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國改革開放的腳步越來越快,很多行業在此背景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電力企業物資供應管理也在其中。本文首先分析了供應鏈管理的定義和性質,其次探討了電力企業物資供應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最后提出了解決對策。旨在為有關人員提供參考,推動電力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電力企業;物資供應;供應鏈管理
電力作為現階段最重要的動力來源,在我國各行各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無論是在國民經濟、現代工業,還是農業部門中,都發揮了不可小覷的作用。伴隨市場經濟的日漸完善,電力企業應如何實現物資供應的供應鏈管理整合,成為目前急需解決的首要問題,相關人員必須要對此予以高度重視。
一、電力企業物資供應鏈管理概述
(一)基本定義
所謂供應鏈,其是一個非常繁雜且巨大的組織結構,以資金流、物流以及信息流商業結構為主,通常在管理與運營工作中發揮調控、組織等作用,是一種管理手段。此種手段不僅能提高供應鏈的管理效率和質量,還能大大減少交易成本,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促進目標達成。管理供應鏈主要是為了掌控成本與服務質量,在常規運營狀態下讓二者保持平衡,從而把關聯主體整合起來。其要重新組織供應鏈中的各種功能,生成一個科學合理的配置,以滿足更多的配置需求。
(二)主要性質
供應鏈管理一般由供應管理、物流管理兩大部分構成,是一個重點針對客戶、信息、物流以及資金等實施重組的統一化管理過程。此種組織結構能實現各種供應商、生產商、項目、配送和運輸公司之間的協調,不僅能確保服務質量,還可以縮短經營周期,減少投入成本。此種經營模式雖能幫助企業獲得最大的利益,但也是一把雙刃劍,有利亦有弊。
二、電力企業物資供應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一)庫存的管理方式有誤
縱觀我國電力企業發展現狀可知,其常常為確保資金順利運轉、提高利用率,應用偽零庫存管理方式。具體是指根據企業的相關要求完成供應商和物料的配送工作。配送過程中,庫存所有權歸供應商所有,電力企業則擁有決策權與管理權。但實際上前者通常會親自規劃和利用財務資金,致使后者加大了偽零庫存中的成本開銷,成為物資零庫存管理中的首要難題。
(二)物資供應的溝通能力較差
現階段,供應商與電力企業之間缺少有效溝通,還未建設出一個靈活的網絡信息化平臺,不但嚴重影響電力企業的健康發展,還限制供應商和關聯企業的信息溝通,業務運營和操作流程中已有的信息已無法滿足行業發展要求,從而為電力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帶來諸多不便。各供應商主體之間的不良信息化運營,為電力企業打造物資供應平臺帶來了較大影響,在此平臺上,不同企業間要想保證自己的商業機密不泄露,更是難上加難。
(三)物資供應工作有待創新
如今現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站在供應鏈管理角度來看,電力企業在物資供應方面創新能力有待提高。在此工作中,很多企業依然在沿用傳統的工作方式,沒有把科學化成果及時滲透進去,還有某些電力企業應用的是人工操作方式,不但降低了工作效率和質量,還增加了成本投入,嚴重影響企業經濟利益,阻礙電力企業進一步發展。
三、電力企業物資供應的供應鏈管理整合對策
(一)針對供應商進行整合
新時代背景下,電力企業之間的競爭體現在供應鏈上,要想提高管理效率,必須要具備高水平的供應商,如何整合供應商,成為企業發展過程的重中之重。
1.正確選擇供應商
以市場經濟手段為基礎,為電力企業物資供應的供應鏈打造一批水平較高的供應商。所謂的水平較高,具體是指其具備電力企業所注重的組織能力、良好信譽等。選擇時可參考以下標準。
第一,生產質量。要具有一定的新產品開發能力、質檢能力、生產技術說明書、產品合格證。
第二,生產能力。主要包括技術協調能力,能對財務情況、詳細提供生產制作情況。
第三,運營環境。具體是指文化、政治、地理等方面。
第四,環保與健康安全記錄。
第五,質量標準的落實狀況。
第六,環境標準的落實狀況。
第七,財務、人力資源以及自然資源方面的合理性。
第八,業務測評。主要包括企業的發展前景、創新水平、成本分析等。
需要注意的是,材料之所以會出現質量問題,大部分是因為采購環節出了問題,所以,一定要加大其的統籌管理力度,從根源上避免這些問題。另外,還要加強主體責任人的管理,對其實施責任追究。其肩負著材料應用責任,若材料存在問題,必然會阻礙電力企業的良好發展,所以為確保材料質量,一定要先確定好相關責任人,同時設立監督負責人。
2.使用科學的選擇方法
