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實現學生的“減負”,幫助學生有更多的課余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實現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我國教育部門加大了教育改革力度,令我國的素質教育水平實現了質的提高。為了能夠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我國教育工作者應該在教學效率與教學水平上“放手干”。對于初中物理教學而言,“學案導學”這一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夠幫助學生養成更具有條理的學習思路,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識。因此,本文將針對“學案導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展開研究,希望能夠為初中物理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學案導學;初中物理;教學模式
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初中物理不但在中考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還影響著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由于初中物理的相關知識點較為抽象、復雜,導致學生的學習難度較大。如果教師無法使用恰當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將知識點“弄清吃透”,長久下來只會讓學生對物理的學習產生抵觸心理,最終令學生成為“物理學困生”。根據當前的實際情況不難發現,很多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未能重視學生對知識點的實際掌握情況,導致教學方案脫離實際,最終反倒未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不利于初中物理教學的積極發展。對此,學案導學這一教學模式受到了大家的關注。這種模式以學生為本、以教師為引導,在充分激發了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基礎上,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不斷進行教學計劃的修改,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從而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為了更好地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學案導學”這一教學模式,本文將在充分分析了學案導學這一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得出“學案導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措施。
一、 學案導學
伴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學案導學這一新興教學模式應運而生。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通過大膽放手以及在課堂上的積極引導,幫助學生按照根據教學目標制定的導學案來進行自主學習。具體來說,學案導學可以分為以下五個部分:即自主學習、創設情境、探究思考、反饋交流以及學以致用。這一模式能夠促進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讓學生在探討、交流中實現知識點的掌握,加深對知識點的印象,最終形成獨立、自主的思維方式。在初中物理的教學中,學案導學模式能夠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通過自己的努力以及與學生之間的鉆研實現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此來拓寬學生的物理知識層面,促進初中學生的綜合發展。值得一提的是,學案導學對于初中物理教師的知識量儲備、自身的教學水平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 “學案導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措施
(一) 重視師生關系的改善,為“學案導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打下基礎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和諧課堂氛圍的保證,對教學效果有很大的影響,但在傳統的初中物理課堂中,師生關系過于呆板,缺少交流,極大地制約了教學發展。因此,為了能夠更好地使用“學案導學”,初中物理教師應該要重視改善師生間的關系,真正與學生融為一體,實現教學模式的優化。在實際的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變傳統觀念,讓學生成為“學案導學”的“主人”,減少課堂對學生物理思維培養的限制,在講解物理基礎知識點的同時,以“學案”為媒介指明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向,保證下階段的探究具有目的性。值得注意的是,在應用“學案導學”模式時,初中物理教師一定要為學生營造一個相對自由的教學環境,這樣既能保證初中學生的課堂學習壓力有所降低,又能讓學生在課堂上做到暢所欲言,分享自身在“學案”中獲取的學習經驗,產生思維碰撞,更加高效地解決物理問題。
(二) 應用“學案導學”,將教師引導作用貫穿整個物理教學活動
1. 課前
在進行課前準備時,初中物理教師應該要結合學校制定的教學目標,對教學內容、教學計劃、班級學生的物理基礎進行充分的了解、分析,這樣才能夠選擇適合的教學模式,制作科學的學案。在完成了備課的環節之后,教師可以將制作、整理好的學案下發給學生。學生在課前準備過程中,將學案與初中物理教材進行有機結合,預習課上需要學習的內容,一些物理重難點問題學生可以實現進行資料的查找工作,為課堂學習打下一定的基礎。不僅如此,學生針對各自的重難點問題,也可以在課前先進行一定的交流、溝通,從而在全班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2. 課堂上
在進行初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對一些問題進行引導、解釋,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根據討論的結果,及時發現學生不能掌握好的知識點和有疑問的地方,及時給學生進行解答。在答疑過程中,初中物理教師應該積極鼓勵學生之間互相進行講解、指導,在學生討論發言結束后對課堂問題進行總結。值得一提的是,學生應該做到主動、及時地向教師進行提問,爭取做到“不留疑問,扎實掌握知識”。除此之外,初中物理教師應在各個教學環節中對學生進行適當表揚,對學生課堂上的發言討論的表現給予及時贊揚。對于學生在面對新問題、新挑戰時的畏難情緒給予鼓勵,使學生能迎難而上去探索問題的答案。
3. 課后
在課后,初中物理教師應該針對本節課出現的一些問題積極進行反思,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掌握情況來調整之后的教學計劃與教學進度。針對初中學生普遍出現的物理問題,教師應該在下節課進行重點講解,以避免學生出現知識點的短板。學生在課后進行復習時,也應該按照學案進行進一步的總結,重新梳理知識點,如果仍然對知識點存有疑問的話,應該立刻找時間向教師或同學尋求幫助。
綜上所述,學案導學這一教學模式能夠減輕初中物理教師的教學壓力,讓學生真正走進初中物理課堂,不斷加深學生對于物理知識點的印象,逐一突破物理重難點問題。教育工作者也不應該忽視的是,在使用學案導學時一定要避免死板、固化,要做到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時刻保證課堂氛圍的輕松、活躍。不僅如此,初中物理教師在制作學案的時候要不斷進行探索、創新、反思,根據學生的課堂反饋來及時進行修改,這樣才能夠提高學案的應用水平,讓學案導學這一教學模式真正促進初中物理教學的發展,成為物理教學有力的輔助手腕。
參考文獻:
[1]張俊.淺析思維導圖在初中物理自主學習能力中的培養[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8(8):48-49.
[2]葉成林.具身認知視野下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策略——以蘇科版8年級物理“力 彈力”課堂教學為例[J].物理教師,2018(6).
作者簡介:
李影,中學一級教師,遼寧省本溪市,本溪市南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