職工程造價專業預算課程考核方式的探討[J].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4)
[2]李瑋,劉華.“公路工程造價”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初探[J].交通職業教育,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