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
摘要:近幾年來興起的一個新詞,含義概括起來就是將網絡上人氣高的文學作品經過改編、加工,最終做成電視劇、電影、網劇、舞臺劇等系列衍生產品。本篇文章從“網絡文學IP”興起、發展及特點三個方面來對其進行分析。
關鍵詞:“網絡文學IP”改變 電影 電視劇
一、“網絡文學IP”改編的含義
IP 是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簡寫,中文含義是“知識產權”。而在當今人們常說的“IP改編”、“文學IP”里的“IP”早已超過了這個詞最初的含義。近幾年來興起的一個新詞“網絡文學IP”,含義概括起來就是將網絡上人氣高的文學作品經過改編、加工,最終做成電視劇、電影、網劇、舞臺劇等系列衍生產品。簡單來說,大家談論最多的“網絡文學IP”形式即文學與影視之間的相互轉換。
其實,將文學改編成影視的這種形式早在幾十年前就有了?!霸?969 年之后的新好萊塢敘事中,藍本改編已經被確立成為好萊塢創作電影八要素中的第一要素”。[1]在互聯網興起之后,網絡文學慢慢取代傳統文學的地位,當越多人開始接觸網絡文學,喜愛網絡文學之后,網絡文學便擁有了一定的粉絲基礎,同時也有了知名度與關注度,而將這種人氣通過另一種形式來產生連帶效益,便出現了“網絡文學IP”。
二、網絡文學IP改編興起的原因
(一)、消費文化主導下網絡文學的龐大粉絲基礎
當今時代可以說是一個由數字媒體所引領的時代。在當代人將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作為主要生活方式之后,消費文化、風行文化都在當代,特別是年輕人群的文化觀念里面興起并占據主要地位。因此,符合當代人文化觀念的網絡文學便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在網絡上,近十年來文學網站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到目前為止,有不少知名網站都有相對來說固定且龐大的受眾讀者。不再拘泥于文學作家的高層次之后,普通人只要想寫也可以在網絡上發表小說。因此,網絡文學的文學形式更加豐富多樣,題材也更加種類繁多。在高產量的網絡文學作品中,必定會出現能夠受到絕大部分人喜愛的文學作品,而這些擁有一定粉絲基礎的網絡文學作品便能夠被投資人挑中成為“網絡文學IP”。自帶粉絲的效益不僅體現在能為制作團隊省去了很多前期宣傳的費用及時間,出現很多如《微微一笑很傾城》、《翻譯官》等電視劇“未播先火”的情況,更能在播出期間有“書迷”這一個部分的收視率保證,同時,改編所引起的“書迷”和“劇迷”之間的討論更能引發對此電視劇的更多熱點關注,從而增長收視率增加效益。
(二)、影視觀眾群體年輕化
當代影視的觀眾群體整體來說趨向于年輕化,00后、10后成為主力軍。而網絡文學的題材種類多樣,內容貼近生活,表達方式淺顯易懂,改編出來的作品亦是如此,因此相比較傳統文學來說更容易被當代年輕人所接受。
同時,“網絡文學IP”改編出來的影視作品,大多都是邀請擁有超高人氣炙手可熱的明星來出演。這些“小鮮肉”、“小花旦”本身在年輕人中很有市場,粉絲基礎龐大,自帶熱點效應和關注度。例如,顧漫所寫的網絡小說《微微一笑很傾城》分別被改編成了電視劇及電影。電視劇版中男主角肖奈的扮演者楊洋和女主角鄭微微的扮演者鄭爽,和電影版中男女主角的扮演者井柏然、楊穎,四人都是受外界關注度很高的當紅明星。
三、“網絡文學IP”改編的特點
“網絡文學IP”改編是從文學到影視的轉變,是將文字語言轉換為視聽語言的一個過程。很多“IP”進行再創作的空間非常大,根據小說類型和特點,改編出的作品與原著關聯度自然也高低不同。在批量生產的“網絡文學IP”過程中,國內已經形成了一種固定的改編模式。相同類型的作品改編的特點都不盡相同。
(一)、主題淺顯,選擇高人氣明星,大投資大制作
在“網絡文學IP”的選擇中,都市時尚類和青春疼痛類都占有較大比重。這類型的“IP”整個故事淺顯易懂,十分符合當下消費文化的特點,在劇情和主題方面,都沒有特別出眾的地方,唯獨在人物設置上會帶來極強的吸引力。因此,選用高人氣的明星來飾演這些角色,是很投機取巧的一種改編方式。
當紅明星一般都有外形、聲音條件出眾,擁有超高粉絲基礎的特點,可以說是用演員的優質外貌條件來彌補在劇情內容上的不足。由顧漫小說《何以笙簫默》改編成的電視劇和電影。電視劇版是由唐嫣和鐘漢良來擔任男女主角,電影版是由楊冪和黃曉明來擔任男女主角,這四個人都是當紅明星。影片上映后的反饋也顯示,劇情并沒有得到觀眾的肯定,而沖著明星效應貢獻票房和收視率的占絕大部分。
(二)、劇情深度推敲,精心制作
還有一種典型的“網絡文學IP”選擇的是長篇小說,歷史類和現代類皆有。原著小說在情節架構、人物設置、主題立意上本身就較為優秀,投資方和制作方也投入精良的制作,歷史劇追求高度還原,情節、人物都禁得起深度推敲;現代劇角色特征明顯,立意深刻,反應社會現實問題,并且每一個角色都力求尋找到最合適的扮演者,明星和“IP”相輔相成互相成就,最后制作出的都是同期作品中較為優秀的部分。
宮廷宮斗歷史類題材劇《甄嬛傳》,是“網絡文學IP”中值得被紀念,非常成功的一筆。沒有被壓縮的劇情,一點點逐步推進,每一個人物的成長史都很清晰、突出。作為一部半虛構的古代劇,電視劇比原版小說更在意尊重歷史,從人物服飾到臺詞到禮儀動作,都有請來專家指導,符合朝代特征。細致考究的古文臺詞更是在當時掀起一陣模仿“甄嬛體”說話的風潮。
四、網絡文學IP是一把雙刃劍
“網絡文學IP”改編從出現開始,就在中國影視行業掀起了一陣持續很久的浪潮,更是在近兩年內席卷了中國電視劇、電影、網劇、動漫、游戲等行業,不僅帶動國內市場新興繁榮,更是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在這種巨大的經濟利益驅使下,改編作品創作浮于表面,把投資浪費在投入與敷出不成正比的人氣明星身上的問題也越來越凸顯。票房、收視率很高但口碑不好的作品越來越多,在大的環境上來說形成了一種畸形的創作現象。
在未來的藝術創作中,唯有重新審視“網絡文學IP”的發展方向,嚴格把控“IP”質量,并且在改編的過程中發揮傳統編劇的功能,更好地實現文學到影視的轉化。
參考文獻
[1]賀子宸. IP浪潮:簡論影視劇的轉型[J]. 文藝評論,2016,09:12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