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彥強
摘要:在石油化工行業從事生產產品勞作過程中,會面臨很多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產品,這對環境保護和人身安全帶來了一定的威脅性。隨著國家對于環保的認識提升,環境風險評價體系的研究成為了熱門話題。
關鍵詞:石油化工;安全生產;環境風險評價
石油化工產品是生活中需求量最大的一類化工產品,并呈現持續增長態勢,這為石油化工企業帶來了一定的機遇,同時也產生了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一、環境風險評價
(一)環境風險識別的范圍與內容
環境風險識別,是通過科學風險評估手段,對其石油化工企業所進行的一項生產設備、原材料、操作人員等因素條件開展的生產前的風險評估內容。與此同時,還會針對運輸裝置、施工系統、環保措施采取輔助規范與檢查,如果一旦出現不合格因素,將禁止生產。因此,為了創造出更好更優的生產環境,保障環境和人身安全,努力營造“環境友好型”的施工環境是極其重要的。
(二)環境風險評價方式
1.事故發生概率的確定。在針對事故發生概率進行測評的時候,一般會依據國內外裝置參數及以往發生概率的導致因素、風險類型、風險源等內容進行綜合分析,在對設備情況采取檢查時及時尋找到可發生的事故誘因,以避免在建設項目時產生事故。
2.在建石油化工工程風險的預判。它是對風險歷史數據進行整合分析,對事故發生的概率進行預判的過程。化工企業生產活動存在著一定的風險,所以在風險分析中會把整體分解為幾個部分,重點分析風險易發生的部分。
二、石油化工安全技術
(一)監測與故障診斷技術
石油化工的生產過程較為繁雜,容易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從而導致安全隱患及事故的發生。而檢測與故障診斷技術的應用,是可以時刻掌握生產設備的運行情況的,可以針對臨時發生的狀況及時處理,以保障施工人員人身安全,同時避免對環境造成破壞。一般來說,定量模型法、過程歷史法、數據驅動法,以及定性模型法是較為常用的生產故障診斷技術。
(二)石油化工安全仿真技術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石油化工領域通過安全仿真技術實現虛擬現實。它通過計算機仿真技術的運用,將現實已經發生的安全事故的畫面進行特效呈現,利用用戶與虛擬環境交互,達到演練的預想目的。石油化工安全仿真技術具備多個特點,如可交互性、3D用戶界面、特效模擬等特點,它可以最大程度發揮設備故障和制定的預案,以及對工作人員的培訓做出評定,從而提升操作人員的安全意識。
三、石油化工安全控制策略措施
(一)強化安全管理意識
“安全第一,防治結合”是石油化工企業的生產理念,對于每一個從業人員來說,安全意識的提升是保障生產的前提。因此,落實安全生產,提升安全管理意識是極其重要的,只有正確對待對待各個生產環節,才能處理好安全生產與經濟效益之間的關系。這就需要積極學習引進先進的管理技術和模式,堅持把安全記心頭,杜絕安全隱患的發生。
(二)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模式
目前,我國現存的部分石化企業在安全管理模式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在進行完善時應當注重參考國內、外先進石化企業的管理模式,結合自身發展需求和現狀,進行相應的創新和改革,逐漸將傳統的事后處理模式轉變為事前防范,也就是將被動化為主動。大部分預防型石化企業的安全管理模式為:安全目標-分析問題-主要問題-制定方案-落實方案-審核檢查-效果評價-持續改善,這種閉環管理模式相比與傳統模式更有利于石化企業的安全管理工作順利開展。
(三)加強對石油化工生產全程的安全管控
由于石油化工生產過程過于復雜,在安全管理中會出現一定的漏洞,如果不及時處理就會釀成火災、爆炸等安全事故。而對化工企業來說,一旦出現安全事故,將極大影響到企業的發展,產生巨大損失。所以,作為化工企業來講,安全生產管理是企業管理中的核心,要通過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培訓、技術優化培訓、安全隱患判斷的學習等,從主管領導到普通員工,營造全員學習氛圍,人人為安全生產出一份力。這是對企業發展、社會公共安全、環境保護以及員工自身生命保障的一種有效方式。
石油化工項目由于原材料的多樣性和生產工藝、設備的復雜性,大多具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特點,存在多種潛在事故,只有科學地對石油化工行業進行分析,才是保證石油化工行業安全生產的主要前提。
參考文獻:
徐林.石油化工中的風險評價[J].污染防治技術,2015,06(06):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