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俊濤
摘 要:確定合理的課堂教學目標、確立核心的課堂教學重難點、選擇科學的課堂教學方法、精選優化的課堂練習、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等都是提高中學生物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教師只有科學合理地把握并應用好這些措施,才會實現生物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整體優化與提高。
關鍵詞:提高;生物學;課堂教學
在新課改及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之下,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學生自我素養以及學習技能,是當前我們每一個教師必須深入思考的問題。因為只有有效的課堂教學,才能確保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談談如何提高中學生物學課堂教學效率。
一、確定合理的課堂教學目標
新課程改革重視學生的自主探究,所以我們的教學目標是緊緊圍繞學生自我素養的提升和技能的鍛煉展開,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中學的生物學旨在培養學生的生物素養和實驗技能,意在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各種生物的形態結構、生理特征、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與人類的關系等。因此,生物課堂教學目標的確立,要更多地注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發展需要,力求從知識、能力、價值觀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優化設計,體現主體性、開放性、激勵性和多樣性等原則。
二、確立核心的課堂教學重難點
一般來說,教學過程實際上就是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的一個過程。因此,確立核心的課堂教學重難點便成為教學設計的一個關鍵環節。中學生物學的教材內容很簡單,對每一種生物的介紹僅僅限于表層,并沒有進行深入的探究,但它的涉及面卻十分廣泛,幾乎包括了生物圈中各種主要的生物類群,并且分別從它們的形態、結構、生理作用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闡述。知識內容的龐雜、抽象、深奧,使得學生難以接受和理解,加之,中學生物學中又出現了很多理論性和專業性很強的概念、機理等,如:生態平衡、血液循環、物質循環、基因、相對性狀等,這更使得學生在知識的認知上產生了極大的困難。基于這些,生物學教師必須深入鉆研教材,合理挖掘整合,明確每節課的知識內容在整個章節、單元乃至整冊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掌握每一個知識點本身的理解難度,理清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連帶關系,將每一節課中較為抽象、深奧、學生難以理解或很陌生的知識確立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但重難點的設置不易太多,一定要根據課堂的有效時間、學生的認知水平、教師的教學進程等諸多因素,針對核心問題,酌量設定,一般設置兩三個重難點為最佳。如:《動物的運動》這一節,內容看似簡單,只有一些簡短的理論知識和圖片資料,實則不然,這一節中涉及了動物運動系統的組成、各組成部分的結構特點和功能、骨骼、關節、肌肉三者的協調配合關系、動物運動的生理基礎及其意義等相關的知識內容,如果單從教材內容的呈現和處理上來確立本節課的重難點,充其量也就只有動物運動系統的組成以及骨骼、關節、肌肉三者的協調配合關系這兩部分,一個課時足以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但如果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層的挖掘和整合之后,我們會發現,還有一些知識是學生必須理解和掌握的內容,如:運動系統各組成部分的結構特點及功能、動物運動的生理基礎等,學生只有掌握了這些知識,才能真正認識動物的運動。因此,這些也是本節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而要完成這些教學內容,則至少需要兩個課時。在確立核心的課堂教學重難點的同時,還應認真考慮,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采取哪些方法去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這才是提高生物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根本保證。
三、選擇高效的課堂教學方法
教學是師生的雙方互動。課堂教學的關鍵是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過程中,知識的講授誠然不可少,但方法更是學習的靈魂!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漲,就會“學進去”,進而達到教學的最佳效果。在中學生物學的教學中,我們會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興趣來靈活選擇。如:《觀察動物細胞》這一節,我們先提問引導學生,“1.植物細胞有哪些基本的結構?2.各種結構各有什么功能?3.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有什么異同?”讓學生思考并結合書本知識回答,當然,問題3學生肯定不知道,于是,教者就可以順勢引出新課題。如此一來,學生既復習了舊知,又對新知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欲,后續教學更會事半功倍。又如:《環境對生物的影響》這一節,我們可以以學生很熟悉的一句詩“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學生此時會馬上將這句詩與生物學的知識聯系起來,他們會絞盡腦汁地想,為什么同是四月,在兩種不同的環境中,看到的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象?這時,教者可以很肯定地告訴學生,這是由于溫度這一非生物因素的差異造成的。當然,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還有很多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很強的教學方法,教者都可以靈活地選擇和應用。
