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珍
摘 要:海上絲綢之路在我國的發展始于商周時期,發展于春秋戰國,形成于秦漢時期,興盛于唐宋,衰敗于明清時期。徐聞就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中重要的歷史發源地,在今天的歷史絲綢之路建設中仍有重要的意義。文章首先對徐聞與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與興盛進行簡要概述;其次,對徐聞在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中的歷史地位綜合分析;最后,針對21世紀的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深入探究徐聞地區的戰略意義。
關鍵詞:海上絲綢之路;徐聞;歷史淵源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海外國家進行貿易與文化交流的渠道。在我國海上絲綢之路開辟中主要有兩條航線,分別是南海絲綢之路與東方海上絲綢之路。在“一帶一路”的倡議之下,習近平主席提出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為了促進21世紀的絲綢之路創新發展,必須要加強對海上絲綢之路歷史發展的探究與分析。徐聞自古以來就是南海絲綢之路的重要起始點,探究其歷史淵源才能進一步擴展對絲綢之路創新發展的戰略意義。
1 徐聞與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與興盛
1.1 先秦徐聞海上絲綢之路
我國的海上貿易雛形發展很早,在《戰國策》中有記載當時的番禺地區(今廣州)已經有眾多的“外貿寶貨”,可見初期的海上貿易起始時間在古代中國是非常早的。徐聞在先秦時期是沒有地理名稱的,但有史料記載,在先秦時期徐聞已經開始進行外貿交易。據《史記》記載,漢初時期,廣州地區的主要商品已經有“珠、玳瑁、果等”部分不屬于南海地區的食物與商品,并且當時的南海地區經濟異常發達。由此,史學家推斷早在先秦時期徐聞、合浦等地就已經成為重要的外貿港口[1]。
1.2 漢代徐聞海上絲綢之路
徐聞地區是漢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徐聞是通往海南島的必經之地,在漢代海上貿易中占有重要位置,這里的先民與海外交流較為頻繁,海上貿易發展具有天然優勢。徐聞作為漢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發源地,最早的史料記錄可以追溯到《漢書·地理志》中的記載:“自日南障塞、徐聞、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邑盧沒國……有夫甘都盧國……有黃支國……有已程不國。”這一段記錄證實了徐聞最早可考證的貿易起始發源。這一條海上貿易記錄起始點與終點都很明確,往返一次大約需要的時間為兩年。南海絲綢之路是我國最早的海上貿易通道,為華夏數千年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不僅為國家帶來新的文化,也使中國的傳統文化流傳到世界各地。漢代的絲綢之路開創了國際貿易的先河,徐聞成為這一段海上絲綢之路的起始地、發源地,對于沿岸其他港口的發展有重要影響。
1.3 漢代之后徐聞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
徐聞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昌盛是從西漢時期開始,逐漸達到頂峰。東漢后期,政治開始進入動蕩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經濟衰退,影響了當時的對外貿易狀態與對外貿易政策。到了三國時期,交(即越南)一度反叛,攻打合浦等地,使徐聞、合浦至東南亞各國的航路受到阻礙,對徐聞中轉港的貿易產生巨大影響。
到晉代之后,番禺港開始取代徐聞港,并成為我國最大的對外貿易港口。隨著航海技術的進步、船舶噸位的增加、抗風能力的加強,不必急于舍舟就陸,以至番禺逐步取代徐聞、合浦,成為諸國的主要港口[2]。
自唐以后,徐聞港的遠洋船大量縮減,徐聞古港討網港(即三墩港)逐漸被泥沙淤積,港口的昔日風光已經不在,徐聞港逐步衰落。
2 徐聞在海上絲綢之路發展中的歷史地位
2.1 徐聞對瓊粵兩地的連接作用
在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過程中,瓊粵兩地是最主要的合作地區,而徐聞位于中國大陸最南端、廣東省的西南部,東、西、南三面環海,是與海南省連接的最近地區,徐聞與海口市的直線距離僅為14千米。南海絲綢之路的航線發展主要是從廣州、徐聞以及合浦三個不同的口岸出發,途徑南海這一條唯一的海上航線通向世界各地,同時也是海外國家穿梭于紅海和地中海與中國展開貿易活動的重要渠道。據《厄立特里亞海航海記》記載,唐朝我國的海上絲綢航線自徐聞港出發,途經東南亞以及阿拉伯地區,最終直抵非洲完成航海貿易任務;而到了明朝,鄭和下西洋,歷經了紅海、非洲以及波斯灣等地,形成了最著名的南海絲綢之路,為中國古代的經濟文化帶來重要的發展。
2.2 現代歷史考古工作的重大發現
