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雨
摘 要:大理文物是我國的重要出土文物之一,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從對大理文物的研究中,我們能夠對南詔社會風俗有一個清晰的了解,即農業文明是南詔社會的主流,文化水平藝術較高,儒家倫理占主流價值觀的地位。從南詔社會風俗中我們能夠看出,其受唐代社會的影響非常大。南詔在當時雖然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但是社會形態和文化形態方面與唐朝沒有太大的區別。大理地區少數民族已經成為了中華民族的一員。
關鍵詞:大理文化;南詔;社會風俗;農耕文明;儒家倫理
文物的大量出土,使其成為了相關研究的一種新文獻資料。文物能更真實地反映一個時代某一方面的實際情況,甚至往往有時候會推翻學術界的已有觀點。筆者認為利用文物進行的學術研究應該更多地應用在社會史研究方面,尤其是應用在少數民族的社會史研究上。因為文物往往與一個時期的社會風俗緊密聯系在一起,同時少數民族社會史方面的其他可研究文獻資料又相對較少。因此,筆者認為通過對大理文物的研究可對南詔社會風俗進行深入探究。
1 大理文物的文化內涵
大理文物文化內涵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反映了中國古代大理地區手工業的發展水平;另一方面又生動形象地反映了大理地區的社會風俗,尤其對南詔時期社會風俗的反映最為深刻[1]。因此,大理文物是研究南詔社會文化史的重要文獻資料,值得相關研究者重視。
2 從大理文物看南詔社會風俗
2.1 從大理文物看南詔農耕文明
從一些南詔時期的大理文物上我們能發現,人們在田間勞作、豐收是南詔時期一種常見情景,包括耕牛使用的一系列農具都能夠在一些文物上看到。這說明南詔時期的農業水平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通過這些文物,我們能夠看出農業經濟在南詔時期已經成為了主要的經濟發展形式,農耕文明成為了南詔的社會主要文明。
2.2 從大理文物看南詔文化藝術
從大理文物中,還能夠發現許多的文學作品,尤其是詩歌大量出現。此外還能找到當時人們載歌載舞的生活情境。這說明南詔的文化藝術水平較高,文化已經發展到相當發達的階段。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高低往往取決于有沒有文化形式的出現,尤其是文學、音樂等藝術形式,這一點恰恰能夠在南詔社會上很好地反映出來[2]。南詔的文化藝術自然也是受到了當時唐朝的影響,也可說這是唐朝文化繁榮輻射的作用。
2.3 從大理文物看南詔儒家倫理
南詔社會的主流價值是以儒家倫理為主,長幼尊卑、君君臣臣的倫理綱常支配著當時的社會。這樣的事實在其他文獻資料能夠看出,但在一些大理文物中更能得到證實。從一些大理文物中,我們能夠明顯地發現社會等級性現象的存在,以及文物中出現的一些儒家的禮儀場景,都是儒家倫理在社會上起主流作用的堅實證據。
3 從南詔社會風俗再思考
從南詔社會風俗中我們還能看到一些更深層次的東西,即南詔當時是一個獨立的國家,與唐朝之間僅僅是一種朝貢關系。但南詔不但與唐朝有著密切的聯系,而且在文化形態、社會形態上與唐朝的中原文明非常相近。這說明南詔雖然是一個少數民族政權,但是已經逐漸融入到中華民族之中。南詔社會風俗也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一個民族或一個國家的形成更多依靠的是文化上的凝聚力。
參考文獻
[1]賈璞.從考古文物看大理國時期經濟發展狀況[J].中國民族博覽,2017(5):228-229.
[2]趙向軍.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館民族文物界定、分類、定級現狀調研報告[C]//民族文化宮博物館.中國民族文博(第二輯).沈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