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軍
摘 要:隨著學本式課堂進一步推廣,大家的關注不再僅僅局限于課程的改革,局限于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更多地著眼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能力發展、學業的提高。那么,如何讓學生在短暫的40分鐘內能力得到發展呢?這主要靠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交流能力。
關鍵詞:數學教學;語言表達
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由此可見教育對國家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黨中央提出立德樹人、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后,便把學生發展這一話題擺在了我們每一個教育者面前。相信每一個教師都思索自己應該怎么做,學生又應該怎么做,其實在教學的雙向活動中,我們教師應該好好把握住課堂教學這短暫的40分鐘時間,努力提高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交流能力,才有可能讓他們的能力發展。
那么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交流能力呢?
一、營造良好的學習交流氛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話的道理大家都懂,請你云試想一下,在一個沒有良好學習交流氛圍的班級,課堂教學中能夠指望學生積極的交流嗎?因此,我們首先要去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班級學習交流氛圍,它將不再是一個班主任老師的事情,更應該是每一位教育同行的責任與義務。我們只有營造出良好的班級學習交流氛圍后,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才會有想說、敢說、樂于說的欲望與沖動,因為他們不僅把這當作是對自己一種學習能力、交流能力的培養,更會把它當作一種分享,其樂融融。
二、打造多樣的交流形式
(一)小組交流
小組交流有一個最大的優勢,是它能夠讓每一位學生,至少在課堂教學40分鐘內得到一次交流發言的機會,讓學生在小組交流中學會表達、學會傾聽。如果我們教師不這樣做,我們將會在40分鐘的課堂教學時間里面,無法關注每一位學生,尤其是大于40人的班級。
(二)個人展示
這不僅僅是師生之間語言的交流,也是師生之間思想層面的交流。它對于教師而言,我們不僅要看學生語言表達是否流暢、精準,還要觀察學生的思路是否清晰、有層次;個人展示對于學生而言,我們要關注的這是否表達了學生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他思考過別人能夠聽明白嗎?對于其余學生而言,個人展示的這位學生,他的想法我認可嗎?與自己的想法又有什么不同?
三、參與學生的學習
吳正憲老師說:“我們要當好學生學習上面的引路人。”在教學中,我們教師不能僅僅把自己局限于是一名組織者,更應該把自己定位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引領者。當然,教師的參與,在學生的學習活動要起到一個引的作用,要通過這個引去觸發學生思考的開關,讓他們在學習活動中積極主動思考,在學習活動中獲得能力發展和學業提高。教師參與到學生的學習當中,就能夠及時發現他們學習上的困惑,并幫助他們解決心中的困惑,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猶如植物久旱逢甘雨。
四、適時追問
追問是一門藝術學問,老師只有抓住恰當的時機對學生進行追問,才能夠與學生進行思想層面的交流,從而去觸發學生思考的開關,讓他們充分開動自己的大腦這個機器,積極思考,解決自己面對的問題。
學生在解決這道題時(我要求學生不計算只說解題思路),通過組內學習交流,在個人展示匯報中,有學生已經闡述了首先分別計算出蘋果、梨、香蕉的重量,再計算出它們的總重量,最后把總重量與1噸進行大小比較的解題思路,其余學生已聽明白并認可他的想法。但是,沒有學生補充說出其它解題思路。這時,我說:“這道題難道沒有其它計算方法了嗎?”學生一聽,便知其意思,于是再一次展開小組交流。之后的個人展示匯報中,陳凱同學站起來,與大家分享了他的計算方法:首先計算出水果總共的箱數,再計算出蘋果、梨、香蕉的總重量,最后與1噸比較大小即可。陳凱同學的解題思路也得到大家的認可,這說明了其余學生是在認真地傾聽,在與他進行思想上的交流,所以會認同他的解題思路。
五、恰當的評價
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一定要及時,并且要恰當。老師真正想批評學生,但又不想打擊學生的積極性,應該換一種表達方式,建議學生怎么怎么做。例如:班上有這樣一位學生——唐鑫(留守兒童),她學習優秀,但學習交流活動中從不表達自己的想法。針對這種情況,一次上課中我抓住唐鑫作業全對,干凈整齊這個機會,特意對她在全班同學面前進行了評價:“唐鑫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同學,你們看她這次作業不僅全對,而且還非常的干凈整齊,但美中不足的地方是上課不愛交流發言。如果她能夠改變自己,積極地交流發言,相信她的學習會越來越好,人也更加漂亮!”通過這次表揚之后,唐鑫同學在上課中便開始了與其他同學的交流,也敢在個人展示中大膽發言。
六、達成成果共識
在每一個成果共識面前,學生便會有一種主人翁心態,十分珍惜,為了下一個成果共識,學生在學習交流中會加倍交流,讓自己交流能力得到提升,學業得到提高,而自己也會碩果累累。
例如,學生通過親自操作,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學生在進行小結時,劉鵬自豪地說:“今天我們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知道了長方形面積=長×寬,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并且會運用公式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這就是今天這節課我獲得的成果,我感到十分的高興,它又讓我增長了新的知識。”
總而言之,教師應該像一名醫生,因為醫生只有讓病人開口說話,才能掌握病因,才好對癥下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只有讓學生開口交流說話,才知道他們的學習狀況,才能夠及時針對性補救,才能確保學生的學習發展。
參考文獻:
[1]許迎春.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J].教師,2014(36):101-101.
[2]尹春艷.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J].都市家教月刊,2017(8):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