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妮
所謂的自然拼讀法在字典中給出的解釋是這樣的:Phonics refers to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sound and letter relationships in a language. Phonological awareness is necessary in order to use this phonics knowledge effectively in reading and writing . 在西方國家,幼兒學習英語普遍采用自然拼讀法。他們通過學習26個字母以及字母組合在單詞中的發音規則,幫助他們建立發音感知,從而實現“看字聽音,聽音辨字”的效果。英語教學在我國是第二語言的教學,更不等同于母語。在目前大部分學校,小學生一周只有三節課的情況下,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成績,要在短時間內掌握大量的知識,提高課堂效率,我們教師必須做到在日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音意識,滲透語音教學,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小學生在英語基礎教育階段應該學習和掌握包括語音、詞匯、語法、功能和話題五個方面的基礎知識。語言包括語音、語法和詞匯3個要素。語音是語言的物質外殼,是語言存在和發展的基礎。語法和詞匯都是通過語音得到體現的。語音教學是語言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自然規范的語音、語調將為有效的口語交際打下良好的基礎。培養學生正確的語音語調,形成良好的語音意識,不僅有利于記憶單詞,為聽說讀寫等語言技能打下扎實的基礎,還有助于正確地表達思想,順利地進行交流。語音不僅是英語學習的基本內容,也是學生學好英語的基礎。英語單詞的音與形之間遵循著音位與字母或字母組合相對應的規則。掌握了這一規則,就如同掌握了語音與文字之間的解碼工具,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記憶單詞的能力。一旦學生學會了這種方法,掌握了拼讀之間的關系,就可以自己進行學習。但是在我國由于缺乏語音知識,學生獨立拼讀能力成為他們的薄弱環節,他們只能鸚鵡學舌、死記硬背,英語學習停留在原地,得不到任何提高。剛剛背誦過的單詞很快就遺忘了,于是放棄記憶,從而產生了惡性循環,慢慢對英語失去了興趣。究其根源,在于學生不懂發音規則,不能將單詞的音、形結合,只是枯燥地機械重復。學生在語音上存在的問題,已經影響到了他們英語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妨礙了他們口語表達能力的發展。
所以新教材改革后,增加了語音板塊,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語音意識,逐步培養學生熟練掌握正確的單詞認讀和拼寫方法,為他們快速擴大詞匯量和進一步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課堂上我們也進行了很多的嘗試,我們學習中文是從學習漢語拼音開始的,而拼音的學習則是從幼兒階段就開始,學生在接觸到自然拼音后可以先從有規律的拼讀開始,初步建立拼讀感知意識。英語同樣作為一門語言,它的發音方式很多時候和拼音有異曲同工之妙,因此,我們可以進行正遷移。英語和漢語都包含元音和輔音,發音器官也基本相同。在輔音上,對于發音部位而言,都有雙唇音、唇齒音、硬腭齒齦音和軟腭音。發音方式上,兩種語言都有鼻音、爆破音、摩擦音、靠近音和舌側音。并且兩種語言都運用3個變量來區分元音:發音部位的高度,發音部位的前后和圓唇程度。有一些音素雖然不是完全相同,但是相似程度很高,如/k/,/g/,/u:/和/a:/。在學生有了大量的感性認識以后,培養學生能按字母、字母組合發音規律直接拼讀的能力。但是這種遷移并不是完全沒有副作用,我們應防止學生以母語語音和發音的近似音代替英語語音,如把ambulance念作“俺不能死”,把sheep念成“西普”,把thank you very much.念成“三塊肉喂馬吃”,依此來認讀陌生的語音,久而久之學生便形成了一套自以為正確的語音語調。這種方式對于孩子的發音準確性有誤導作用。
其次,我們可以對單詞進行音節劃分。當學生們掌握了一定的phonics學習方法以后,簡單的單音節對于學生來說沒有什么難度,但是,如果遇到多音節詞,老師可以用劃分音節的方法幫助學生認讀。如Saturday這個單詞有三個音節,學生看到那么長的單詞就會慌,如果老師幫助學生劃分音節:Sa-tur-day,學生就能根據學過的phonics知識,輕松拼讀出Saturday。利用音節記憶,可以有效降低單詞記憶的難度,若要記憶音節復雜的單詞,劃出音節更是必不可少。我們將難度分解到最小,就是將興趣和信心提升到最高。
再次,我們可以以舊促新。古人云“溫故而知新”,是指以舊帶新,新舊結合,這就是一種知識的遷移。由已學知識過渡到新知識,及時復習、善于總結,把知識結合起來,做到前后銜接。如學習ball可回憶tall.mall.hall.call.fall.wall.長此以往,對單詞進行總結回顧,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掌握了拼讀規律。學生在真實地經歷了認讀、記憶的思維過程后,這種體驗慢慢會成為單詞記憶的一個重要部分。這種教學策略對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培養創新精神起到了良好的引導作用。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越是利用和運用學過的教材來領會新教材,學生的腦力活動就越積極,新教材就領會得越深。”所以,新舊結合是簡單易行又有效的單詞記憶方法。
最后,根據小孩子的心理發展特點,我們可以運用韻律詩歌增強記憶。韻律詩歌節奏鮮明,瑯瑯上口,是幫助學生掌握語音的一種良好形式。學生在反復誦讀的過程中,對音素的讀音感覺越來越準確,并逐步形成語感。例如學習五年級語音部分關于字母組合“ee”、“ea”,我們運用了chant來讓孩子感知發音規律,韻律詩歌讓學生很快掌握了發音的重點。如:I like to read. I like to eat . I like to drink tea .I like to repeat.在誦讀過程中,加上富有節奏感的音樂,學生隨著節奏打著拍子,高效地掌握了本節語音課的內容。
綜上所述,在小學英語日常教學中,盡量注重培養學生的語音意識,以自然拼讀教學法為突破口,音形合一,做到“音不離詞,詞不離句”,從而達到“見詞能讀、聽詞能寫”的效果。通過有計劃、有步驟的自然拼讀教學法教學、音素教學,為學生的長遠發展、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但是語音意識的培養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