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寬
關鍵詞:繪畫;心理動態;理性反映;心理把控;繪畫理療
【中圖分類號】G?62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23-0033-01
當今社會快速發展,人們生活節奏加快,從一個側面說明了人們的心理結構也在發生著快速的變化。那么在這樣一個大的環境影響下,我們青少年學生的心理同樣也在發生著快速而巨大的變化。近年來,青少年學生因心理問題而出現的慘痛教訓屢見不鮮,因此青少年學生的心理問題成為社會的焦點。而如何進行合理的心理把控和心理教育則成為重中之中。
1.學生的心理動態具有隱蔽性
而這種隱蔽性要求我們找到合理的方法去進行心理把控。我們的美術繪畫教學為這種問題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只有內心想到的東西,才能被反映在畫面上。隱性的心理問題應該運用繪畫的方式,借助合理的渠道,給以青少年學生一個輕松和發泄的空間,讓他們學會用畫筆去思考,用畫筆去掙扎。學生的心理問題具有其特殊的特點:一是,潛在性。二是,突發性。三是,反復性。四是,緩遞性。綜合這些特點要求我們為把握青少年心理提供正確的途徑。由于美術繪畫教學具有其特殊性,既運用無聲的繪畫語言表達潛在的心理畫面。因此在進行心理動態監控的過程中應注意心理學理論的支撐。
2.學生是心理問題的主題所在
美術繪畫適應了這樣一個要求。心理問題的發現語言有時是干澀的。我們需要學生自己去表述在自己內心所發生的一切。繪畫是一種無聲的藝術教育,具有一定的優越性。他可以提供許多的心理表述空間。讓青少年學生把自己內心的所思所想,通過繪畫的形式進行反映出來,這是一種心理的理性反映,具有不可抗拒性。因此這樣一種方式更具有它的真實性和可操作性。在這階段,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經過多次的實驗和論證,青少年的心理真實把控可以運用美術繪畫的方式進行監控。
同時,在青少年學生的心理痕跡顯現在畫面上的時候,如何去解析他們的內心成為問題的關鍵。第一對線條的運用:粗獷的線條,彎曲的線條,柔細的線條。都反應著不同的心理內涵。第二對形體的把控:扭曲的形,夸張的形,零碎的形。第三對色彩的選擇:強烈的顏色,柔和的顏色,灰暗的色調,強烈的對比。每一種表象都有它的可挖掘性,這要求繪畫教育和心理教育相結合。通過二者的整合,可以最大限度的對青少年學生的心理動態進行反映。對于下一步的引導和糾正提供了可靠的前期理論依據。
3.進行美術繪畫理療,擴展這一全新的領域
通過繪畫所需要的耐心和情操的陶冶性,有針對性的對各階段發現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繪畫課程的安排。必須要提到的是,這階段的工作需要有心理學知識作為理論的后盾,以期達到最佳效果。比如:對于輕度心理問題的學生我們可以通過設計簡單的形體訓練,并且依托一定的特殊心理原因,用圖形和顏色讓他們回歸生活的本位。對于中度的心理問題學生可以通過連環形體突出的方式進行,用形去引導,用形去解析,并加以綜合分析。對于重度心理問題的學生來說,要形體和顏色并用,通過大膽的色彩和夸張的形體,讓學生的心理得到最大程度的釋放,然后進行積極的分析和引導。得出最優的治療方案。美術繪畫理療的提出要求我們合理的安排各階段的訓練目的,做到有針對性,有重點性,合理性。繪畫理療既要符合繪畫本體的特點,又要兼顧心理學的基本規律。
4.結合于實際,為繪畫理療提供堅實的理論依據
現在的青少年心理問題越來越嚴重,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調節能力起著關鍵的作用。任何心理問題解決的方案都要圍繞二者合理的展開。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調節能力相輔相成。當二者無法保持平衡的時候心理問題就出現了。通過階段性的美術教學活動,結合心理常識,對各階段的心理痕跡進行把控,并建立合理的心理檔案,做到具有跟蹤性。那么在各階段的美術繪畫教學活動中應把握側重的點。比如,心理行為的理性表現和非理性表現,心理動態的可持續跟蹤等等。
繪畫表現的形式多種多樣,那么我們和青少年學生的溝通渠道也應該多種多樣。只要利于學生心理空間表現的手法,我們都應該積極的進行實踐和運用。把心理痕跡,心理把控綜合起來,為下一步的繪畫理療成功進行打下堅實的基礎。美術繪畫和學生心理是一種紙與筆的關系,學生把自己的內心世界自然的流露在畫面上,此時無聲勝有聲。把他們內心急于表達的一切躍然紙上,把一種隱性的問題而變為一種顯性的問題。美術繪畫讓孩子們的內心得到最大程度的釋放,身心得到陶冶,無形中美化了孩子的內心世界,達到預防心理問題的效果。學生心理問題隨著美術繪畫的深入得以顯現。
參考文獻
[1]張業葉.小學美術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3(01)
[2]向宏年.我國美術心理學的研究現狀綜述[J].美與時代(下),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