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國家和社會的飛速發展,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內部審計部門的變化引起了社會關注,社會關注使群眾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的風險以及審計的質量十分關心。良好的部門應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群眾關心的大背景、新形勢下,如何降低行政事業內部審計風險,提高審計質量成為行政事業單位發展的重中之重。本文將簡述新形勢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的意義,并對當今內部審計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加以闡述,最后就改進措施方面進行簡要探究。
關鍵詞:新形勢;行政部門;內部審計風險;內部審計質量
新時代的到來引發了一場空前絕后的科技改革,科技改革的進行沖擊著政府部門的穩定發展。行政事業單位急切的需要順應對代的需求,跟隨時代腳步,力求在新時代擁有更廣闊的未來。新形勢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受到了不小的沖擊,相關部門對內部審計工作也做出了相應的改革,在這種特殊的發展狀況下,工作人員與知識分子有義務分析內部審計的風險,并盡力提高審計工作的質量,幫助部門跟上新時代的步伐。
一、內部審計風險以及審計質量的含義
行政事業單位內審的工作人員由于對工作的熟練程度各不相同,由于個人性格以及做事態度等原因,對內部審計工作造成一定的影響。而這種對工作的影響具體表現在對相關數據的處理不甚恰當,影響后續工作的正常進行,這種情況稱之為一般的內部審計風險。而另一種是在發現工作數據等存在異常需要修改時,由于相關工作人員的綜合水平等各方面因素的干擾,導致改進方案仍舊存在不盡人意的地方,因此被稱為特殊的內部審計風險。內部審計風險是一般與特殊風險的總稱。審計質量的含義即審計工作的宏觀表現:效率高、完成度高、精準度高,應對性新的工作成果被稱為高質量的行政事業單位內審成果;反之,效率低下、完成度低、誤差度高,落后于現代社會的工作成果就會被批判為低質量的工作成果。降低內部審計風險,提高審計質量是政府相關部門現階段最重要的工作。
二、形成內部審計風險原因
行政事業單位內審造成審計風險居高不下的原因大致可以分為“工作人員綜合素養”“國家相關法則”“國家相關體系”“政府相應制度”的問題。首先,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內部審計風險率是否過大。職業操守強、工作能力高、態度認真的工作人員很難將數據分析做成低質量的審計成果,并且綜合素養較高的員工對工作認同感高,便于政府內部管理,極大程度降低審計風險。其次,國家相關法則,國家制定的法則是否存在漏洞、是否科學人道對工作人員的心理起到決定性作用,進而影響成果質量。最后,法則是否單一依賴于工作人員自我約束,缺少強制性手段制約,對內部審計風險的升高起著很大的作用。而目前國家出臺的《中國內部審計準則》并不滿足法律強制力的條件。
三、防范風險、提高質量的具體方法
方法針對每項問題分別提出。首先,對于解決工作人員綜合素養的問題需要政府用人單位的嚴格把關,從根源上改善人才招人。其次,需要在后續工作中對人員進行相關培訓考核,給予工作態度不認真的工作人員相關處分,預防后期工作中出現問題。對于國家相關法則遺留的問題,希望國家盡快制定出類似于《內部審計法》的具有強硬有效法律制約的法則。填補現有法律的漏洞,在約束工作人員的同時大程度調動工作積極性。再次,針對政府相關體系出現的問題需要政府對部門規劃進行改革,減少部門分界不清、無限浪費人力資源的情況。以財政部門與審計部門為例,二者必須得到獨立的工作環境,唯有相互獨立才可以讓各部門成員各司其職,高效精準地完成工作任務。最后,對政府的標準嚴格化。杜絕“雙標”現象的出現,保持審查部門人員的純潔性,把握“最后的關口”,實現目標。
四、結束語
新時代新背景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越來越獲得廣大人民的關心,需要所有政府工作人員以及管理人員從自身素質抓起,從現有制度管理開始嚴格要求,降低內部審計風險率,提高審計成果質量,讓行政事業單位內審在新時代的道路上擁有更光輝的前程。
參考文獻:
[1]鄭明俠.論新形勢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風險與審計質量[J].財經界(學術版),2017(1);306.
[2]安平.新形勢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風險和審計質量探析[J].交通財會,2018,377(12):31-34.
[3]孫姬萍.淺析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的質量控制[J].現代經濟信息,2018(21).
[4]劉蒙蒙,吳潔.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對策[N].中國審計報,2014.
[5]劉德菊,崔思明,田雨.新形勢下事業單位內部審計風險與審計質量探析[J].財會研究,2015(5).
作者簡介:
祖澤一,中級經濟師,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湖南長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