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梁
(中鐵十九局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遼寧遼陽 111000)
相比于傳統方式,長大鉆孔樁施工技術無論在工程質量還是操作性方面均有明顯優勢。該技術可降低工程成本,延長公路海域橋梁的使用壽命,創造更為穩定的行車環境。但長大鉆孔樁施工對技術水平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圍繞材料、設備、人員以及工藝方法等層面對其展開技術性探討,以創造出更具耐久性、效率性的海域橋梁施工工藝。
杭甬復線寧波一期威海高架橋位于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項目起點樁號K37+920,終點樁號K40+520,正線總長2.6 km。海域橋梁海域鉆孔樁607 根,平均樁長101 m,樁徑1.8~2.2 m,總長度5.85 萬延長米。作業區域受漲潮落潮的影響,有水、無水交替變化,不具備船駁作業條件,施工過程中均在海上進行搭設平臺作業,受海潮、臺風等不利因素的影響,易產生鋼護筒變形、下沉、鉆孔泥漿滲漏、縮孔、塌孔、垂直度超標等情況。對鉆孔樁施工過程中的有效控制、各工序時間節點銜接及成樁質量保證,難度較大。整體來說,工程施工量較大,對技術水平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樁基部分需穿過深入淺層軟土及深層軟土層等結構層,該土層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壓縮性高、靈敏度高、強度低、透水性低”等特點。另外,海域水具有腐蝕性,為避免樁基鋼筋長期侵水被腐蝕,采用20 m 永久鋼護筒作為防護。由于施工中要搭設鉆孔平臺,綜合考慮鉆機的性能水平、自重,作業空間,最終選定自重較輕的反循環旋轉鉆機。使用該方式后,鉆孔平臺可設置泥漿鉆渣分離裝置,提升鉆渣回收效率及泥漿利用率,施工過程具有良好的連貫性,并發揮出良好的環水保效果[1]。
作為整個長大鉆孔樁施工的基礎環節,前期準備工作至關重要。在進行長大鉆孔樁施工前,應安排專人深入現場勘察,綜合考慮工程需求,設計出科學的施工方案,所有施工環節及工藝方法均需滿足工程相關標準。長大鉆孔樁施工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因此需要制定出緊急應對方案,發生突發性事故可以在第一時間將其解決,避免事故的持續發酵。施工人員的培訓工作也至關重要,在施工前必須對所有工程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及技術交底,以提升其操作水平,增強安全責任意識。施工材料挑選過程中需要嚴格遵循工程施工標準,對進場材料進行檢驗,確保無誤后方可投入使用。
受海域施工平臺空間影響,在進行長大鉆孔樁施工時,施工空間相對狹小,不利于泥漿拌制工作的開展。對此,泥漿隨著鉆孔的深度進行拌制。諸如泥漿拌合存儲容器、泥漿管道、大功率循環泵等均是拌制中的重點內容,同時也是泥漿循環系統的不可缺部分。
為提升鉆機位置的精確性,需事先利用全站儀設備進行樁位中線放樣工作,完成鉆機拼裝后利用履帶吊將其就位于指定區域,并能對鉆機的中心位置進行調整,確保鉆機滿足水平與垂直度要求,對應的水平偏差控制在1 cm 以內,垂直度偏差≤1/200。此外,利用焊接的方式將鉆機與預埋鋼筋進行固定處理,避免鉆進施工時出現位移現象。
(1)綜合考慮本工程的施工要求,選定型號為KTY300 的液壓動力頭鉆機進行施工,待鋼護筒打入黏土層1 m 以上,方可進行鉆進施工。總結當前的相關工程可知,可使用的鉆頭類型有兩種:①單環四翼刮刀鉆頭,對黏土及軟土地層尤為適用;②滾刀鉆頭,適用于泥質砂巖結構。鉆進作業時,如果遇到膨潤土等特殊地質,允許適當加大泥漿比重。本工程所使用的泥漿密度以1 m 為宜,粘稠度15~20 s,確保膠體率≥95%。任何一臺鉆機設備均需要配套一臺ZX-250 泥漿分離器,對泥漿做進一步處理,以提升泥漿的均衡性。此外,當展開氣舉反循環工序的施工時,應額外設置2 個空氣混合室,并將其置于鉆具上,特殊情況下可以適當提升鉆進壓力,確保鉆孔施工的順利進行[2]。
(2)清孔和成孔檢測。結束長大鉆孔樁施工后,需要對其進行清孔處理并對成孔質量進行檢測。在本工程中,基于泥漿循環系統的作用可以將孔內物質置換出來,確保孔底泥漿液完全被抽出;而后對孔洞上、中、下3 個部位的泥漿進行質量檢測。基于提升檢測精確性的目的,采用了DM-84 超聲波探測儀,具體圍繞孔深、孔徑以及傾斜度三大方面展開,將所得結果與工程標準進行對比,分析其是否達到工程標準。
(3)二次清孔。長大鉆孔樁施工對泥漿量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同時泥漿比是極為關鍵的一項內容。終孔施工前需將其比例控制在1.15~1.2,以縮短二次清孔換漿作業時間。二次清孔作業時,需挑選高性能泥漿材料,避免泥漿沉淀現象,在導管定位器的作用下將吊管固定在一定高度,使其與孔底保持一定距離,而后逐步進行送漿清孔作業,最后以勻速緩慢的方式下放導管。
本工程所需的鋼筋籠長度100 m,重19 t,綜合考慮清孔作業需求,最終將鋼筋籠分為4 個階段,單個節段重量控制在5 t左右。基于長線法完成鋼筋籠的制作,在施工過程中還要設置一個鋼筋籠對接臺座。在操作過程中,應對搭接頭進行詳細標記,確保后續施工可以直觀地找到各個搭接頭。此外,槽鋼圓環法也可以完成鋼筋籠施工作業,此時需要在鋼筋籠周邊2~3 m 的區域設置一道坎,以避免吊裝位移現象。
吊裝作業時,2 臺設備應同時運行,在加強箍圈中設置若干個槽鋼圓環,彼此之間的間距控制在2~3 m 范圍內,在吊帶吊臺的作用下將鋼筋籠吊起,隨后移動至指定樁位,經對位等環節后進行安裝。施工平臺鋼筋籠吊裝現場見圖1。
進行樁基水下混凝土澆筑施工時,采用海工C35 水下混凝土;頻繁對坍落度進行檢測,確保其和易性能指標滿足水下灌注要要,同時緩凝時間≤600 min。導管安裝作業前,應做好密封工作,調整導管與孔底的距離,使其達到30 cm 及以上水平,而后在導管上部安裝漏斗,計算好封底混凝土用量。此后便可展開混凝土水下澆筑施工,整個過程必須確保混凝土連續供應導管埋深≥2 m,確保樁基具有足夠的完整性。在對樁身混凝土澆筑的同時,應注意做好泥漿的調配及外運工作,避免泥漿泄漏污染海域。
圖1 施工平臺鋼筋籠吊裝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公路海域橋梁工程中,長大鉆孔樁施工技術的重要性正逐步彰顯,它可以顯著提升公路海域橋梁的整體性能。與傳統方式相比,該技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施工前需要做好現場勘察工作。綜合考慮工程需求,做好選材工作,對機械設備進行全面檢查,對施工人員進行培訓,以保證長大鉆孔樁施工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