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茜
摘 要:西方油畫藝術影響著東方繪畫的同時,中國傳統繪畫的意境與構圖對莫奈、畢加索為代表的印象主義和立體主義繪畫都有影響,日本浮世繪則對莫奈、梵高、巴爾蒂斯等印象與具象繪畫產生了影響。
關鍵詞:油畫;東方;藝術
就全球文化走向來看,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繪畫藝術的審美不斷提高,東西方藝術文化的交流也日漸頻繁,繪畫形式的相互借鑒交融帶給我們不一樣的視覺體驗。文章探究了中國、日本繪畫藝術在西方油畫中的展現,了解西方繪畫創作中表現出的東方元素,以個別畫家的作品分析東西方文化的交融。
1 中國傳統繪畫
謝赫提出繪畫“六法”,第一便是氣韻生動。中國繪畫向來以傳神、意象為主。
1.1 意境
中國傳統繪畫重視創作,創作之中尤重構思,講究意在筆先,注重藝術形象的主客觀相統一。莫奈所繪作品中《日出印象》和《睡蓮》等都能夠展現不同的意境之美,可以看出他在用感受去體會、去繪畫。色調與筆法和中國寫意畫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中國傳統繪畫與西方繪畫相同,以點、線、面描繪對象。不同的是,中國傳統繪畫以筆墨技巧作為描繪和傳達情意的手段,強調書畫同源,認為繪畫的水平與畫家本人的人品及素養有很大關系,即所謂的畫品如人品。莫奈的《睡蓮》將中國筆法表現得淋漓盡致,像極了中國的書法,即在具體作品中體現了中國繪畫中詩、書、畫的有機結合,形與意相結合,深刻體現出“妙在似與不似之間”。
1.2 構圖
“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和“不似之似”,主體物形象塑造以能傳達出物象神態和畫家主觀情感為首要,因而可以舍棄與物象本質特征關聯不大的部分,去對那些體現出神情部分的東西,采取夸張變形的手法加以描繪。
中國繪畫在構圖上,不講求立足于某個固定的時空,而是以靈活方式打破空間限制,把處于不同時空的物象,依照主體的主觀感受進行藝術創作。在這方面,西方大師畢加索處理得特別好。在透視上,他采用多點或散點透視,以上下左右、前后移動的方式經營構圖,觀物取景,使其作品具有極大的自由和靈活性。
2 日本繪畫
2.1 浮世繪
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與宗教、人文主義等時代觀念密切相關,直到18世紀末葉的藝術動亂中才有了改變,傳統的比喻內容、宗教題材不再得到人們大的關注。19世紀后,藝術家的傳統觀念發生了質的變化,拋棄了傳統主題,轉而把目光投入到現實生活及近代文學中去。隨著東方文化,尤其是浮世繪文化的傳播和影響,西方畫家在畫面上出現了許多具有東方寫意特征的作品。印象畫派是其中的代表,在這種氛圍的熏陶下,印象畫派在對繪畫表現上有了重新的審視。
浮世繪是日本風俗畫,主要描述人們的日常生活、風景等,這個畫派一開始是帶有裝飾意味的。在繪畫的內容上,浮世繪有濃郁的本土氣息,內容有四季風景、各地名勝,它多是為華貴建筑所作的壁畫,用來裝飾室內的屏風。浮世繪尤其擅長表現女性美,有高超的寫實技巧,因此浮世繪同時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浮世繪的構圖方式表現出畫面透視及遠近關系,線條和無陰影的平涂也能帶來立體效果與體積感。同時,它鮮明的色彩加強了裝飾性效果,使它的繪畫形式更多地被大眾所接受。浮世繪影響了歐洲不少畫派和畫家,包括印象與后印象主義,莫奈、梵高以及介于古典與現實之間的巴爾蒂斯,也都深受它的影響。
2.2 浮世繪對歐洲畫家的影響
莫奈,身為印象派畫家之一,他的畫具有很高的藝術地位。他是眾多印象派繪畫家中最先接觸浮世繪的畫家,當時日本正處于對外開放的時代,在這個時代,日本大量向外界展示自己的文化藝術。莫奈無意間發現浮世繪商品之后,對它的色彩和線條極其感興趣,不斷地探索研究浮世繪繪畫風格。
梵高是受浮世繪影響比較大的后印象主義大師。浮世繪作品中鮮亮的顏色給他極其深刻的印象和新的觸動,他通過臨摹和研究浮世繪藝術,一改過去的陰郁畫風,畫面開始變得明亮起來。《唐吉老爹》這幅畫作,整個畫面的構圖安排和表現手法都和浮世繪一樣有著較強的表達技巧,畫面背景是若干浮世繪圖畫,梵高把蒙馬特山變成了日本富士山,將畫商變成了和藹的老人,這位老人身處大自然與色彩中。
巴爾蒂斯是介于古典與現實之間的繪畫大師,他的畫裝飾性效果極強。他也曾對浮世繪癡迷,他非常喜愛浮世繪的色彩與技法,并將浮世繪的元素也融入到了他之后的作品中。他的繪畫利用統一的視覺效果以及繪畫色彩之間的微妙變化,營造出一種獨特的藝術氛圍。
3 結語
上文所舉西方繪畫大師無一不受到東方繪畫精神和意趣的影響。也正是這種恰到好處的借鑒、融合,成就了一件件優秀的藝術作品和鮮明的藝術流派。在全球化的今天,如何處理好文化的碰撞與交融也是每一個藝術家應正視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宋煬.妙在似與不似之間[N].學習時報,2011-03-14.
[2]李俊,張耀.莫奈繪畫創作中的東方藝術表現[J].大眾文藝,2018(22):79-80.
[3]孫秀龍.浮世繪對梵高繪畫藝術的影響[D].錦州:渤海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