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營改增”之后,建筑業受到了巨大的沖擊,也對個稅申報帶來了沖擊。文中,介紹了建筑業個人所得稅征收的主要依據以及征收方式,并就個稅的使用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個人所得稅;“營改增”;建筑業
建筑業“營改增”后稅務部門采取打補丁、延用營業稅時期的辦法應對出現的問題,建筑工人頻繁跨地區、跨單位、跨項目作業,要做到全員全額申報個稅難度非常大,在其他配套制度不健全的情況下要做到建筑業全員全額征管是不現實的。
正是如此,建筑業個人所得稅實行有特色的牛鼻子征管法,緊緊抓住總承包單位,開票實行按實申報與核定征收2個辦法,實際工作中無法做到全員全額申報,所以基本都是核定征收。
一、建筑業個人所得稅征收的主要依據(以江蘇為例)
建筑業在江蘇地區目前隨票征收個人所得稅的征收率為4%,將總局文件及地方稅務規定前后連貫起來看,可以了解建筑業個稅征管的發展過程。
(一)國稅發[1996]127號
“對未設立會計賬簿,或者不能準確、完整地進行會計核算的單位和個人,主管稅務機關可根據其工程規模、工程承包合同(協議)價款和工程完工進度等情況,核定其應納稅所得額或應納稅額,據以征稅。具體核定辦法由縣以上(含縣級)稅務機關制定。”
(二)蘇地稅發[2007]71號
“在我省境內異地從事建筑安裝工程作業的單位和個人,應在工程作業所在地扣繳(繳納)個人所得稅。”
對于國稅發[1996]127號中規定采用核定征收辦法的,“其中采取按工程價款的一定比例核定征收稅款辦法的,核定征收的比例不低于工程價款的1%。”
(三)蘇地稅規[2011]5號
對于國稅發[1996]127號中規定采用核定征收辦法的,“其中采取按工程價款的一定比例核定征收稅款辦法的,核定征收的比例不低于工程價款的8%。”
(四)蘇地稅規[2013]2號
對于國稅發[1996]127號中規定采用核定征收辦法的,“其中采取按工程價款的一定比例核定征收稅款辦法的,核定征收的比例為工程價款的8‰。”
(五)蘇地稅規2015]5號
“建筑安裝業個人所得稅采取按照工程價款的一定比例核定征收稅款辦法的,核定征收的比例為工程價款的4‰。”
以上是國家及地方稅務機關關于建筑業個稅征管的相關文件,目前江蘇建筑業個人所得稅采用的核定征收率,依據僅僅是江蘇省地方稅務局的文件,沒有其他法律支撐。
如何認定全員全額進行按實申報?各個地方稅務局有足夠的權力進行審核,因為根據國稅發[1996]127號具體辦法由縣級及以上稅務部門制定。
所以我們的一個籌劃點就出現了,在模糊不清或者難以界定的時候,需要我們財務部門或者稅務人員主動跟稅務管理局溝通,爭取全員全額的查賬征收個人所得稅。假設目前征收率是4‰,但是如果我們可以將實際繳納率變成3‰甚至更低,籌劃的意義將是非常大。
但是金稅三期后出現了新的問題,同一納稅識別號只能由一個機構申報,這就給我們跨地區無分支機構的建筑企業帶來了新的問題。
2018年8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正式發布,提高了個稅起征點并增加了專項扣除與專項附加扣除,國家本意通過個稅調節收入,但是細細想來新的優惠政策在建筑業并不能惠及至工程作業人員;同時也未能解決建筑業個人所得稅征收管理過程中的問題。
國稅發[1996]127號第八條規定:“建筑安裝業的個人所得稅由扣繳義務人代扣代繳和納稅人自行申報繳納。”這也是目前稅務征管個稅的趨勢,強化了扣繳義務人的義務,弱化了稅務機關直接征管,換句話講就是增加了企業的成本。
二、建筑業勞務公司個人所得稅的征收方法
總包單位使用勞務派遣工進行工程作業,就需要與勞務派遣單位簽訂合同,由勞務派遣單位進行個稅申報。但是總包單位進行隨票征收個人所得稅,勞務派遣單位再繳納個人所得稅就會出現重復納稅。
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52號:“總承包企業和分承包企業通過勞務派遣公司聘用勞務人員跨省異地工作期間的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由勞務派遣公司依法代扣代繳并向工程作業所在地稅務機關申報繳納。”
很顯然勞務派遣公司不能夠做到全員全額代扣代繳,目前市場上勞務派遣公司無法做到社保覆蓋,存在非常大的風險,經常會有被稅務部門、勞動社保部門處罰的情況。
所以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52號提到勞務派遣方式聘用勞務人員行不通,必須要通過有建筑勞務資質的勞務公司進行勞務作業。勞務公司提供勞務分包發票,總包單位可以在項目所在地預繳稅款時進行抵減,從而避免了重復交稅。
