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錢果果
思念食品如今需要的,是不止步于當前的成果,在當下環境中作出更大膽的嘗試和挑戰。花樣跨界讓思念食品對速凍產業和自身都有了新的認識,在這些試探之下,繼續新的發展,才會有更多的成績。
最近,速凍水餃行業不好過。三全食品近來整體業績增長乏力;“灣仔碼頭”品牌創始人臧健和去世;目前來看,速凍水餃領頭羊里,只有思念食品過得稍微順暢一些。
然而,隨著最近速凍食品產業發展的變換,加上外賣行業開始不斷發力,給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以及生鮮外賣市場的出現,不僅速凍水餃,對整個速凍食品產業整體都有了不小的沖擊,許多人都說速凍食品在外賣鮮食時代不行了。
面對這樣的聲音,作為速凍食品企業的思念食品似乎早就做好了自己的對策,不打無準備之仗。
速凍食品在我國已經了20多年的發展歷程。速凍食品產業如今已形成年產量超1000萬噸的產業規模,并且以每年15%的速度遞增,并且現已形成諸多知名品牌。
但相較發達國家,我國速凍食品起步較晚。雖然根據數據可以看出,近些年我國的速凍食品發展速度較快,但目前我國人均年消費量不足10千克,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國際市場上,餐飲業有60%以上依靠冷凍冷藏食品,而我國不足5%。然而,在經濟發展和“互聯網+”行動的雙重影響下,我國速凍食品行業的發展又迎來新的商機和前所未有的發展時期。
中國烹飪協會發布的《2018年度美食消費報告》顯示,2015年-2018年我國餐飲行業市場規模分別為3.2萬億元、3.58萬億元、3.96萬億元、4.27萬億元,其中在線餐飲外賣規模將超2400億元,在線用戶規模將達3.6億人。餐飲業的快速蓬勃的發展,也推動了速凍行業的發展,為速凍企業帶來新機遇。
雖然未來發展可觀,然而中國速凍食品行業發展依然面臨著一些并不樂觀的問題:諸多經銷商頻繁靠低價格售賣打價格戰、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產品同質化嚴重等。
思念食品面對嚴峻的行業性問題,做了一些新的嘗試。2018年8月,思念與餓了么達成合作。其實,外賣行業與速凍品牌的合作,早些年也有。幾年前,河北一家速凍水餃生產企業通過與經銷商合作,嘗試將速凍水餃煮熟后,利用外賣銷售。曾經也有北京地區的一家速凍食品生產企業,就專為外賣渠道定制產品,研發了外賣專用水餃、肉夾饃等多款產品。這些案例說明了速凍食品企業與和外賣平臺進行合作已經成為了發展趨勢。
其實,思念食品一直在嘗試著改變。
作為速凍食品企業,思念食品早在2004年11月就開出了第一家快餐店“一江兩岸”,并且擴張十分迅速,緊接著第二家、第三家店鋪分別在武漢、南京開張。當時,思念食品打算在3年內開出300家快餐店。可事實證明,思念食品對于當下環境過于樂觀。2009年,“一江兩岸”國內門店全部倒閉。
這次開快餐店雖然有點出師不利,但思念食品并沒有氣餒,而是多管齊下,在其他產業方面尋求新的突破。
2008年,思念食品開始走進肯德基,推出“放心大油條”,以此開啟了肯德基的單品“爆款”時代。不僅如此,在國內的肯德基餐廳吃到的蛋撻也均產自思念食品。這種與快餐行業合作的銷售渠道,和速凍行業多年來依托超市銷售渠道完全不同,思念與餐飲連鎖企業的合作,為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方向。
2012年4月,思念食品旗下專門為冷食餐飲流通市場開拓的獨立公司千味央廚成立。此時,思念食品專供餐飲渠道的產品年銷售額突破億元大關。
