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90%的做傳統農業的人都在做一件事情:要么切入休閑農業,要么正在考慮休閑農業。似乎又看到前幾年的“電商熱”:不做電商的企業,似乎跟不上時代一樣感覺。這幾年的農業也進入這種“休閑農業熱”的狀態,無論做種植的還是養殖的創業者和經營者都紛紛表示要做休閑觀光農業。

幼兒園老師在勞動實踐基地的小菜園里給孩子們講解甘藍菜的生長過程。
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思考下,目前的農業至少遇到的4個大問題:
1.同質化嚴重
農業同質化已經延續了上千年,這種現狀并不是當代的產物,因此根深蒂固。但隨著農業競爭和外界的競爭,農業的同質化已經到了不可不做出改變的地步了。
因為,同質化導致3個結果:1)無序競爭;2)低價競爭;3)農產品滯銷。
2.消費者需求發生改變
如果你還有“我不直接對接市場或消費者”的思想,我想你的農業一定干不成長久。因為不管是種植業、養殖業,甚至農資行業都存在“用戶需求的改變”,因此我們必須要從后臺走向前臺,直接解決用戶或者消費者、市場的痛點。
3.農業品牌化弱
很多人都說中國農業沒有品牌,的確是這樣的!沒有品牌,就很難有市場識別,也很難在用戶心中有位置。沒有品牌的農產品遇到的問題:沒有溢價、形成不了信任。
4.投入大收益低
有專家說:為什么很多人不去農村創業,因為農業回報慢,效益低。專家的話一點都沒有錯!相比于其他創業或者商業,農業的確是一個投資大、回報慢、收益低的行業。這也導致很多在農業領域的人虧錢或者不賺錢的現象。
另外,農業投資大收益低還進入一個死循環:你不繼續投入,將更是一無所有。
那么到底“為什么農業老板都想嫁接休閑農業呢”,從商業的角度來分析下,原因應該有3點:
1.體驗刺激消費:有體驗的消費,產品更容易賣出去
眾所周知,休閑農業就是體驗農業的一種形式。同時,休閑農業幫助消費者或者用戶了解經營者、農產品生產過程,更甚至消費者還可以參與整個農產品生產過程。
如此帶來的結果:提升信任、提高農產品安全認知。
所以,休閑農業幫助種植業和養殖業解決3個棘手的問題:1)品牌信任問題;2)產品認知問題;3)品牌互動問題。
2.幫助做熟人生意:復購是農業特別需要的商業行為
產品不是買的人多就不會有滯銷,而是復購率高才會有更多的銷量。
李嘉誠非常倡導“熟人生意”,李嘉誠的產品銷售,其中熟人生意可以達到80%以上。我們把李嘉誠的生意方法借用到農業領域,休閑農業可以實現農產品復購。
同一個農場或者農產品基地,只要得到一部分會員或者用戶的認可之后,農場的其他產品也會得到用戶的追捧。比如:農產品基地春季舉辦采摘活動,夏季舉行農家樂,秋季舉辦收割節,冬季舉辦看雪活動,通過一次活動可以實現用戶多次復購或者轉介紹。
3.溢價:休閑農業是農產品溢價的新途徑
剛剛上文提到,農業收益低,根本問題是成本太大,價格太低,從而導致整個收益不理想。
休閑農業幫助農業經營者從品牌、產品、服務、管理等全方位上讓用戶或者消費者了解,從而在用戶心中形成品牌認可度。
可以說,商業就是很奇怪,消費者或用戶認可你,你的產品越貴,越值得購買。所以,休閑農業打破傳統農業的收益低的囧地,幫助經營者的產品競爭帶來無限的可能。
總結一下,休閑農業是農業新型經營主體撕開新品牌、新營銷的工具,幫助農業經營者打開銷售新渠道,同時還幫助農產品溢價。這也是當下家庭農場、合作社等農業老板借助休閑農業的初衷吧。

一對孿生姐妹在河北省灤州市的一家采摘園內展示她們采摘的草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