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對初中生同時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有利于初中生良好心理素養的養成,而一個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各學科教學過程中所必需的核心素養。但在目前教育現狀中,對這方面的教學力度依舊處于不完善階段,應該加強道德與法治教學在學科間的運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通過將法治與道德教育融于備課中、增強師生間的交流、豐富道德法治教學內容等策略加強學生的道德與法律意識。
關鍵詞:道德培養;法治教學;學科
一、 引言
在傳統的教學中,初中會開設《道德與法治》這門課,以從小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在升入初中后,便以學科教育為主。在如今的社會背景下,社會元素更加豐富,從而學生在學習及生活中也面臨著各種各樣的誘惑,道德信仰及法治教育應該納入教學任務當中去。因而本人對如何將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滲透至各學科的學習進行了相關研究,結合個人所知及相關參考文獻對此進行淺要探討。
二、 學校營造良好的道德法治教育氛圍
學校是學生意識培養的重要場所,在進行道德法治和各學科間的滲透教學之前,學校需為其創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空間,營造一個良好的道德法治的教育氛圍。比如,在午間的廣播可通過一些小故事來培養學生的道德信仰,或是開設一個法治電臺,定時進行法律知識的傳播。此外,學校也可適當舉行一些關于法治的比賽,激發學生學習法律的積極性。畢竟,法律不應該只是律師應該懂的東西。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學校對道德與法治教育的重視態度也決定了學生在學科學習時間上的分配。在學校對學生進行考核時,不應局限于傳統的知識熟練度,應合理分配評分系統,為道德培養及法治教育的萌芽生長提供一個良好的土壤環境。
三、 教師通過側面教導強化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
初中的教學任務相對高中是比較輕的,因而教師在課堂中可從側面對學生進行法治與道德的教學,從而更好地發揮道德法治教學對于各學科教學促進作用。首先,教師可在備課時將道德與法治教學納入課前準備之中,針對文科方面的教學,相對理科來說比較貼近社會生活,能更好地將法治道德內容引入課程教學中,經過潛移默化日漸加強學生的道德與法律素質修養。此外,可在班會時,組織以道德與法治為主題的探討,從而拓展學生的視野,教師可以個人的社會認知出發讓學生進行一個發散性思維,從而更好地理解道德修養與法治教學對于生活的重要性。與此同時,教師可每天留兩個關于道德及法治的課后思考題,以便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心理成長,并且在課后,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能更好地對這方面的知識進行集合分析。
四、 教師以身作則以榜樣帶動學生學習
初中生正處于思維形成的關鍵期,對周圍一切的感知力很強,也容易在成長的過程中尋找參照物。而教師作為除家長及朋友外學生接觸最多的社會角色來說,應該積極發揮榜樣作用。各學科的教師應當堅守自己的道德與法治體現,以身作則引領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修養以及嚴謹的法治思維。但在此過程中要避免以老師的權威壓制學生思維成長。針對初中生的思維特性,此時的學生正值青春叛逆期,相比棍棒教育,糖果教育更有利于其性格發展。因而,在學科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除了通過保持端正行事風格外也要適時對學生進行人文關懷,讓學生切身體會到這個社會對他的關系,從而在日后的行事中,能將這份關懷傳遞給周邊的人。無論處于何種時代之下,沒有人是一座孤島。這是在對孩子進行道德教學時理應傳輸的理念之一,培養學生對周邊事物的觀察力,形成善良的良好品質。
五、 增加師生互動
簡而言之,在初中各科教學中融入法治及道德的教學知識,目的便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將素質教育放在于認知教育同等的認知上。通過增加師生互動,能提高學生對老師的信任度,從而各科老師在進行教學中能減少因了解不足而產生的矛盾從而不利于學生的道德培養。此外,在教學中,可通過課堂互動,增進師生感情的同時將法治與道德融入于課堂教學之中。以語文教學為例,在進行閱讀及寫作教學中,老師不僅要對學生進行課本知識教育,還需要將思想道德及法治相關知識融入語文課堂上,以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使學生的法治意識得到提升,從而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為社會培養出綜合能力強及道德品質高的人才。另外,除了講解知識以外,老師還需要積極地與學生進行交流,讓學生感覺到課堂環境的溫馨,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還能夠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尊重他人、不斷提升自己的高尚素質及道德品質,使道德與法治在各學科之間得到更深入的滲透。
六、 老師要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素養及法治意識
調查顯示,80%的初中生都處于青春叛逆期,如果引導不當就會導致初中生出現犯法現象,這就需要老師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素養和法治意識,以更好更正確地引導學生遵紀守法、敬老愛幼和不斷提升自己的法律意識。這樣不僅能夠在學生面前樹立遵紀守法的好形象,還能夠引導學生自覺遵紀守法,并養成尊老愛幼的高尚品質,同時還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道德與法治相關知,以不斷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及法治意識,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及能力,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七、 結語
總而言之,道德與發展不僅是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主要內容,更在各學科教學中得到了重視,將之滲透于各學科教學,不僅能夠促進各學科教學質量提升,還能夠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及法治意識,從而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對此,作者基于對道德與法治重要性的了解,分析了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學科間滲透策略。
參考文獻:
[1]馬凱娜.核心素養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滲透[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4):165.
[2]汪燕春.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中滲透職業規劃教育的策略[J].江蘇教育,2018(80):42-43.
[3]秦洋.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教學實踐與探索[J].華夏教師,2018(27):41.
作者簡介:
張會建,江蘇省連云港市,灌南縣大圈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