2018年12月24日,京東在河南第一次做了企業股權投資給了千味央廚。京東領投,絕味食品跟投,它們共投資1億元給千味央廚。經此次融資,千味央廚整體估值10億元。
2018年8月,思念食品攜手外賣平臺餓了么,推出外賣品牌“思念暖廚”。這次的合作,展示出了思念食品作為速凍食品產業對于外賣的試探之心。
2018年10月19日,京東與思念食品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線上商城、線下業態、冷鏈物流等領域共同推動零售模式的創新。
與外賣平臺的合作,對思念食品來說,與曾經的速凍產品銷售不同,將產品直接端上消費者餐桌,拉近了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與外賣平臺的合作,經過前期大量積累的用戶數據,思念食品還可以進行更加細化的數據分析,從而研究消費者的飲食習慣和偏好,更利于企業發展計劃和戰略的實施。
近年來,外賣餐飲的逐漸盛行,確實對方便食品和速凍食品造成巨大沖擊。思念利用如今的大環境,進行多方面的投資發展,不失為一種大膽的嘗試。
不僅在相關食品領域有諸多嘗試,思念食品在電視綜藝上的投資,也成為非常重要的一環。
思念食品的創始人李偉非常重視品牌建設和廣告效應,學新聞的他深知“大眾化的消費品必須建立全國性的品牌” 這一道理。
1999年-2000年,李偉花了100多萬元制作了一部廣告片,找來因《思念》走紅的毛阿敏,并花費300多萬元在中央電視臺節目中播出。借助歌曲的知名度和毛阿敏的名人效應,思念食品很快躋身全國知名產品之列。
不僅是早期擅于利用名人效應,在這之后,思念食品通過贊助《爸爸去哪兒》《中國達人秀》等高人氣娛樂節目,也獲得了很大的反響。《爸爸去哪兒》讓全國觀眾熟知思念水餃,《中國達人秀》增強了消費者對思念玉湯圓的了解。
娛樂營銷的“走紅”讓思念食品受益頗多,經過多方面挑戰,讓思念食品“調結構、轉方式”的信號十分明顯。
2013年,思念食品全面換標、換包裝;同時一邊加大娛樂營銷力度,一邊極力拓展新品類的市場空間。在速凍行業圍繞傳統產品水餃、湯圓等爭奪市場份額時,思念食品已全面發力,利用自己自身的優勢,并在營銷上的“先聲奪人”,引發了行業對速凍品類新格局的高度關注。
2019年4月,思念食品又開始了新的試水——綜藝節目《思念物語》播出。思念食品在通過《思念物語》傳遞品牌理念的同時,也樹立了思念的品牌形象。同時,此次跨界也向消費者傳遞了思念食品的品牌溫度。
思念食品在拓展傳統營銷模式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新的營銷模式。在節目中,思念旗下的餃子貫穿始終,借助節目內容進一步提升了品牌和產品的知名度,為思念品牌帶來了全新的活力。
這次綜藝節目的制作,也讓思念食品獲得了不少好評,也給速凍行業的轉型帶來了新的方向。
在現在的發展環境之下,思念食品作為本質的速凍食品業,仍然需要跟上現在的發展趨勢,不再局限于單純的零售企業,而是借助互聯網平臺和外賣平臺推出更多的銷售方式,重新塑造產品形象。
開拓思路,深入研究市場,依靠科技,開發出市場所需的個性化產品,才是思念食品作為冷凍食品進一步發展的突破口。
除此之外,思念食品在突破創新國內市場的同時,還注重海外市場。中國的飲食文化,也是能讓人直接生動感受到中國文化的方式。思念食品抓住這一特征,適應新環境,在海外也進行多方嘗試。
思念食品如今需要的,是不止步于當前的成果,而是在當下環境中作出更大的嘗試和挑戰。花樣跨界讓思念食品對速凍產業和自身都有了新的認識,在這些試探之下,繼續新的發展,才會有更多的成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