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揚州的交通業與旅游業相互促進,相輔相成。面對揚州交通現狀和痛點,本文提出三種“交通+旅游”融合發展模式:水路交通十運河休閑游模式,公共交通十全民導游模式以及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模式。
關鍵詞:交通;旅游;融合發展
千年古城揚州,因水而興,緣水而發,獨特的地理位置和交通要道優勢,使得揚州這座運河之城幾度輝煌??墒侵髁鹘煌ǚ绞降淖兓沧寭P州在歷史中衰落。揚州要全力打造旅游型城市,重要戰略之一就是避免被主流交通方式主干線邊緣化。
一、交通業與旅游業發展的耦合程度分析
業界已經有不少學者研究發現,交通業與旅游業的發展之間存在著密切聯系。
北京旅游學會副會長,北京交通大學旅游系主任張輝曾表示,帶狀的交通方式能夠促使原本豐富的文化帶變成好的旅游產品,從而被市場接受,形成盈利。吳江等以旅游產業為例,基于主要旅游城市近十年的面板數據,通過建立計量經濟模型,認為交通基礎設施在旅游產業聚集變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交通業與旅游業之間究竟如何相互作用?通過耦合協調度模型,可以發現交通業與旅游業的耦合協調趨勢逐步向好。近年來,兩者關系先后經歷了從旅游產業滯后、到同步發展、再到交通產業滯后的過程。蘇醒醒、涂倩等更是用實際的面板數據,證實了交通設施對旅游發展具有正向的促進作用。低碳交通也是如今的熱門話題,馮雪就運用科學的方法研究得出,國內旅游收入與旅游交通的低碳化之間存在長期正向的均衡關系,即交通的低碳化可以促使旅游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助于實現生態文明的發展理念和節能減排的發展目標。因此不難看出,交通業與旅游業存在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正向關系。
二、揚州交通發展的現狀與痛點分析
(一)現狀
1.水陸空交通基礎設施全面開花
2012年,揚泰機場的正式落成;2004年,揚州火車站正式投入使用,直到2016年正式開行動車組列車。2014年,連淮揚鎮鐵路揚州段正式開工。待該段鐵路正式通車,揚州將正式邁入“高鐵時代”。這對揚州的交通業和旅游業的發展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近年來,揚州著力打造的“五橫七縱”快速路網,能夠有效緩解城市內部的道路壓力。已經通車的南部快速通道極大地提高市民和旅客穿城的效率;目前運河路快速化正在改造中,江平快速路也已經開工建設。
水路交通近十年來,呈現貨運量穩步上升,客人量逐步減少的趨勢。市內在瘦西湖和古運河提供游船游覽服務。
2.市內交通規劃日趨合理
目前,我市的交通線路規劃已逐步完善。在主城區公路上建設專門的公交專用道;開設旅游專線,方便游客穿梭不同的景點,旅游專線既是交通服務設施,也成為旅游體驗對象;揚州還啟用了6個停車臨時換乘中心,在旅游高峰期極大地緩解了市內交通壓力。
3.低碳交通成流行趨勢
2019年,揚州又將新增322輛新能源公交車。同時,共享經濟的發展,也在交通運輸方面有所體現。除了共享單車以外,共享電動車和共享電動汽車也在揚州隨處可見。亂停亂放的治理也初見成效。
游客在東關街等古街古巷游覽時,還樂于選擇三輪車這種傳統的人力交通工具。三輪車隊伍在管理方面,還稍有欠缺,存在胡亂收費的現象。
(二)痛點
1.無軌道交通、無快速公交系統(BRT)
江蘇已成為中國地鐵第一省,繼南京、蘇州、無錫之后,2019年9月常州和徐州也開通了地鐵,南通地鐵1號線也正在建設過程中?;谌丝?、經濟等條件的限制,揚州在軌道交通上的發展確實落后了。
BRT是一種新型公共客運系統,運營效果與軌道交通類似,投資成本卻低廉不少??上P州并沒有將此交通工具納入規劃之中。
2.交通運載量與旅游容量不符
