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研學后教”理念的提出,在一定層次上有效整改了中學化學課堂教學,但是在實際運用的過程當中,還存有一定問題。本文主要針對“研學后教”理念下的中學化學課堂教學展開較為深入的分析,并從化學研學案編寫、展示環節和小組合作學習等多個方面提出相對應解決措施,希望能為相關人士提供些許參考。
關鍵詞:研學后教;中學化學;課堂教學
一、 引言
“研學后教”是把哲學實踐論和現代化的教育心理學作為基礎,從而形成的教學理念,并且還是以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和探究學習為主要教學形式,進而促進學生多元化發展。與此同時,教師在給學生講解化學知識點時,應當讓學生自主學習,能在化學課堂中自主研究和自主合作,從而感受到學習化學的快樂,有效提升化學教學質量。
二、 教師“研學案”設計缺少針對性
(一) 問題的提出
研學案設計師屬于“研學后教”理念當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而研學案設計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能夠讓學生和教師,針對所學知識和問題的研究,做到“先學和后教”,從而提出針對性的指導。但是根據當前我國中學化學教學現狀來看,存有以下幾點問題:第一,有部分教師在給學生設計“研學案”的時候,只是運用陳述的形式給學生講解知識點,缺乏思考方面的因素。如:水是由什么元素組成的,又或者水究竟是屬于什么物質等問題。對于這一類問題而言,開放度不是很大,所以提出的問題很難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從而致使學生不愿回答、不愿思考。第二,教師只是把“研學案”作為試卷的形式鍛煉學生個人能力,讓學生做大量的練習題,開展題海戰術。
(二) 答題的策略
設計“研學案”本不是屬于課堂流程當中的主要內容,但是“研學案”卻是教師開展教學的基礎之一,同時更是學生進行學習化學知識內容的主要線索。當前“研學案”設計方向都是以知識問題化的形式進行展現,教師應當合理運用“問題串”的形式,完全貫穿學生的“認知線路圖”,同時,還需要在設計的過程當中注重淺入、根本以及開放三種屬性。首先,“淺入”是指教師所設計的問題需要以學生已學知識點為基礎,再根據學生所學習到的知識點,進行設計“研學案”,確保每名學生都能完全接受教師給學生設計的“研學案”,樹立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信心。其次,“根本”還包含兩個方面內容,分別是問題設計需要和所學知識點相融合,針對性地開展設計問題,落實教學目標。第二點就是問題的設計要有助于學生解決問題,而且對于中學化學教學而言,還可以通過對物質的宏觀表征、微觀表征以及符號表征之間的聯系,進行開展教學。最后一點的“開放”,是指教師給學生設計出來的化學問題,能夠通過引導的形式促使學生向著化學學習方向發展,從而針對結論的可能性、概念等進行更為深入的分析。
三、 重視展示結果 忽視整體過程
注重展示結果的主要目的,就是因為“研學”是屬于學生通過自己學習和探索從而獲取到意義的過程,同時,還需要教師能夠了解每名學生學得如何、掌握得如何等,促使學生能在中學化學中進行展示自我。例如:在“酸和堿性質”研究當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行組建成為六個小組,而每一個小組當中的成員,都要合理運用實驗桌上教師給學生準備的實驗儀器和藥品,探究稀鹽酸和稀硫酸的化學性質。當學生自己進行實驗后,就會得出:稀鹽酸和金屬能夠發生較明顯的反應,但是和其他物質就不能夠。由此可看出,在當前“研學后教”的理念教學中,展示環節不僅充分體現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更是讓學生能夠面向全體成員講解自己研究的想法和過程,以此來展現“學”的主要特征。同時,中學化學教師還可以在學生展示自己研究想法時,針對學生提出的想法進行提問,以此來鍛煉學生的反應能力,促使學生能從探究方法、探究過程以及探究疑惑等多個方面匯報總結,讓全體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其中,真正使“展示”成為生命學習的展現和演示。
四、 合作學習 促使師生關系
在學習化學知識內容時,可以通過合作學習的形式,拉近學生和學生、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以此來把學生被動的學習現狀整改成為主動學習,充分挖掘每名學生的學習潛能,加大學生和學生之間思維的碰撞。雖然開展合作學習模式,能夠調動整體學生的積極性,但還會在實際教學中存有不少問題。如:小組當中只能夠聽見組長進行表達自己的意見,其他組員只是當組長的聽眾,沒有群體意見;還有的小組群龍無首,七嘴八舌地就進行討論。所以,針對上述現象,就需要教師能夠在“研學案”的引導下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教師可以讓小組的組長和組員進行一對一的討論,而且學生還可以在小組討論學習中,把自己自主學習中遇到的難點提出來,再由小組其他成員針對該難點問題進行探討,從而解決問題。這樣一來,不僅有效解決了小組合作學習存有的問題,更是明確了每名學生的學習任務和工作,從而全方位提升學習質量。
五、 結語
綜上所述,現如今一些教師在教學當中高度重視最終教學結果,卻忽視了學生在實踐過程當中的方法、過程以及體驗等。所以,這就需要中學化學教師能夠運用自己敏銳的課程意識,探索出“研學后教”的教學方法,并加以實施。
參考文獻:
[1]高美紅.“研學后教”理念下課堂教學設計與實施的評價研究——以廣州市番禺區為例[J].科教文匯,2015(16):99-100.
[2]葛美峰.研究生活化教學理念 優化高中化學課堂[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7(16):35.
[3]覃紅艷,麥煥賢.基于“研學后教”理念下的“四步式”課堂研學模式[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5(5):15-17.
作者簡介:
田強,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新添堡回族鄉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