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 潘朝閣
摘 要:高中生物課對于正在準備升學的高中理科生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在高中生物學中包含了許多醫學健康知識。為了進一步地提高高中生的生物成績,對于人體的健康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必須對于高中生的生物學習進行合理化的探究,來進一步提高生物學的成績。
關鍵詞:高中生;生物課;醫學健康知識
隨著我國醫學的不斷發展,醫學健康對于保障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就對于學生們的知識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只有加強高中生物課的教學,并且在教學中加強醫學健康知識的滲透,才能夠有效地對于學生的成績進行提升,并且能夠更好地了解相應的醫學知識,對于未來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好處。
一、在高中階段開設生物學的必要性
生物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根據國家具體的教學大綱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學生的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心理、生理和社會適應等三方面的內容。因此生理健康教育作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于學生的進一步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在目前高中課程的現狀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主要通過生物課來進一步進行,這是由于生物課的內容涉及到生理和人體等多方面的內容。因此在其中為了有效提高學生的生理健康水平,提高健康意識,對于學生進行生理教育是非常關鍵的。
二、當前高中生學習醫學知識的現狀調查
高中生獲取相關知識的途徑,為了進一步對于高中對醫學認知的掌握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查,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等方式對于學生學習的認知進行有效調查,得出結論如下:大部分學生的健康認知知識是通過生物課程進行有效學習,也有一小部分學生是通過其他方式獲得。從中可以看出,高中生對于醫學知識的掌握主要通過生物課獲得。
三、高中生對于醫學知識的掌握及專業傾向性調查
通過對于高中生醫學專業知識傾向性的調查,可以有效地反映學生對于醫學專業知識的興趣。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等方式,我們可以從中看出:大多數學生對于醫學等知識是存在一定的興趣的。對于大多數的學生來說,影響專業傾向度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興趣。愛因斯坦也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于相關專業的喜愛程度、熱情程度直接影響了這個學生能夠在專業的發展中到達更高的層次。因此如果想要將醫學專業等比較枯燥的專業學好學透,就一定要從學生的自身出發,培養相應的興趣,這樣才能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專業知識,對于以后的專業發展會起到無比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在高中的生物課階段進行醫學專業的有效普及,能夠加強學生的興趣,促進專業的有效學習,是十分必要的。
四、改善高中生在生物課學習醫學知識的策略
(一)轉變觀念,提高生物教學中的人文性
很多學校的教育方式是單純將生物課作為一門理科的學問來講,忽視了其中的人文性,也忽視了學生正確的發展傾向。不能將生物學與人文科學分離開,要在教育過程中做好人文性的要求。這與當前的社會現狀和高職院校的特殊背景有很大的關系。當前中國的教育模式仍以應試教育為主,重視學生的考試分數,輕視學生的具體能力和思維,大多數高職院校又是以面向社會就業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因此在高職院校教育中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重視專業、輕視素質、重視智育、輕視德育的現象,尤其是近年來,面向市場經濟的現狀,很多的高校已經摒棄了“人文”的傳統,急功近利,忽視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
(二)培養良好的學習方式
對于高中生而言,雖然經歷了很長時間的學習,但是對于學習方式上來說,有些方面還是不是很恰當的。尤其對于生物學而言,有些學生認為僅僅認為記住書上的基礎知識就能夠取得很高的分數,忽視實踐學習,也忽視對于醫學健康知識的講授。這樣的做法是很不恰當的,學生應該在完善基礎知識的前提下,盡可能地加強實踐學習,從而完成自己的生物學科專業。
(三)學生必須加強自主學習能力
高中的知識十分復雜,這和初中和小學有著很大的不同,知識的種類多,涵蓋面廣,這也使得學生的具體學習苦不堪言。同時高中階段的老師對于學生的學習只能起到引導的作用,大多數時間還要考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必須依照自己的興趣,對生物學科的教學進行主要的分析,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提高專業學科知識,完成學科蛻變。
(四)提高科學精神
科學精神和鉆研精神是對待醫學應該具有的態度。從本質上來說,醫學本身是一個非常嚴謹的職業,要求從事醫學的工作者們應該具有相應的嚴謹的工作態度,對于學生的專業水平和專業精神也有著相當嚴格的要求因此在從事醫學的教育中,一定要對學生的專業性和專業精神進行相應的教育,培養學生必須以嚴謹、科學、客觀的態度完成自身的專業學習,并且不斷推進學生對待自身專業的認識,為學生的良好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結束語:
健康的體魄是每一個學生都想擁有的,但是卻不知道如何才能擁有健康。高效的生物學知識的傳授為學生了解醫學提供了一個良好的途徑。因此,應該做好專業理論的學習,提高專業知識和素養。
參考文獻:
[1]賈啟艾.醫學護理的人文關懷[J],護理研究(下旬刊).2010,(07):993—995.
[2].王斌全.醫學人文關懷與健康新概念[J].護理研究.2010(3):134~137.
[3].劉義蘭、王桂蘭、任曉英.住院患者對醫學護理行為關懷性評價的調查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1,(5):233~239.
指導老師:丁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