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昌松
摘 要:朱永新先生提出理想課堂六度:參與度、親合度、自由度、整合度、練習度和延展度,可以作為好課的具體指標,更是我理想中語文課堂的指標。理想的語文課堂,應該帶給學生快樂的享受,情感的升華,信念的堅定,理想的憧憬。那么,就讓我們的語文課堂充盈著愉悅的氛圍,洋溢著浪漫的色彩,升騰起生命的激情,張揚起科學的本真吧!理想的語文課堂應該是快樂的、詩意的、生成的、真實的。
關鍵詞:快樂的;詩意的;生成的;真實的
我們的教學實踐,就在有意抑或無意間做著屬于自己的詮釋和演繹。我想:理想的語文課堂,應該帶給學生快樂的享受,情感的升華,信念的堅定,理想的憧憬。那么,就讓我們的語文課堂充盈著愉悅的氛圍,洋溢著浪漫的色彩,升騰起生命的激情,張揚起科學的本真吧!理想的語文課堂應該是快樂的、詩意的、生成的、真實的!
一、快樂的語文課堂
快樂是什么?快樂是一種內心愉悅的體驗,是一種愜意、幸福的感覺。神奇教練米盧在備戰十強賽時,讓隊員觀看影碟《熱血男兒》;臨陣前又讓隊員反復欣賞精彩的射門鏡頭;還要求隊員手拉手高唱《義勇軍進行曲》入場……“享受足球”的理念讓隊員們精神奮發、斗志昂揚、勇往直前,從而一舉沖進了世界杯決賽圈??梢?,快樂是多么重要!
語文課堂應該成為學生快樂生活的一部分,這是對學生生命發展的奠基。清華附小竇桂梅校長曾發出這樣的感慨:“家長,孩子比你們累!不說,只因學校是快樂的地方!”這不是一位校長的迂闊之言,而是感同身受!孩子從清晨踏入學校開始語文課、數學課、體育課、午餐……不同的老師,不同的課,呈現在學生的眼前!精力不支的校長在最后一節課問孩子:“你們累嗎?喜歡上課嗎?”聽到之語驚人,“累并快樂著!”學習著,就是快樂著。享受語文、享受課堂、享受學習,這應成為師生共同的信念,并矢志不渝。
快樂的語文課堂,就是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來自老師與同學的肯定、鼓勵、欣賞和贊美。快樂的語文課堂,沒有教師的居高臨下、盛氣凌人、大聲斥責;也沒有學生的正襟危坐、唯唯諾諾、面面相覷??鞓返恼Z文課堂,沒有教師的訓罵、侮辱、嘲諷和體罰,也沒有學生的恐懼、緊張、擔憂和不安??鞓返恼Z文課堂里,師生將共同沐浴在人文關懷的燦爛陽光下,師生綻放的笑靨將成為課堂上永不衰敗的花朵。
二、詩意的語文課堂
王崧舟老師曾說:“詩意,讓課堂如此美麗!”語文本身就是一首詩。它縱橫千古,綿延萬里,廣袤美麗,多姿多彩。既有黃山、漓江等山水風景的賞心悅目,又有《鷸蚌相爭》《揠苗助長》等寓言故事的回味無窮,意味深長;既有霍金、詹天佑、錢學森等英雄人物的蕩氣回腸,更有麻雀、老山羊等平凡生命的動人心魄、刻骨銘心。流連其間,可提升道德境界,培養審美情趣,啟迪人生智慧,豐富文化底蘊。
作為語文學習的主體,兒童則更是一首靈動的小詩!純真無邪的臉龐,靈氣閃爍的眼睛,側耳凝神的表情,神奇絢麗的思想,以及那如雨后春筍般舉起的手臂即構成了那一首首或雋永、或詼諧、或深刻、或幼稚、或含蓄的小詩。
這樣的兒童,這樣的語文,構成的課堂自然應該是詩意盎然的。兒童是天生的幻想家,是天生的詩人。理想的語文課堂應該成為兒童的世界,即充滿兒童的感動,兒童的詮釋,兒童的情懷,兒童的夢想。讓我們愜意地聆聽一年級小朋友的造句吧!我想聽到花開的聲音。小溪里的水很活潑。我們聽不懂小魚的悄悄話。瞧,多么富有才情詩意的語言,兒童的真、情、趣一覽無余。這樣的語文課堂,讓我們群情激奮,也情不自禁地回到了童年,想起了兒時的天真:“我的媽媽是個女的?!薄拔壹茵B的貓真笨!”
語文課堂因詩意而變得浪漫,學生的思想也因浪漫而得以自由馳騁。沒有詩意的語文課堂是呆滯的,是死板的,是做作的。只有飄逸著詩意的語文課堂,才是真正的返樸歸真,才能讓人如癡如醉,如沐春風.
三、生成的語文課堂
教學不應是預設的“圈套”,語文課堂上播下的種子,收獲的可以是情感的升華、思想的啟迪、價值觀的引領,這一切不可能完全通過預設而實現。教學是師生共同成長的生命歷程,理想的語文課堂應該是師生雙方共同演繹、彼此尊重、動態生成的。因為唯有“生成”,才有師生真正意義上的生命活動,才有師生對固有知識、技能和價值觀的創新發展與智慧超越。
生成的語文課堂是師生雙方心扉敞開,平等自由的心靈對話、情感溝通和智慧碰撞。課堂上的每一分鐘都孕育著創造,都將可能誕生一種新的方法、新的思想和新的創意。這就要求教師從關注預設的教案,走向關注學生、學情和生成。我們的語文課堂應正視“陰錯陽差”,重視“節外生枝”,珍視“靈光一閃”。這樣,我們的語文課堂將走向大氣,走向灑脫,走向睿智。
“生成”激活課堂,語文課堂別樣的精彩緣自于“生成”。充滿生成的語文課堂將成為師生自由的精神殿堂,峰回路轉、柳暗花明、豁然開朗的奇跡將在這里誕生。沒有生成的語文課堂,只會稀釋情感、淡化感悟、禁錮想像,進而扼殺創造的靈性與個性。沒有生成的語文課堂,只會陷入機械、沉悶和程式化的死胡同。一句話,沒有生成,我們的語文課堂將成為一潭死水,并逐漸干涸。
哲學家說,一個熱愛生命的人,不再靠自己,而是靠他所愛的東西活著;教育家說,一個熱愛教育的人,不再靠自己,而是靠他所愛的教育活著。我想說:鐘愛教育,鐘愛學生,理想的語文課堂就會降臨于我們的身邊。讓我們揣著教育的理想,向著理想的教育不斷追尋和探索吧!雖然,路上我們仍有許多困惑,但是它正朝著我們希望的方向發展。感謝新教育,它讓我們離夢想更近了一步。如果你有夢想,請不要讓他落上塵埃,只有經常翻曬,我們才能朝著夢想的方向前行!
參考文獻:
[1]龔倩慧. 教育生態學視域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研究[D].寧波大學,2017.
[2]何敏,李日南.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理想模式[J].中國校外教育,2017(02):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