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心怡 樊伙玲 張家敏
摘要:面對國內急迫的需求和發展尚不成熟的中國養老產業,我們應當如何,才能實現高質量高速度發展?本篇論文通過鉆石模型分析我國養老產業發展現狀及問題,借鑒美國著名養老地產“太陽城”的成功之道探索我國養老產業發展前路。
關鍵詞:養老;養老產業;美國太陽城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我國特有的計劃生育政策,使得近年來中國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大。截至2017年,我國65周歲以上人口比重已達到11.4%。據預計,在2025年,中國60歲以上的人口將會突破3億人,達到超老年化國家標準。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五四”運動100周年之際,我國已進入全面小康決勝階段,為改善人民福扯,養老產業發展困境是我們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二)研究目的
中國養老產業雖然市場需求龐大,消費能力增長,但發展緩慢。目前雖然在養老產業方面進行了一定的改革,引入了智慧養老、人工智能等現代化設施,但仍面臨很多問題。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深入分析中國養老產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對策。
(三)研究思路
二、我國養老產業發展現狀及問題
波特“鉆石”模型
(一)生產要素
1.資本資源
(1)中國“未富先老”:世界上人口老齡化嚴重的國家,養老產業發展基本健全,養老設施基本完善以后開始的C而我國受特殊政策和國情的影響,在國家養老產業發展尚未成熟時就已經面臨龐大的老齡人口,國家養老資金增長趕不上人口老齡化速度,國家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存在巨大資金缺口。
(2)養老資金來源渠道少
社會投資對養老產業的認識不足,一直以來,把老年人同價格敏感、傳統守舊等聯系在一起,覺得養老產業難做,利潤又低而不愿意進入,產品也大都雷同。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老年人的狀況也隨之產生轉變。
2.人力資源
(1)數量不足:統計顯示,我國養老機構職員不到100萬,離國際標準差距很大。
從圖中可以看出,國際老年人和護理人員比例為1:2,而中國為10:1,差距懸殊。
(2)質量不足:我國養老機構持證上崗的專業職員不足2萬,且大多學歷較低。雖然我國目前已經有40多個院校開設了養老專業,但報名人數極少,畢業生更是不足1500人。
(二)需求條件
第一,醫療需求。我國老年人用醫療器械市場規模達200-300億元。受國民收入的增加和中國傳統孝道觀念影響,醫療需求(如電子血壓計、藥物等)日漸增長。
第二,護理需求。60歲以上老年人的平均余壽中,約有1/2至2/3的時間處于各種慢性病的狀態。患各種疾病的老年人比例高達60%-80%。因此,醫療護理、家庭病床、送醫送藥上門服務以及臨終關懷服務等都會具有很大市場。
第三,家政需求。雖說中國目前養老模式有多種,但受中國傳統價值觀念影響,最主要還是居家養老,養老模式較為單一。大量的居家養老為社會提供了對家庭看護、小時工等服務的大量需求。
(三)相關及支持產業
相比于其他產業來說,養老產業更具綜合性,其產業關聯度高,包括醫療產業、旅游業、保險業等關聯產業。但目前中國養老產業與其他產業關聯度較低,合作不暢。以醫療產業為例,我國目前狀況是“醫養分離”,醫療主管部門和養老的主管部門不是一個部門,醫院只可以醫療而不可以養老,養老機構只可以養老而不可以醫療。
(四)企業戰略、結構和同業競爭
我國長三角地區等多個地區已經形成養老產業集聚地,同業競爭激烈。但是一直以來,養老產業品牌效應不足,市場合作也欠缺。
(五)機會
巨大的養老需求一方面,壓力,另一方面,機遇。與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養老產業存在巨大缺口。廣大的需求市場和產業缺口使得養老產業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隨著經濟的增長和國民收入水平的進步,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有著精神層面的需求。但是一直以來,養老產業都停留在物質層面,片面強調物質生活的需求,巨大的精神需求空缺為養老服務的多樣化提供了可能。
(六)政府
