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遠招
摘 要:作文寫作注重思維的發散性和活躍性,其本質是創作者對自己所積累素材進行再創作,從而使自己的寫作思維結構化并進行培養學生的心理健康知識。以思維導圖為三年級的習作教學開辟途徑,能夠從源頭上幫助學生收集習作素材,把握關鍵詞語,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知識;掌握習作方法,激發創造性思維,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梳理習作思路,充實寫作內容,豐富學生的心理思維健康,提高小學學生習作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心理健康;學生
小學語文作文的學習是一個積累與興趣同時存在的。只要有了學習語文作文的興趣,才能發現其中的樂趣,才會懂得長期積累是豐富語文知識的唯一途徑。但積累的途徑只有不斷地閱讀才能提高自己的語文知識面,促使學生的心理健康.每個學生從小學到初中、高中乃至大學,家長與老師們都時刻叮囑一件事——健康地發展,所以這與小學語文作文閱讀密不可分。
一、課外閱讀聯系實際生活,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知識
有人提出:在與家長相互合力的條件下,教師應該視家長為同一戰壕里的戰友,學會與家長進行溝通,尊重家長,重視家長的教育作用,積極主動地與家長進行戰略部署,全面培養學生在校內外的語文作文閱讀興趣,采用合理的戰略方針,共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心理環境。
為了進一步提高語文作文學習水平,就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應與家長分頭合力進行健康教育。一方面,教師應該要求學生在學習完課內知識的基礎上,善于規劃自己的時間,拓寬視野并提高閱讀能力。讀書不僅能夠使人的精神得到放松,還能使人變得聰明,變得睿智。同時,對于學習語文來說,讀書是一種獲取知識,提高綜合素質的催化劑。隨著新教學的改革,校方更注重語文寫作的能力,提倡學生多讀書、讀好書,這樣做可以使學生更好地充實自己,完善自己,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知識。
另一方面,家長周末或者空閑時間可以帶孩子進入市圖書館,選擇那些心理健康的,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的有益讀物供孩子閱讀。每一天也可讓孩子自行規劃時間,每天閱讀報紙、文章、聽聽廣播并指導孩子理解作品的含義。我們教師與家長合力要為學生的語文作文水平打下強有力的基礎。因此,我們可以間接引導學生培養勤于寫作的習慣,作為教師與家長商量的對策要求學生專門準備一個練習寫作的本,每天堅持寫作把自己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全都記錄下來,不局限與時間、地點、人物,把自己對生活中的感知、感悟都歸納在一起。這樣才能促使學生向正確的道路,健康心理素質的發展。
二、開發創造思維意識,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
小學的習作就是要讓學生在已有的經驗和知識上,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促進心理健康知識,然后將思維想象付諸文筆,寫出優美健康的文章。利用思維導圖能夠進一步促使學生對習作主體的認識不斷深化,幫助學生將素材具體化,避免小學三年級在寫作過程中出現無話可寫的情況。
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習作《國寶大熊貓》中,教師可以首先利用思維導圖進行講解,然后設計這樣一個情景讓學生發揮想象我們的國寶并進行發言。如果學生不知道從何開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大熊貓的長相、怎么會是國寶、就只有中國有等幾個方面入手,講一講如果自己是寫大熊貓應該會怎么去開始寫。如要從大熊貓的長相方面寫,你應該去了解了解它們有什么優點,平時會做什么。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發散思維,讓學生在心中明白自己想寫的方向,從中引導學生健康的心理方向。
三、梳理寫作思路,豐富學生的心理思維健康
由于小學的學生靈感轉瞬即逝,很可能當時腦海中的念頭一閃而過,提筆的時候又想不起當初的寫作思路是什么。所以在習作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養成梳理思路的習慣,及時地記下自己的靈感,對習作內容進行充實補充。小學高年級學生的習作字數有了一定的增加,他們的習作過程也相對于低年級更加漫長,思維導圖能促使學生對于整篇文章做到心中有數。同時基于上面的選擇習作素材,找出關鍵詞,緊接著要做的就是從細微之處入手,將不足的地方進行補充,并帶入自身的情感。高年級學生每個人的經驗和語言積累都不一樣,對于不同題材的出發點和思考也不一樣,為了顧及到每個學生的發展水平,讓學生不步入錯誤的心理思想,我們必須善于引導學生往好的方面去思索。
例如,在習作課《我有一個想法》的作文主題中,教師為了學生的思想朝著好的方向去發展,可以在黑板上構建相關的思路過程。之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選擇題材(安排的都是健康的題材),利用思維導圖理清自己的思路,通過不同的關鍵詞一步步的充實自己的習作內容,從而形成一套自己的寫作框架。當學生確立了自己的寫作方向和素材之后,還需要用邏輯能力把自己想寫的內容有機串聯起來,運用修辭手法和語句,給文章增添色彩,讓自己的作品變得語句通順,并在此過程中豐富學生的心理思維健康知識。
綜上所述,在小學作文中培養學生的心理健康會起到良好的語文教學效果。教師利用思維導圖進行輔助探究創新,為學生提供更多更有效的習作指導,以此來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突破以往的習作難點,為學生構建習作框架,切實全面提升學生的習作水平。
參考文獻:
[1]馬濟天.作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J].文學教育(上),2018(01):120-121.
[2]楊春霞.作文教學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J].文學教育(下),2015(0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