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芳
關鍵詞:幼兒園;小學化;教育
【中圖分類號】G610??????【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22-0040-01
除了家庭教育外,幼兒教育對幼兒成長十分重要,這將為兒童的生活發展奠定基礎。然而,隨著社會的進步,“不讓孩子失去起跑線”這一概念使幼兒教育中的“小學化”現象越來越嚴重。大多數幼兒園將小學的內容計劃到幼兒的日常生活中,兒童在幼兒園的大部分時間都被占用,兒童失去了本身可以輕松開心的機會。好奇、活躍、喜歡探索的是幼兒的本性,團體游戲、合作游戲和區域活動等游戲時間的縮短的現象,極大地破壞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不利于兒童之后的學習生活,缺乏創新思維,也可能導致兒童抵制和拒絕學習,反而不利于幼兒之后的學習生活。因此,我們必須分析和探索“小學化”現象,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讓孩子在童年時代健康成長,而不是被迫學習小學知識而失去快樂的童年。
1.讓幼兒在快樂中成長
近年來,中國制定了一系列涉及幼兒園教育的規章制度。堅持保證以公益與服務作為指導,大力宣傳素質教育,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避免出現“小學化”現象。此外,幼兒園不是作為“教室”建造的,而是兒童游樂環境教育活動的場所;幼兒園不要求教師像中小學那樣嚴格,但需要深入了解幼兒的想法,通過孩子的心理特點來進行游戲,讓孩子在游戲中快樂。強行逼迫孩子們學習知識只會剝奪孩子的幸福感,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并違背了當初讓孩子學習的意愿。不尊重孩子本性的教育不能算作教育,不尊重兒童本性的做法只能作為一種破壞性的行為。
2.利用游戲多方面提高幼兒能力
利用做游戲吸引孩子注意力,巧妙地利用集體,團體和個人活動等形式鍛煉孩子強壯的身體,提高學習積極性,激發探索的欲望,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幼兒園應逐步建立每個班級的角色區,表演區,藝術區,閱讀區,科學區,智力游戲區,建筑區等活動區,并準備充足活動所需的物品,多個區域幫助幼兒進行成長。在多個區域包含的環境下,讓兒童真切地感受到真實的外界環境,幼兒的教育是綜合兒童喜歡的各項教育活動,通過有趣的游戲活動中提高幼兒的各方面能力,實現最初的教學目標。
3.提高教學條件,合理安排日常活動
幼兒教育中出現“小學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一些幼兒園教學條件較差,無法提供充分的教學設備、設施以及良好的教育資源來進行素質教育。在這方面,幼兒園應盡力拉攏教育資金,升級教育設備,加快按照園區標準建設,保證高質量的教學環境,逐步達到規定的園區運行條件。科學安排日常活動從而反映兒童早期發展的特點。在國家規定的學前教育法規中沒有“課程”的概念,這是由幼兒教育法規定的。因此,幼稚園的日常活動應該讓兒童有充分的活動自由,并專注于幼兒的集體活動。孩子們的自我激勵活動主要基于幼兒的有趣活動。按照幼兒生活特點合理安排幼兒生活,確保孩子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自我活動和休息(包括午睡)時間;確保孩子們花2小時的戶外活動(天氣和雨天除外),包括超過1小時的體育活動積極創造條件,利用陽光、空氣、水等自然因素等戶外因素來開展戶外運動和體育活動了解兒童的年齡特征和人格特征,提高幼兒探索學習的興趣。科學安排幼兒的日常生活,注重動靜結合,不局限于室內活動,適當帶領幼兒進行室外運動,注重安排集體活動。合理安排小組活動與個人活動,在活動中把握幼兒的整體協調與靈活性,進一步展現出幼兒的日常活動質量。
4.提高教師幼兒教育水平
高素質的幼兒園教師才值得信賴來培養幼兒,這是每個人都認可的事實。只有通過努力提高教師的幼兒教育專業水平(專業成長)才是唯一的出路。因此,如何提高幼兒園教師的業務水平,現在已成為每所幼兒園的迫切問題。教師的專業成長正在逐步提升到一個重要的課題水平。如今,社會中的主流家庭模式是4 + 2 + 1,因此很多孩子是三個家庭中唯一的心肝寶貝。因此,讓備受重視的孩子快樂和快樂地度過他的幼兒時期,并成功進入小學階段是一個普遍關注的社會問題。目前,許多幼兒園只停留在管理方面,卻忽視了如何引導孩子進行學習,將小學課程一味地進行傳授,卻忽略了孩子的感受。特別是一線幼兒園教師應結合幼兒的心理特點,根據自己的能力教育學生,確立教學目標,結合幼兒教育的自身特點,進一步安排教學過程中的教學任務。幼兒教師應采取有效的課堂模式,才能保證幼兒都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實現教育目標,提高整體的幼兒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金日勛.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表現、原因及解決對策 [J].學前教育研究 ,2017(03):41-43
[2]葉巧燕.莫讓“破布條”纏住 孩子的金色童年—解決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的對策[J]. 麗水學院學報,2016(02):104-107
[3]周小青.探討幼兒教育小學化 的問題與對策[J].當代教育論壇 ( 管理研究 ),2013(08):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