這跟上面同一個問題,如何界定全員全額申報?申報人數跟實際用工人數怎么判斷?籌劃的重點是一定要事前進行籌劃,不要等到問題發生了再去想辦法解決,那就是解決問題,不是稅收籌劃;籌劃的另一個重點是利用法律規定的模糊解釋,在不違反法律的情況下爭取利益最大化。
根據住建部關于建筑業改革的若于建議,浙江、安徽及陜西:取消建筑勞務資質,推行全面實行勞務人員實名制管理.要求企業與工程作業人員簽訂合同繳納社保。但是,這些目前除了取消勞務資質較方便推行,其他都還只是努力目標。
所以,我們在成立勞務公司之前就要跟主管稅務部門進行溝通:提出自己的想法,咨詢稅務風險。
三、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個稅目前主要的征收模式:代扣代繳與自行申報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扣繳義務人向個人支付下列所得,應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一)工資、薪金所得;(二)勞務報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五)經營所得等。”
那建筑業個稅究竟比照哪條執行呢?
國稅發[1996]127號中要求:“應區別不同情況計征個人所得稅:按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項目征稅;其他分配方式,按工資、薪金所得項目征稅。實際操作過程中,工人或者勞務班組并不能按此執行。”總局關于個人從事建筑安裝的答復:“分別按照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以及工資、薪金所得和勞務報酬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那么個體工商戶又按什么口徑來納稅呢?(國稅發[2006]162號)中要求:“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按照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可以實行查賬征收的、實行定期定額征收的。”
目前,建筑工人勞務工資年年上漲,工人雖然年收入能達到12萬以上,但是這都是工人辛勤工作所得,按家庭的人均年收入并達不到征收的標準,中央目前強調收入分配改革,也是新個稅改革的目的,所以目前針對建筑業工人的個稅征收征管辦法既不實際也不科學,更與中央要求不一致。
四、建筑業個稅之痛
建筑企業隨票征收個人所得稅之后,所得稅稅前無法扣除。
國稅函[2005]715號:“根據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的現行規定,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為個人支付的個人所得稅款,不得在所得稅前扣除。”
個人所得稅在總承包合同中沒有這部分費用,但是總包單位要實際支出,而且無法稅前扣除,這部分費用就成了總包單位的額外支出。
蘇地稅發[2007171號:“按工程價款的一定比例計算扣繳個人所得稅,稅款在納稅人之間如何分攤由扣繳義務人根據實際分配情況確定。”
實際情況是這部分個稅無法分配到實際的納稅人,一個項目成百上千的工人領工資,沒有簽訂合同,沒有繳納社保,作為企業財務核算的對象也不可能對應到每個工人。
這樣我們籌劃的空間又出現了:需要將這部分個稅轉嫁到專業分包單位和勞務派遣單位,在簽訂合同時,尤其是同個人簽訂合同時,需要履行代扣代繳義務,必須要扣除個稅。
五、未來的愿景
隨著建筑業改革,專業勞務公司的興起以及裝配式建筑的推廣,建筑工人可以有固定的單位,將來可以想象全民社保覆蓋將是可以實現的,那么建筑業個稅問題也將隨之解決。
參考文獻:
[1]羅英.建筑業中農民工繳納個人所得稅存在的問題[J].現代經濟信息,2018(22):251.
[2]羅丹丹,張瑞龍.建筑業中小企業稅費負擔綜合分析[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8(9):12-15.
[3]張廷君.建筑業“營改增”后的稅收管理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7.
作者簡介:
孔令勇,江蘇省金陵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江蘇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