揚州旅游的最大特點是淡旺季過于明顯,每年3~5月,景區人滿為患,道路也十分擁堵。因客源多來自周邊省市,自駕游更是主要出行方式。加之很多著名景點如個園、何園、東關街的地理位置都位于老城區,沒有足夠的停車位。雖然在這些景點周邊采用了建立臨時停車場、劃定路邊停車位的方式,緩解停車壓力,但杯水車薪,這類現象會直接降低游客的旅游滿意度。
3.旅游交通智能產品缺失
智能化發展是方向。目前市面上的交通智能產品,僅限公交刷卡、停車場藍牙計費、車位數量顯示等傳統項目;之前有公司推出的智能停車付費系統,但市場接受度低,未能普及。交通信息的互聯網運用還不夠廣泛。
三、“交通十旅游”融合發展模式研究
(一)水路交通十運河休閑游模式
揚州的運河沿線是慢節奏生活的最佳體現,也可以成為區別于其他地區旅游項目的核心競爭力。因此,要充分運用水路優勢,積極發展水上交通,對船只規模、造型、線路、服務設施等合理規劃,大力發展揚州運河水上游覽線。白天一邊聽著船娘哼唱揚州小調,一邊欣賞“三步一桃、五步一柳”的無限春光;夜晚靜下心來,細細品味“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的極美夜色??梢宰屝蓍e游成為揚州旅游主調性,游客不匆忙,反從容。
(二)公共交通十全民導游模式
針對市內車位容量有限的問題,揚州必須大力發展低碳公共交通,包括BRT、新能源公交、共享汽車、共享電動車,甚至是三輪車,讓內部道路便捷順暢。不僅如此,如何吸引游客放棄私家車,而改乘公共交通工具?除了便捷和高效以外,還應讓客人的旅途體驗變得新鮮有趣。以老城區三輪車為例,目前已有全民導游的雛形了。經過培訓上崗,很多三輪車師傅會一邊運載客人,一邊介紹沿途的風景和歷史文化。除此以外,其他公共交通的工作人員,甚至是普通的揚州市民,也可以成為熱情的導游。前提是需要城市增強包容性和外放性,大力倡導文明禮儀并優化全市旅游氛圍。
(三)智慧交通十智慧旅游模式
充分運用互聯網技術,優化旅程便捷度。無疑智慧旅游離不開智慧交通的輔助,在交通領域充分運用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自動控制等現代電子信息技術,建立完善地交通服務系統,使游客在第一時間準確掌握道路的流量信息、停車位信息等,這將有利于旅游者自主高效地選擇交通工具及游覽的景點。
參考文獻:
[1]張輝.交通需與文旅產業發展并行[N].北京商報,2019-08-02(T11).
[2]吳江,賈元華,于帥,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對產業集聚的影響分析——以旅游產業為例[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8(2):52-60.
[3]吳寒,劉東晉.我國交通運輸與旅游業發展的耦合協調程度研究[J].統計與決策,2019(17):143-146.
[4]蘇醒醒,涂倩.交通設施對旅游發展影響的實證研究——基于某地的面板數據[J].現代商貿工業,2019,40(2):22-23.
[5]馮雪.旅游交通碳足跡與旅游經濟增長關系研究[J].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9,29(4):66-70,
[6]段七零,許金如,李蕓,董廣智.揚州旅游交通便捷服務設施的優化研究[J].揚州職業大學學報,2019,23(2):7-12.
[7]段七零.揚州市旅游標準化建設的對策研究[J].揚州職業大學學報,2018,22(4):6-10.
[8]房婕.揚州市旅游竟爭力提升的公共戰略實施問題研究[D].揚州:揚州大學,2018.
[9]崔玲.揚州市旅游國際化推動建議探討[J].度假旅游,2018(11):33-34+39.
作者簡介:
丁唯也,江蘇旅游職業學院,江蘇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