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說明了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的對象、范圍,然后陳述了農村集體資產登記、保管、使用和處置制度以及農村清產核資的辦法、方案,最后闡述了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的驗收方式。
關鍵詞: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驗收
為加強農村集體資產管理,發揮資產效益,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維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的合法權益。為深化改革奠定堅實的基礎,對農村集體資產進行清產核資尤為重要。
一、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的對象、范圍
農村集體經濟資產的范圍包括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山嶺、草原、荒地等資源性資產,也包括用于生產或者經營的房屋、機器、農業基礎設施等,以及集體投資興辦的企業或者是其他經濟組織等經營性資產,以及用于公共服務的教育、文化、衛生等方面的非經營性資產??偟膩碚f,農村集體經濟資產是歸鄉、村等組織集體的全體成員所共有的資產。
二、農村集體資產登記、保管、使用和處置制度
(一)農村集體資產登記制度
農村集體資產要按資產類別進行登記,建立經營性資產臺賬、非經營性資產臺賬和資源性資產臺賬,及時記錄增減變動情況。
(二)農村集體資產保管制度
集體經濟組織要指定專人負責集體資產日常保管工作,簽訂書面合同,明確各目的責任和義務,責任人對集體資產的安全負責,并及時對資產的變動情況做出變更登記。對集體資產的增減變化等情況實行定期公開張榜,接受全體成員監督。要定期與鄉鎮農經管理部門對賬,確保賬實相符。
(三)農村集體資產使用制度
農村集體資產承包、出租、出讓時,要履行民主程序,實行公開協商或招標投標,制定相應的方案,明確資產的名稱、數量、用途和租賃、出讓的條件及其價格。且應簽訂合同,明確雙方權利義務并公開。要加強合同履行的監督檢查,強化經濟合同管理,清理糾正不合法、不合理的合同,公開合同履行情況,收取承包費和租賃金歸集體所有,納入賬內核算。要定期進行檢查,確保資產保值增值。
(四)農村集體資產處置制度
農村集體資產處置要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制定方案,履行民主程序,報請鄉鎮政府審批后,委托具有資質的資產評估機構進行資產評估。采取公開拍賣、招標、協議轉讓等方式進行。資產處置產生的收益要及時納入賬內核算。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對閑置、報廢等固定資產實行出讓或處置時必須經成員代表大會討論后履行報批手續,未經鄉鎮農經管理部門批準,任何人(單位)不得占用、變賣。出讓或處置后應及時在臺賬上核銷。
三、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的清查辦法
(一)資產的清查
資產的清查包括的項目較多,一般有現金賬目;銀行的存款賬目;應收款的賬目;固定資產的清查和內部往來賬目的清查等。
現金的清查一般只是核對賬目上的余額和庫存的現金余額是否一致;銀行存款的清查核對,只要是針對銀行存款賬目上的余額和其他開戶銀行以及其他金融機構等出具的支出與收入賬單余額是否一致;應收款的核查,一般針對的是外部單位或者是個人的各項應收或者是暫付款的核對,一般可采取詢問或者函證方式,獲得書面核對憑證,對債務人、金額、形成原因、到期時間、審批人等信息進行核查,并以雙方記賬憑證金額一致為準;固定資產清查包括房屋、機器設備、工具器具等,可按照固定資產的用途分為經營性和非經營性進行核實;內部往來賬目的清查與應收款的清查有相同之處,都是可采用面詢、函證、公示等方式取得書面憑證后對債權債務金額,債權債務單位或個人,到期時間,形成原因等進行核查,不同的是清查對象是內部所屬單位和農戶之間的各種應收或暫付款賬目的核對。
(二)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清查
