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艷敏
摘要:隨著教學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入,小學數學教學中越來越注重對學生估算意識和估算能力的發展。估算能力除了具備學生數學能力培養的意義,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廣泛得應用意義。小學階段正是學生處于數學智力養成和數學能力發展的黃金階段。小學數學教師要在教學精算的基礎上,重視對學生估算的意識和估算的能力培養。根據學生的知識儲備和數學能力制定針對估算的教學計劃并合理實施,讓小學生從小具備估算學習的主動積極性。
關鍵詞:估算教學;有效途徑
估算的意義在于讓小學生在學習加減法時,可以快速形成進位計算的意識。這對學生的精算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助力作用,幫助學生主動發展自身數學綜合能力。但是不少教師沒有充分意識到估算的意義和對學生數學能力發展的價值,往往會過度強調學生要進行列算計進行計算得出結果的方式,這種為了追求最終答案正確的方法,雖然有效,但并能掩蓋估算能為學生帶來更快的計算能力提升的功能。所以筆者結合估算教學的有效途徑,談談自己的觀點:
一、準確把握估算本質,精心設計問題情境
教師對課堂教學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教師對教學內容的把握和理解會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中估算教學的質量。和精算相比,估算的知識更為復雜,這就需要教師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學習,把握估算的本質意義。情境的創設是一種促進學生主動產生意識的課堂教學方式,估算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人們常常要依靠估算來進行決策。一個好的估算情境,不但可以刺激學生產生生活經歷中的感覺,還可以促進學生的估算能力的養成。教師應該在準確把握估算本質特征的基礎上,進行設計估算的問題情境。
例如,教師在教學乘法估算時,經過結合小學數學教材內容,總結估算的本質,發現估算教學只有與生活場景相結合,才能顯現估算的意義。如果沒有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也就沒有估算的必要。所以,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常常運用實際場景中的例子來進行情境的舉例,如“某班級要舉行秋游活動,教師和學生一同39人,每個人需要的車票價格為106,請問秋游的車票總費用大約為多少,如何才能快速算出大概的費用呢?”在教師和司機談論費用的時候,通常沒有紙和筆,那么,此時運用估算的方法卻能快速算出大概需要的車票費用。假設人數一共40人,每人共需要車票費用110元,很容易得出4400的大致總費用需求。教師的這種數字的選擇和情境的結合能體現估算的需要,也體現了估算的本質意義。
二、教授學生估算意義,培養學生估算意識
無論是在估算教學還是在估算能力的考查中,教師們往往指令性地給學生提出估算的要求,讓學生按照教師的要求直接進行估算,其實這種做法對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非常不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避免直接提出估算要求,要在呈現問題情境后,給學生預留出思考能否用估算解決的時間,然后運用估算的各種方法,其中教師要注重發展學生自主估算的意識。
例如,教師在教授二年級學生加法估算時,教師為了讓學生明了加法估算的意義,舉了一個現實例子供給學生思考:“奶奶帶了100元去超市買東西,但是不知道帶的夠不夠,她需要買一瓶39元的洗發水,一箱39元的牛奶,和一袋29元的麥片,請問大家,怎樣才能快速幫助奶奶算出帶的錢夠不夠呢?”小部分學生立即拿出紙筆進行計算,但是有學生馬上提出“不夠”,估算的速度讓筆算的學生也明了了現實問題中估算的意義,在之后的學習中,學生逐漸養成了先估算后筆算的意識和習慣。
三、通過提升精算速度,提高學生估算能力
估算和精算都是進行計算得出結果的方法,通常情況下,很多問題既可以用估算也可以用精確計算來解決。估算教學中,不能只關注估算,而教師本身對精算不談論,將列式計算與估算分開來,會對學生造成一種錯誤的影響,讓學生誤以為估算和精算是互相獨立的存在。教師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在比較中將估算和精算緊密聯系,提升學生的精算速度,讓學生對數字計算更加敏感,計算正確度更高,有了這樣的基礎,再提升學生的估算能力。
例如,教師在教學加法估算和乘法估算時,都提倡學生如果有充分的時間,可以先估算在筆算,這樣能提升自身的計算能力。學生按照教師提倡的,在計算之前首先進行估算,然后進行精算,長此以往,逐漸養成了先估算在筆算的習慣,也明顯提升了估算的能力。
綜上所述,小學教師要將估算教學的有效性發揮出來,首先要準確把握估算本質,精心設計問題情境,讓學生根據合理情境感受到估算可以快速提升計算速度的作用。此外,教師還應培養學生主動估算的意識,讓學生在計算過程中自主加入估算,通過先估算后精算的驗證,逐步提升估算能力。最后,教師應強化學生的計算訓練,通過提升精算速度,提高學生的估算能力,讓估算教學中的從估算意識培養到估算能力提高的有效特征充分展現出來。
參考文獻
[1]張芬.新課標下數學估算教學探究[J].成才之路,2016(36):58.
[2]吉耀明.直面學生估算現狀?尋求估算教學有效途徑[J].科學教育,2012,18(0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