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醫改政策取消了公立醫院的藥品加成,導致公立醫院的收入增長受到限制,而政府勸公立醫院的投入不足,公立醫院在市場競爭中的運行成本不斷增加,并受到物價上漲的影響,這對公立醫院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因此,公立醫院必須轉變傳統的成本管理理念,運用精細化成本管理理念,開展全面成本管理,優化成本核算方法,加強信息化建設,不斷提升公立醫院成本管理水平,為醫院的穩定健康發展提供保障。
關鍵詞:公立醫院;成本管理;新醫改;策略
一、加強公立醫院成本管理的重要意義
公立醫院在醫改之間的收入大部分由政府補貼、診療收入、藥品加成組成,但是,醫改后藥品加成取消,隨即耗材也取消了加成,醫院的收入渠道產生變化,對公立醫院管理提出更高要求,以確保醫院穩定運行,為醫院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公立醫院的重要職能之一就是為公眾提供公益服務,確保我國的基本醫療服務到位,但是,在實際運行發展過程中,部分公立醫院為了彌補運營成本缺口,增加了很多醫療服務項目,導致患者的經濟負擔增加,這違背了公立醫院的公益屬性。在這一背景下,醫院必須加強成本管理,以確保醫院的成本支出合理,確保醫院認真履行自身職責。另外,精細化管理是當前公立醫院運營管理過程中采用的主要理論,加強成本管理有助于精細化管理理念的落實。
二、新醫改背景下公立醫院在成本管理中遇到的問題
(一)成本管理意識淡薄
公立醫院的很多管理者將管理重點放在醫療服務水平的提升方面,對成本管理重視不足,很多工作人員認為成本管理是財務管理部門的責任,與其他部門無關,導致醫院工作人員的成本管理意識淡薄,成本管理方案也無法有效落實。
(二)成本核算方式落后
新醫改全面實施后,成本核算成了醫院經營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但是,當前很多醫院的成本核算還不完善,成本分類、歸集、核算等具體工作還不精細,導致成本核算中存在諸多問題,對成本精細化管理產生了不利影響。部分醫院的成本核算只提供科室的成本數據與醫療總成本,而項目成本、病種成本等具體成本無法提供,導致成本數據不全面,無法進行成本對比分析,進而導致醫院無法及時識別成本風險點,成本管理方案與具體措施的選擇也就出現不合理的現象。
(三)信息系統建設滯后
在信息化時代,公立醫院需要加大信息化投入與建設,不斷提升醫院整體的信息化水平,促使醫院運營管理效率與質量不斷提升。但是,當前很多公立醫院對信息化建設重視不足,在運營管理中沒有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統,導致成本管理水平無法得到較大提升。當前,很多公立醫院的信息系統只能滿足業務需要,缺乏管理模塊,無法進行成本管理。部分建設了成本管理系統的公立醫院,其信息系統只能開展基本的成本核算與數據分析工作.無法實現全面實時監控,這也限制了成本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公立醫院在新醫改背景下加強成本管理的策略
(一)增強成本管理意識
公立醫院的領導與管理者必須認識到在新醫改背景下,只有認識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公立醫院才會運用科學的管理理念,設置合理的管理機構,開展成本管理工作。同時,公立醫院需要加大宣傳教育,使全體工作人員認識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成本管理與自身工作的聯系,使成本管理意識深入人心,促使工作人員在實際工作中開展成本管理工作。公立醫院還可以將成本管理與績效管理結合在一起,將工作人員的成本管理情況,作為績效考核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利用考核結果,對工作人員實施獎懲。需要重點注意的是,醫院的成本管理具有系統性與專業性,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與管理人員參與其中,因此,醫院可以在各部門選擇專業水平較高的人員組成成本管控小組,開展成本核算、分析與控制工作,確保醫院的成本管理落實到位。此外,公立醫院還需要加大人才培養,不斷引進優秀人才,提高成本管理人員的整體水平,建立一支專業的成本管理團隊,為醫院的可持續發展儲備力量。
(二)優化成本管理方法