短期借款清查主要針對期限在一年以下(含一年)的各種借款,根據短期借款的賬目信息,對集體經濟組織從銀行、信用社或者是有關單位及個人的借款金額、借款期限、用途、審批人以及債權人等等信息的核查。
應付款核查主要針對集體經濟組織與外單位或者與外部個人發生的期限在一年以下(含一年)的各種應付或暫收款賬目的清查??赏ㄟ^面詢、函證等方式取得書面核查憑證后,清查債權人、金額、審批人、用途等等的相關信息。
長期負債核查針對的是長期借款或者是應付款,以及各類專項應付款和一事一議的資金款項賬目。這種賬目清查的是集體經濟組織從銀行、信用社和有關單位、個人借入的或者是償還期限在一年以上且不含一年中的各種借款或應付款。這需要根據賬目的詳細記錄核查債權人、金額、用途以及借款期限和審批人等信息。
所有者權益的清查包括對資本、公積公益金以及未分配的收益等進行核查證實。所謂的資本也就是集體經濟組織實際收到的投入資本,核查的內容主要是根據賬目的信息向前追溯,對于記載清晰的,也有書面核對憑證的,需要查清資本賬目的余額;記載不清晰的,可暫時將集體經濟組織歸為投資人一項,計入本集體的名下。
若出現賬目記錄與實際不符時,需要經當事人簽字認可,在通過成員代表大會表決后,重新按實際調整賬本信息。若遇上投資單位撤銷的,要將其轉為本集體的投資資本,再重新整理賬本信息;若出現投資人死亡但有繼承人情況下,其投入的資本需要轉給其繼承人;當沒有繼承人情況下,其投入資本也將轉為集體資本。
四、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的實施方案
(一)清產核資的對象完整情況
資源性、經營性、非經營性三類資產應全部納入清查范圍;清產核資涉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填報的明細表和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填報的匯總報表應完整、數據應準確,賬務處理應規范;農業農村部門填報的資產負債匯總表應與農經統計年報數據相銜接、資源性資產清查登記匯總表應與國土調查等數據相銜接。
(二)明確產權歸屬情況,并納入平臺管理
明確產權歸屬情況就是要把集體資產所有權確權到不同的層級集體經濟組織中,將中央的有關政策落到實處,把政府撥款、減免稅費等所形成的資產也進行確權,建立一套資產價值評估制度,以及建立完善資產權屬的界定;以及制定政府撥款、減免稅費等形成的資產移交的辦法。然后清查資產數據,并且準備完整的將其錄入全國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管理系統中,農業農村等相關部門要按時完成清產的核資數據并上報。
(三)規范操作程序情況
鄉鎮、村、組級集體經濟組織成立專門的清產核資工作小組;清產核資結果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公示并經成員(代表)大會確認;集體資產按照資產類別登記入賬,實行臺賬管理;地方農業農村等相關部門認真開展清產核資工作的指導、審核、備案,組織開展監督和成果驗收,編寫清產核資工作總結報告,將資產負債匯總表和資源性資產清查登記匯總表按時報送上級農業農村部門;按照相關檔案管理辦法對清產核資資料進行整理歸檔。
(四)工作保障情況及成效。
各級部門要建立清產核資工作機構,鄉、村要安排清產核資專職工作人員;各級部門組織清產核資政策宣傳和業務培訓,鄉級要開展清產核資督導調研并及時總結經驗,及時處理發現的問題;農民群眾對清產核資工作的滿意程度,群眾信訪問題要得到及時合理解決;清產核資工作要得到省部級以上領導肯定性批示。
五、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的驗收方式
驗收工作組主要采取聽取匯報、查看資料、實地盤點、人戶訪談等方式進行驗收。聽取鄉、村兩級清產核資工作情況匯報。查看清產核資工作從安排部署到完成任務全過程的相關資料和表格,以及在全國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管理系統的錄入、審核、上報情況。實地盤點。采取“以賬找物”的方式,依據清產核資明細表和相關賬目記錄,實地查看各項資產是否真實存在,數量、金額是否與有關記錄相符,使用狀態是否符合規定。人戶訪談。每個村人戶訪談2戶或集中訪談10戶,了解農民群眾對清產核資工作和解決其反映問題的滿意情況。
作者簡介:
孫海燕,吉林省洮南市安定鎮農村經濟管理站,吉林洮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