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玉敏
關鍵詞:解決問題;新思路;人教版;小學數學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22-0109-02
1.對“解決問題”新思路的理解
“解決問題”新思路是新時代教育發展的產物,隨著教育的發展,這種教育思路不斷地被教育界人士認可,其地位在教學中變得越來越重要。不論是在小學亦或是初中、高中課堂中均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影子,如以人教版小學數學教學中,新改編與出版的小學數學教材的例題展現了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教材的例題在數量上雖然同以前教材比有所減少,但當仔細對比舊版教材與新版教材的例題時,可以發現新版小學數學的教材例題的廣性與針對性明顯的高于舊版。例題減少,老師的教學時間相應增加,同學的獨立自主思考時間也相應的增長。老師有更多的時間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將“解決問題”的新思路融入教學中。學生經過更長時間的獨立思考后,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相應提高。由此可知,新版教材將側重點放在“解決問題”上,通過更加具有針對性的題目,幫助老師進行在“解決問題”新思路下的教學,提高老師教學效率與學生獨立自主思考能力與分析能力。
在以“解決問題”新思路為主思路的教學中,老師在學習中起到的作用只是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中產生的疑難雜癥,學生才是主要的。例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當同學們學習完“九九乘法表”后,老師將全班分成數量差別不大的幾個小組,給同學們留以充足的時間將自己的疑問提出并在組內進行討論,老師再在最后進行解答。以這樣的方式幫助學生加深對“九九乘法表”的理解,不僅提高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還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與合作能力,幫助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發展。
發展“解決問題”新思路是促進我國教育發展的重要方法,學生要是擁有了解決問題的意識,不論是在課堂上亦或是課后,遇到問題都會進行思考并馬上解決問題。學生很好地將解決問題融入到了生活與學習中,使“解決問題”新思路帶給學生們好的方面的影響。教師若是將“解決問題”變為教學主要內容,教學效率會被提高,學生積極配合老師上課,枯燥無味的課堂被學生的積極合作成功充滿思維碰撞的課堂所替代,教學質量也會相應增加。
2.落實“解決問題”新思路的方法
(1)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學生樹立“解決問題”的意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更需要老師將“解決問題”新思路融入到教學中,潛移默化的給學生強調“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積極解決問題的意識。由此以往,學生明曉“解決問題”新思路的重要性,樹立遇到問題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意識便是水到渠成的事。當學生心中有了解決問題的意識,遇到問題時便不會跳過亦或是選擇不進行思考便等老師的解答,一次還好,當長期這樣不經過思考,學生的解題能力不能提高。在考試中無法游刃有余,到真正遇到問題在考場上沒有老師解答只能依靠自己分析解答的時候,平常沒有聯系過的學生更無法在考試中解答難度系數稍微高一點的問題。長期這樣下來,學生并沒有進步,連考試都應付不了,又何來的拔高延伸拓展訓練。所以,教師培養學生“解決問題”意識、將“解決問題”融入進學生的學習中是幫助學生學習,促使學生進步的重中之重。
(2)教師將教材融入進教學中。教材固然重要,可以一味地照本宣科是教育業的大忌。一味地照本宣科就如學生在上課時間老師朗讀教材從而閱讀教材,老師就單單起到了朗讀的作用。學生并沒有理解教材的想要強調的內容與教材的導向作用,解題能力普通的學生只能看懂書上的例題并加以運用,解題能力稍微強一點的學生能夠自我探索,舉一反三。可這不僅拉大了同學之間解題能力的差距,還浪費了學生寶貴的時間。
教師不在身邊指導,不傳授經驗,全靠學生自我提高,這往往是不夠的。老師可以將教材通讀,通讀后并仔細鉆研教材的側重點,教材想給閱讀者提供怎樣的信息。老師將通讀鉆研后的信息融入到教學中并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幫助學生解答疑難問題。這才是最合適的教學方法,老師將教材融入進教學,從而使“解決問題”這一新思路融入進課堂、融入進學生的學習中。
(3)教師對學生進行鼓勵引導。老師在提高學生在學習中的學習能力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教師不僅需要通讀課本,將教材融入到教學中,還需在教學中鼓勵學生積極合作,引導學生進行獨立的自主思考。老師的鼓勵會給學生帶來自信,促使學生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老師的引導同時也給學生樹立了一個方向,讓學生在學習中有了目標。老師的重要性就在于此,對于可塑與模仿能力極強的小學生,老師的鼓勵和引導就更加重要了。
(4)學生應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課堂的互動是雙向的,光靠老師一個人在臺上講與個人的鼓勵引導是往往不夠的。學生也應積極配合老師的安排,在哪個時間段進行獨立自主的思考,亦或是在另一個時間段仔細聽老師講的課,積極完成課后作業進行鞏固練習,認真聽取老師的建議等等,這都是積極配合老師的方法。只有老師和學生共同努力、老師認真教學將所知道的傾盡全力教給學生,學生也積極認真的將老師傳授的內容消耗鞏固,積極配合老師,多進行獨立自主的思考,學會解決問題。那課堂的效率會大大提高,老師培養學生的有效率也會達到最大值。學生不斷進步,老師因將學生培養為棟梁之才而感到欣慰,這不就是學生的成功,老師的成功,教育的成功嗎?
(5)學生將解決問題靈活運用。學生有了“解決問題”的意識,遇到問題第一所想的不是求助而是進行獨立自主的思考這只是第一步。學生還應該在不斷地解決問題中積累經驗,在下一次遇到問題時,不需要進行思考,同等類型的題目可以直接解答。在遇到問題并解決問題后對這一類型的題型進行總結,達到在平常練習中可以靈活運用,舉一反三的效果。例如,在學生學習完“加法在生活中的運用”這一章節后,學生可以將同等加法類型的應用題收集起來,找到其中規律并記下來靈活運用。在下一次練習或是考試中再遇到此類型的題目便不會再感到困難,可以快速解決問題,節省答題時間。在以后遇到的難度系數更高的題目的思考留有時間,有了充分的時間可以思考更難的問題,提高學生解題統籌安排能力,也在考試中將學生的能力發揮到最大化。
3.總結
總而言之,“解決問題”新思路融入課堂是教育隨著時代發展必然的結果,關鍵是我們應該如何積極地落實“解決問題新思路”。這不僅是老師的職責,這也是學生的義務。老師應該樹立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在課堂中鼓勵并引導學生。學生也應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將“解決問題”這一方法靈活運用進解答疑難問題中,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解決問題”新思路不僅提高老師的教學效果與效率還提高了學生的答題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桂芳.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的研究[D].西南大學,2013
[2]楊麗芳.整體觀視角下的課堂教學問題鏈設計—以人教版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新授課的教學為例[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8.32(03):59-63+128
[3]馬云鵬,朱立明.從應用題到數量關系:小學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培養的新思路[J].小學數學教師,2018(06):4-7
[4]陳月桂.在“巧留”中促“積累”—探尋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新思路[J].西部素質教育,2017.304: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