可采用以下方法:一是定量選擇法;二是定性選擇法;三是專家評議法;四是AHP(層析分析法);五是CLUSTER(聚類分析法);六是FCE(模糊綜合評價法)等等,選用方法時要結合企業自身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
3.供應商的最終確定
電力企業要對供應商的管理水平予以高度重視,查看其在運營過程中是否能參照國際標準執行,并協助其購買原材料。另外,二者還要聯合起來共同確定供應物資的各項標準,如服務方面、生產方面以及質量方面。電力企業在挑選材料時,要通過會議讓集體共同決定。聚集大眾的力量來挑選材料,能杜絕因主觀判斷失敗導致材料選用存在偏差。對于價格而言,并非價格越高質量越好,要根據市場實際情況做出具體分析和評估,選擇價格合理、質量有保障的材料。
4.考評供應商績效
要和供應商建立聯合研發產品的組織,保持長期的合作關系。物美價廉的物資由供應商提供;各成員之間要做到信息共享,一起探討出物資可以實現彼此共贏的服務。與此同時,還要做好會議組織工作,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對價格進行監控,了解價格走勢;二是調查和處理物資供應過程和實施績效過程中存在的偏差;三是控制與評價供應商的實際狀況;四是與供應商共同開展績效評估會議,以此來推動其自我水平的提高;五是雙方要共同確定提升水平的實施方案與手段。
(二)建設信息化的網絡物資采購平臺
平臺能把物資的購買信息、業務操作流程、相關決策內容都放在互聯網上,讓供應鏈中的所有信息都具有實效性,拉近各企業之間的距離,有效提高電力物資利用率。這種信息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上,分別是外部的運營信息化和內部的業務信息化。其中前者以供應商信息系統與互聯網為主;后者則是電力企業把和采購工作有關聯的信息系統組合起來生成一個整體化的系統,去除信息傳遞過程中的多余環節,提高溝通效率,幫助企業第一時間了解市場動態。這種采購不僅省時省力,還能節約成本開銷,具有一定的公平性。
所謂供應商管理信息化,具體是指電力企業利用互聯網把采購信息系統和供應商信息系統融合在一起,把重點供應商變成企業生產流程中的一分子,為掌握企業所需提供便利,為此做出正確響應。這一平臺涵蓋了諸多管理事項,如財務、備品、協議、倉儲以及招投標管理,還涉及外部接口和統計分析等工作。
(三)合理協調電力企業庫存管理模式
VMI,即供應商管理庫存,通常以集成化和系統化的管理方式落實工作,供應鏈上游可規劃與監管下游組織的庫存對策以及訂貨對策。其是一種供應商與客戶間的協作性對策,彼此都能得到最滿意的優化成本。核心思想體現在以下方面。電力企業生產經營部門與物資監管部門要按照基層單位的不同儲備意見制定物資存儲規劃,確定適合的供應商,雙方簽署框架協議,把虛擬庫存建設在其倉庫中。結合物資所需的緊急情況,參照設施貨款值的對應比例提供維修和保管資金。日后物資監管部門會聯合財務和生產等相關部門,按照物資存儲金額與損耗狀況,參考基層單位提出的意見,對物資進行合理補貨,及時更換時間較久的物資。一旦物資淘汰成功,企業要第一時間拿出貨款,而供應商也要按照儲備金額定期配貨,確保物資順利周轉。
另外,為滿足供應商管理要求,電力企業還要和其搭建物資庫存管理系統,并利用供應鏈采購平臺加強溝通聯系,其主要承擔物資庫存信息的日常管理和維護工作,及時提供物資的使用和剩余信息,通過互聯網去協調、配送和監控物資。
四、結語
綜上所述,為實現供應鏈管理整合,電力企業不但要重視自我管理,還要加強供應商間的聯系。為促進供應鏈把功效最大化地發揮出來,必須要保證其中存在的所有環節都能達到平衡,相關人員可從整合供應商、建設信息化的網絡物資采購平臺以及合理協調電力企業庫存管理模式等方面入手。
參考文獻:
[1]張博楠.基于電力企業物資供應的供應鏈管理整合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21(24):99-100.
[2]閻振中.供應鏈管理視角下電力企業物資供應問題探究[J].科技與創新,2018(1):111-112.
[3]宋揚.京東供應鏈管理經驗對電力企業物資管理的啟示[J].中外企業家12017(12):99-100.
[4]常俊祥,陳吉榮,宋秉虎.電力企業出庫待使用物資倉儲供應方案研究[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9,37(6):129-130.
[5]許佳初.電力企業物資采購供應的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法[J].中國集體經濟12019(1):46-47.
[6]李秀娟.電力企業物資供應管理的缺陷與優化策略[J].知識經濟,2019(16):56+58.
作者簡介:
楊茂霖,云南電網有限責任公司,云南電網物資有限公司,云南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