目前各級政府在養老產業方面的相關政策法規仍不完善,對養老服務機構的管理也沒有與時俱進。導致進行審核或其他方面對耗時冗長,責任不明,監管不力。我國養老產業目前急需進行改革,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三、西方養老產業成功之處及其給我們的啟示以美國太陽城為例
美國老齡化速度雖然不像日本、歐洲那么快,但是由于美國也是人口大國,且經濟發達,對養老的需求量也很大。調查研究顯示,居住在美國著名養老地產“太陽城”的老人平均壽命延長了十年。
受中國傳統價值觀念“重家”的影響,中國的老年人選擇居家養老模式占比96%。中國無論是人口基數還是老齡化現象都大于美國,但是中國的養老地產發展卻不如美國。因此,我們應當借鑒美國對人口老齡化的解決方法和養老產業是如何極速發展的經驗。
(一)“太陽城”模式
美國“太陽城”采用CCRC精細化管理服務,所謂CCRC(Continuing Care Retirement Community),是指持續照料退休社區,通過為老年人提供自理、介護、介助一體化的居住設施和服務,使老年人在健康狀況和自理能力變化時,依然可以在熟悉的環境中繼續居住,并獲得與身體狀況相對應的照料服務。
(二)“太陽城”優勢
1.分類滿足需求。“太陽城”的面向對象分類精細,包括完全健康的老人、需要半護理的老人和需要全護理的老人。“太陽城”按照老人的健康情況和需要照顧的情況提供不同的居住產品和配套服務。太陽城規劃為六大居住區:“太陽城中心”(獨棟別墅)“國王之殿”(聯體別墅)“湖中之塔,’(輔助照料式住宅和家庭護理機構)“庭院”“阿斯頓花園”(出租的獨立居住公寓)和“自由廣場,’(輔助照料式住宅和家庭護理機構)。
2.配套設施全面。在文化交流方面,太陽城開設了老年學校、烹飪班、俱樂部、圖書館、博物館、藝術館等。
3.運動娛樂方面。“太陽城”建設了高爾夫球場、保齡球、康樂設施、劇場等,可謂是應有盡有。只要每一年都交120美元的活動費,就可以參與活動中心的任何活動,極大地豐富了老年人的業余生活。
4.性價比高。“太陽城”大多設置在郊區,土地便宜,所以所建別墅大多寬敞低平,配套設施占地面積都很大,且售價便宜。
5.兼有旅游度假模式。“太陽城”44000總人口中,28000為常住人口,另有16000為季節性前往太陽城進行旅游度假,增加了太陽城的入住率。
(三)太陽城給我國改進的啟示
1.面向廣泛人群。國內養老大多有單一針對性,或針對高端養老,或針對生活自理有困難的人群,面向對象狹窄。可學習“太陽城”的分居住區的方式,為不同類別的老人提供不同的服務。
2.注重老年人的精神健康。“太陽城”的住宅設計,例如大門設計容納輪椅通過、地面浴室防滑等,中國的養老地產如萬科等也能做到。但在老年人的精神層面。“太陽城”全面而完善的娛樂設施可為中國的養老產業提供模范。
3.養老兼具旅游模式。對于一些不愿意離開家中養老的人或者難以負擔高端養老地產費用的人來說,旅游養老是一種選擇。國內的高端養老代表浙江烏鎮雅園,由于其售價高昂,入住率極低。可以推出一些旅游養老項目,提高入住率。
四、中國養老產業發展的對策
(一)資金投入
1.加大養老產業扶持力度,增加政府資金投入。
2.在中國“未富先老”的情況下,若將養老的重擔壓在政府身上,會有巨大的財政壓力。更重要的是吸引社會資本,將養老產業化,鼓勵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進入養老產業。
(二)完善相關法律規章
國家更應該起到引導監管作用,從法制層面對養老產業相關規定進行完善,明確職責范圍,避免行業混亂,使養老產業發展更有秩序,從政策等層面給予支持,調動國有企業及私營企業加入養老產業的積極性。
(三)改進工作人員
通過吸引資本和完善法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吸引高素質人群的加入。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該完善相關人員招聘制度,對養老服務人員給予一定的福利。
(四)醫養結合
在資金充足的情況下,應當將醫療和養老結合在一起,在初始資金不足的情況下,可以結合美國“太陽城”的經驗,將養老社區建立在醫療資源充足的周邊,資金回籠后再建立自己的醫療設施。
參考文獻:
[1]萬本根,趙喜順.論“銀色產業”及其特征[J].襄樊學院學報,2001,22(3).
[2]池慧敏.淺談養老產業發展趨勢及養老社區規劃設計[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10).
[3]劉若琳.上海親和源養老地產公共空間環境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5.
[4]陳俊秀.復合型養老模式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5,
作者簡介:
楊心怡,樊伙玲,張家敏,江南大學,江蘇無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