選擇科學合理的成本管理方法是公立醫院在新醫改背景下加強成本管理的有效方式,隨著醫改的全面推進,醫院的經營管理模式發生了變化,成本管理方法也必須隨之不斷優化。醫院常用的成本管理方法有作業成本法、目標成本法、實際成本法、戰略成本法等,醫院必須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成本管理方法,將醫院管理、成本管理、績效管理等不同的管理理念結合在一起,形成系統的經營管理體系,促使醫院的整體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同時,醫院需要在精細化管理理念的指導下,開展精細化成本管理,提高成本管理的全面性。醫院可以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系統,將成本預測、核算、控制、分析等成本管理環節涵蓋在內,并利用管理系統,將成本管理精細化,制定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實現對醫院具體項目、科室的全面成本管理。比如,在成本核算環節,公立醫院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不斷擴大成本核算范圍,將科室成本、行政成本、后勤成本、輔助醫療成本等全部納入核算范圍,提高成本核算的全面性、準確性。對醫用耗材的管理,醫院需要建立追蹤監督機制,對人庫后的醫用耗材加強監管,減少醫用耗材在進入臨床二級庫后的非正常流失現象。此外,醫院還需要加強對倉庫物品的管理,在確保醫療工作正常開展的情況下,減少物資囤積、占用資金等現象,使倉儲成本得到有效管控。
(三)完善信息管理系統
信息化時代的公立醫院成本管理離不開信息管理系統與信息技術的支持,因此,公立醫院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統,實現信息的互聯互通與共享。醫院需要將人力資源管理、薪酬管理、資產管理、會計核算、物流管理、績效管理、HIS等管理系統銜接起來,建立一體化的管理系統,打破運營管理流程與信息孤島,實現信息數據的有效整合,實現信息的高效傳遞與共享,為成本管理提供支持。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環節,當前公立醫院的成本核算方法比較落后,導致成本管理水平無法有效提升。因此,在新醫改背景下,公立醫院需要積極運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統,全面收集醫院各方面的成本數據,為成本核算提供全面準確的數據支持。在信息管理過程中,信息技術人員應與財務人員加強合作,準確核算具體的成本數據,比如項目成本、床日成本、病種成本等,成本管理人員依據這些具體的好處,根本核算結果開展全面的成本分析工作,以便及時發現成本控制中的薄弱環節,并依據成本分析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成本管理方案。同時,醫院的成本管理部門應該與相關業務部門加強聯系與溝通,及時向業務部門反饋成本管理信息,促使業務部門采取合理的成本管控措施,加強具體事項的事中與事后成本控制.不斷提高工作效益。以公立醫院科室成本核算為例,醫院在對科室成本進行管理時,應該確定采用的成本核算方法,按照科室合理劃分成本核算單元,在對成本核算單元的直接與間接成本進行歸集,確保成本核算科學合理,為成本管理提供準確數據。
四、結束語
在新醫改背景下,部分公立醫院受到醫療技術水平的限制,醫院的收入增長緩慢。醫院人才流失嚴重,這對醫院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響,也導致醫院的公益性職能得不到最大限度發揮,影響社會的穩定與發展。還有部分醫院追求快速擴張,對醫院管理水平的提升重視不足,導致醫院管理過于粗放,成本得不到控制,影響了醫院的效益。因此,公立醫院通過學習與宣傳教育,增強成本管理意識,加強成本核算,運用信息化手段,不斷強化成本精細化管理,對改善當前公立醫院的成本管理狀況可以發揮重要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羊瑩.新醫改背景下對醫院實施成本管理的幾點思考[J].中國總會計師,2017(12):78-79.
[2]嚴彥琦.新醫改背景下縣級公立醫院成本管理的思考[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8(20):41-42.
[3]周佳麗,史世軍,劉雅娟等.新醫改背景下公立醫院精細化管理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7(9):136-137.
作者簡介:
王亞杰,深圳市婦幼保健院.廣東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