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溫燕 本報特約記者 劉皓然 柳直
特朗普斷送了美國的“無間道”?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0日報道,基于對白宮、國會以及情報界多名知情者的采訪,美國2017年曾緊急撤回了駐俄“最高級別間諜”,原因竟然是“美國元首”存在重大泄密隱患、令潛伏在“敵后”的諜報人員隨時面臨被暴露的風險。這名間諜“跑路”后,華盛頓再無替代此人的臥底;總統的“大嘴”或導致美國未來數年對俄諜報工作“大步地后退”。
據報道,“間諜跑路”事件的導火索發生在2017年5月:當時特朗普在白宮會見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及時任俄駐美大使基斯利亞克,對俄方官員詳細披露了以色列為美國提供的重要情報。這種“出賣隊友”的行為威脅到以色列諜報人員的安危,引發美國情報界的高度警覺。事后,美國情報官員開啟了對海外臥底人員安全性的風險評估,中央情報局(CIA)的“間諜撤離”行動應運而生。經一番輾轉,這名神秘的諜報人員被美國成功“召回”。
美國《紐約時報》稱,CIA方面早在數十年前就開始“策反”俄政府中層官員,經過多年的“苦心經營”,一名“變節”官員步步高升、成功“打入”克里姆林宮深處。在2016年俄羅斯被控干涉美國大選的風波期間,這位線報更是得到了CIA的空前重視和高度保護。CNN形容,這名美國間諜在被召回前已經是在俄羅斯的“最高級別線報”,他甚至能提供“普京辦公桌上的文件資料”圖像。而失去這種級別的眼線,美國未來數年的對俄情報工作恐將陷入被動。美國沃克斯新聞網(VOX)推測,美方恐怕至今也未能物色到合格的接替者。CIA前對俄行動部門負責人塞弗慨嘆,招募這樣的高級別間諜“極度困難”,這種機遇可遇而不可求。
VOX稱,情報界對于特朗普的擔憂其實由來已久:自他就任總統以來,一直致力于改善與俄羅斯的關系;不僅如此,他對于“間諜”這個職業本身也不怎么信任。CIA前官員史蒂文·霍爾曾公開批評稱:“我們這位總統和歷任有所不同,他會憑自己的喜好處置涉密情報、敏感信息……或公開在推特上,或展示給我們的對手。美國情報界如今身處一片未知領域。”
不過,CNN的這篇獨家報道遭到了官方否認和媒體同行的一些質疑。美國福克斯新聞網10日報道稱,CIA發布緊急聲明,譴責CNN“報道錯誤”,此文純系“帶有誤導性的推測”。福克斯稱,CNN文章中提及的部分事實和《紐約時報》的版本存在較大出入:根據后者的報道,CIA早在2016年就已經著手進行撤離行動,只不過這名間諜投鼠忌器、不敢輕易行動,這才延誤了行程。而在當時,特朗普還尚未就職。《紐約時報》在報道中援引了前情報官員的意見,稱“特朗普危及駐俄情報人員”的說法根本沒證據;還有官員稱,正是美國媒體對該類事件深入挖掘、長期曝光,才迫使情報機構實施“走為上計”。
俄羅斯方面否認了“美國從俄羅斯成功撤回間諜”一事。據俄羅斯《觀點報》10日報道,對于CNN的這一報道,俄羅斯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國防委員會成員克林采維奇表示,這一報道是“公開的假消息”。他稱,CNN報道的目的可能是想指責特朗普一些愚蠢的行為對美國整個情報網造成了破壞,也可能是想顯示美國在全世界都有自己的眼睛和耳朵,能夠掌握他國無法獲得的秘密信息。但無論是何種目的,報道內容都是虛假的。俄羅斯《生意人報》10日稱,俄羅斯外交部高級消息人士表示,報道中涉及特朗普與俄外長拉夫羅夫會面的內容,完全是CNN的杜撰。
雖然美媒沒有透露這名間諜的名字,但有俄媒稱,所說間諜是俄總統府工作人員斯莫連科夫。他2017年6月與全家一起前往黑山度假,隨后在那里消失。俄總統發言人佩斯科夫10日對此作出回應,稱美國媒體所說的“美國間諜”斯莫連科夫幾年前曾是總統府的工作人員,但已根據內部命令被解雇了,他的職務不屬于高級官員,不可能與總統接觸。佩斯科夫還稱美媒的相關報道是“低俗小說”。
美國坊間廣泛流傳稱斯莫連科夫曾供職于俄羅斯駐美大使館,在2017年偕家人在黑山“神秘失蹤”后目前居住在美國華盛頓。近兩日,他的住所已經暴露,有媒體記者直接上門拜訪。因此,美國白宮方面稱,CNN的報道不僅失實,且“置人性命于不顧”。▲
特朗普競選團隊要自創輿論平臺(相關鏈接)
據美國“政治”新聞網報道,為備戰2020年大選,特朗普競選團隊將專門推出一款社交應用程序(App),讓總統脫離所有“玩不轉”的輿論平臺“自立山頭”。
自當選總統以來,特朗普長期與CNN、《紐約時報》等主流媒體交惡,前不久甚至還與媒體界的“鐵桿盟友”福克斯新聞爆出不和。對于臉書一類的社交媒體,特朗普同樣心懷不滿,認為這類平臺對言論的評判存在“雙標”、有意排擠保守派的觀點。
據報道,這款手機App將實時發布最新競選資訊,鼓勵支持者為特朗普募捐,同時在線招募志愿工作者。該程序將對高貢獻值的活躍人士提供實物獎賞或優惠待遇:譬如,某用戶若能說服多名好友下載、注冊,投身“特朗普陣營”,將可獲得各類集會活動VIP席或與特朗普本人合照。有分析認為,此舉不僅能讓支持者陣營空前集中,同時也有利于吸納選民中的“騎墻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