徐聞地區的重要歷史地位不僅可以從史實資料中得到印證,也可從20世紀后半葉的歷史考古活動中得到證明。徐聞地區進行的考古工作發現了數量眾多的文物,其中包括陶器、銅器、鐵器以及瑪瑙、珠飾等歷史文物,這將成為徐聞地區最有力的歷史證明。古代中國的航海貿易活動伴隨著巨大的風險,當時的技術較為落后,有很多的船只和商品沉入海底。在20世紀末期的南海考察活動中,發現了大量青花瓷制品,后經過考察與證實,這艘船是從徐聞港出發,途經東南亞,駛向爪哇國。海上絲綢之路全長超過14000千米,參與貿易的國家有30多個,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之中,徐聞港在海上絲綢之路中發揮著特殊的歷史意義[3]。
3 徐聞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發展中的戰略意義
3.1 徐聞海上絲綢文化的千年傳承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與建設勢必要發展徐聞古港的建設,徐聞將再次成為我國海上絲綢之路的起始地。徐聞地區港口豐富,地理優勢獨特,風能等清潔能源發展好,為現代化的工業基地建設提供基礎條件,力求在湛江地區打造出獨特的海港文化。徐聞作為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起始點,最早可以追溯至公元前100年左右,與陸上絲綢之路的起始時間大致相同,比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認定的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早1000年以上。
3.2 推進綠色海上絲綢之路的產業發展
在21世紀的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中,徐聞地區不僅具有良好的港口優勢與地理優勢,同時也是我國南珠產業的重要發源地,其地理環境與水源環境適合南珠的養殖,為我國的南珠產業發展與貿易出口提供了巨大的綠色發展條件。只有對徐聞地區的現代化發展進行創新研究,才能不斷地提升我國海上絲綢之路現代化建設步伐。徐聞地區的風能清潔資源相當豐富,具有標準化、規模化、高效化的優勢,對地區綠色發展起到促進作用。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淵源是徐聞的傳承價值,地理條件與資源優勢將會為徐聞的創新發展帶來巨大推動力。在生態強國的戰略目標發展下,對于徐聞地區歷史淵源的探究具有重要意義。
3.3 推進徐聞港的文化產業發展
徐聞先后被評為國家先進單位,被賦予林業生態縣稱號,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發源地,對于文化產業的建立有著重要的天然優勢。在進行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淵源挖掘之中,為了文化健康有序地傳承,應當更加注重徐聞的文化開發。在人教版的歷史課本中,徐聞首次被標注為漢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對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海上絲綢之路不僅是徐聞的,同時也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深入挖掘和弘揚其文化價值,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將會促進徐聞乃至湛江的知名度與文化影響力,推動該地區經濟、文化、商貿以及旅游等產業的進步。徐聞對于世界文化遺產的申報已經被列入到發展歷程之中,保護其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化傳承,將對我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起到現實推動作用[4]。
4 結語
綜上所述,徐聞屬于我國廣東省湛江市轄縣,三面環海,與南海緊密相連,是我國重要的港口城市,是整個雷州半島的重要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創新發展離不開對徐聞地區的建設,徐聞港的開放品格與改革靈氣自古就存在,為了更好地發揮其地理與文化優勢,需對其進行歷史淵源的探究。只有這樣,才能推動我國海上絲綢之路的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朱玉玲,詹衍玲,孫學政.海上絲綢之路廣東特色檔案建設[J].蘭臺世界,2017(4):26-31.
[2]石瑩怡.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背景下湛江城市規劃趨勢及對策[J].建設科技,2016(15):68-69.
[3]申友良,申東寧.西漢時期徐聞古港的對外貿易[J].南方論刊,2015(9):51-54+58.
[4]孫省利,李星.徐聞南珠產業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的戰略地位[J].新經濟,2014(31):6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