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君
(河北天創管業有限公司,河北邯鄲 057150)
現在制管業所有的生產都離不開電力,更離不開生產設備,因此在企業的生產管理中,如何利用好設備、提高設備利用率、降低能耗,成了生產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因此,引進一項先進的設備管理理念及方法并推廣應用,就顯得尤為可貴。
TPM 是Tol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的縮寫,即“生產全人員維修”。其定義是:“以建立健全生產系統效率化極限的企業體制為目標。從生產系統的整體出發,構筑能防止所有損耗(災難、故障、不良等)發生的機制。從生產部門開始,擴展到開發、銷售和管理等所有部門。從最高管理者到一線員工的全員參與。依靠自主的小組活動,達到零損耗的目標”。
TPM 來自于全世界最好的工廠管理——日本,TPM 是生產現場的改善活動,日本正是現場管理改善無處不在。TPM 起源于20 世紀50 年代美國的PM,但是日本在20 世紀60 年代引進該管理技術并通過完善改進,在使用過程中充分發揮并發展成了更加完善的TPM 管理。1971 年,日本設備管理協會正式接納了TPM,并在日本企業得到大力推廣。TPM 管理也從最初的設備管理現場推廣到生產各部門,后來推廣到整個企業,形成全員參與的重要工廠全面改善活動。
TPM 是改善企業現場的工具,也是企業實現精益化生產的一個重要管理方法,因此TPM 推廣離不開“5S”,所謂的“5S”就是日文中“SEIRI(整理)、SEITON(整頓)、SEISO(清掃)、SEIKETSU(清潔)、SHITSUKE(素養)”。“5S”降低了設備維護成本、降低了維護難度,提高了大家精益化生產的個人意識,從而為TPM 管理推廣活動奠定了基礎。“5S”具體含義見表1。

表1 “5S”的含義及目的
TPM 是改善生產現場的利器,但行業持久遺留下來的頑固思想與巨大的管理思路轉變落差,給TPM 活動推廣帶來巨大阻力。TPM 推廣需要持久有力的推廣機構,因此TPM 推廣小組需要公司最大的、強有力的支持,小組成員要包括公司的最大領導,并在各生產部門成立TPM 推動小組,組長由部門負責人擔任。組織全員參與的TPM 活動,形成強有力的群眾基礎。
提高全員的素質是TPM 的關鍵,因此教育培訓在活動全過程中也至關重要,是一切活動的基礎。教育培訓中,要針對不同階層的人員實際做到靈活、適時、充分,力求取得實效。教育培訓的主要內容包括:①必要的業務技能培訓、素質教育;②實施理論教育,為TPM 推進打基礎、鋪道路;③根據企業相關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確立典型的正面和反面事例,通過教育激勵先進、鞭策后進;④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經驗體會相傳”的學習模式,根據活動具體主題進行針對性培訓、互補性培訓等。
另外,在活動過程中建立優秀表彰制度也必不可少。這樣既可提高活動的積極性,又能挖掘員工的潛力,增強激勵機制,促進活動持久、有效地開展下去。
自主管理是TPM 管理推廣一個重要環節,是利用PDCA(Plan-Do-Check-Act,計劃、執行、檢查和處理)循環改進方法對工作中的環節持續提高。根據公司實際情況建立自主管理模板,讓大家更快地適應這種管理模式。建立高效節約的評比制度,有利于促進更好、更快推廣TPM 管理,有利于調動大家積極性和熱情。
過去的點巡檢很多都是為了應付檢查,強搬硬湊的設備點檢內容,設備點巡檢目標、方法不明確,導致現場人員落實不徹底或根本無法有效執行。建立方便可行、規則明確的點巡檢制度,既方便了現場實操人員的難度也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點巡檢真實可信度、提高了大家對TPM 活動的參加熱情。
設備維修依靠維修技能縮短故障時間,但不能杜絕設備故障。只有充分利用行之有效的設備點巡檢制度,摸索設備損壞周期規律,通過設備臨時維修與計劃性維修這兩種維修方式,才能徹底杜絕設備故障停機時間,保障生產活動持續進行,進而降低各項生產成本。
生產過程安全是TPM 管理的出發點,通過全員參與、自主管理以及預防為主的理念,杜絕生產過程中的隱患。從新員工入職開始,從每天的生產班會開始各種的安全培訓,讓員工形成自我安全管理意識。安全意識的形成也是TPM 管理推廣的一個重要結果。
推廣TPM 之前,員工進行現場衛生管理完全出于擔心被考核,持被動、消極的態度。推廣TPM 之后,大家逐漸習慣干凈整潔的環境,更加懂得現場環境改變的重要性。無論是從環境改變對工作質量、效率的提升方面,還是從個人自身安全因素的提高方面,意識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在TPM 推廣之前,設備的所有點巡檢、設備保養均由維修人員做,生產人員為了提高生產節拍,擅自野蠻操作設備。在推廣了TPM 之后,生產人員分擔了一部分的設備點檢及保養工作,維修人員有更多的時間進行設備點巡檢和設備保養,有利于對設備進行更加細致的維護。生產人員由于參與到了設備維修及點巡檢工作中,更加了解設備的工作原理,更加珍惜維修人員的勞動成果,也提高了個人操作設備技能,同時降低了人為設備操作故障頻次。
原來的設備現場管理標準幾乎全是文字描述,現場人員由于沒有時間仔細觀看,導致現場張貼的管理文件幾乎形同虛設。TPM 管理推廣之后,現場張貼制度轉變為以圖片加文字描述的展現方式,撤掉重復的張貼制度,簡化并明了的圖像制度,得到了很好的現場執行。
原來員工多數情況下是被動接受公司生產環節管理,有抵觸衛生檢查、逃避質量管控的情況,缺乏集體榮譽感。現在通過TPM 管理活動推廣,認識到生產環境“5S”的重要性,也通過自主管理模式學習,學會了如何更好的參與到工作中來,以公司利益最大化為出發點,改善個人工作環境提高個人生活水平,提高了個人集體榮譽感。
首先,故障停機率為0,轉變了維修工作方式得到更好的結果。以前每天都是工人前面痛苦搶修、后面領導不停責備停機率、設備磨損嚴重。現在加強了設備點巡檢制度,明確了工作方向,設備維修時有生產人員的參與配合縮短了維修時間,通過完善的巡檢機制,通過磨損設備磨損規律,有計劃安排維修工作,減低備件庫存成本,保證了生產連續生產時間。有了充足的維保人力支持,同時也降低了設備老化的速度。
通過推廣TPM 管理活動,大家體會到了全員參與帶來的聚到改變,極大激起廣大員工的參與熱情,一改過去被動工作的情緒,主動投入到改善生產環境、優化工藝流程、產品質量提升等集體活動,減少了管理層與被管理層的沖突矛盾,增添了企業職工的融洽。
TPM 是一種高效的管理模式,通過PDCA 循環的持續改進,降低了生產的成本、提高了設備利用率。本文如實地記錄TPM 管理活動應用實踐推廣經驗,對制管行業或類似企業推廣TPM 管理具有一定借鑒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