四、設計精巧的課堂練習題
課堂練習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生物學課堂教學中,為了能實現課堂練習的有效性和高效性,練習一定要有組織性和計劃性。因此,生物課堂應該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精心設計練習題。而教師一般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堂練習要具有層次性
教師要根據本班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來進行課堂練習,讓不同的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有不同的發展傾向,課堂練習的要求要適應不同層次的學生,讓學習知識差的學生感覺自己原來已經學到了不少知識,而要讓優秀生感覺雖然不難,但有挑戰性。所以練習要有基礎題,也要有發展題,還要有提高題,設計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二)課堂練習要注重開放性
課堂練習除了必要的基礎練習,還可以經常性地開展拓展性習題練習。答案開放性、解題方法不統一的練習,可以使學生更具有挑戰欲望,有利于激發學生思維,促進學生更全面地思考,能從不同的角度取得不同的結題思路。通過這樣的練習,學生的思維就會越來越靈活,應變能力也會越來越強。
(三)課堂練習要具有實用性
我們所學的知識,是為了更好地應用到生活中。所以設計練習題時,要結合我們熟悉的現實生活知識。這樣既可體現知識的應用價值,又能讓學生感悟到處處都有知識,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只有這樣的課堂練習,才能真正地讓學生體會到科學和生活的聯系,讓學生更加形象具體地了解生物學知識,熱愛生命科學。
(四)課堂練習要具有時效性
掌握一種知識,需要大量的練習才能真正地了解。所以課堂練習時間需要安排充足,一堂課必須要有一定量的練習,才能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更深層次的理解,才能讓學生掌握住知識重點,理解難點。而隨著更加深入的強化練習,課堂教學質量也隨之提高。同時教師應該及時評價學生的答題結果,這樣不僅讓學生在肯定和指導之后記憶更深刻,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學習的勁頭更足。
五、選擇科學的課堂評價體系
選擇科學合理的課堂評價體系是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保證。因此,課堂評價一定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堂評價要及時有效
教師的評價要及時有效。提前評價,會讓學生沒有了回答的興趣和想法,也會讓學生覺得沒有價值意義。而滯后的評價則會讓學生感覺不到尊重和重視,使得學生沒有再次回答的欲望。因此,在生物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發言應及時有效,該及時夸獎時就毫不猶豫地夸獎,不宜立即評判時就不能過早定論。因為只有及時、有效、確切的評價,才能讓學生覺得老師隨時關注著我們,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二)課堂評價要真摯誠懇
教師的評價,無論是肯定還是否定,都要真摯誠懇,不要夸大也無須小事化了。學生還是幼小的樹苗,需要教師正確的引導。所以我們要與學生真摯誠懇地交流與表達。學生需要被肯定也需要我們誠懇地指出他們的錯誤,幫助他們認識解決問題。教師尤其要忌諱諷刺挖苦學生,它帶給學生的往往是一種長期并沉重的心理傷害。真摯誠懇的交流,熱情親和的信任,會讓學生以你為榜樣,認同你的指示,積極配合你的教學。所以,誠懇的態度,會讓學生更積極有效地學習,因為他們自己知道如何去學了。
(三)課堂評價要有辯證性
辯證,即在對學生的評價中既要有表揚,又要有批評。學生做某件事,有時往往是好心辦了壞事或者是用錯了方法。面對這樣的學生,我們首先對他的初衷給予表揚,但是就他的問題也要提出批評。我們不能往往覺得學生是好心,就只給表揚,放棄批評。因為挫折教育甚至是失敗的教育是培養學生完整個性心理品質所不可缺少的手段。表揚和批評都是為了引導學生全面發展,促進學生學習熱情,健全他們心理品格。但是,評價一定要尊重學生,對學生的批評絕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要以正面效應為指導原則。我們在批評中警示學生,讓學生提高認識,強化自律行為,促進課堂教學的高效。
六、建立良好的課堂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課堂教學中基礎,其實整個教學過程中就是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學習等,良好的師生關系在教學活動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的前提,是課堂教學順利開展的良好保證。因此,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課堂氣氛的活躍性,讓學生想學、愿意學,進而影響整個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李明.高效課堂細節處的10種教學智慧[M].廣州:花城出版社,2014-08.
[2]詹守偉.提高當堂練習實效性[J].課外閱讀(中下),2012(2):166.
[3]廖文禎.精心設計課堂練習,構建高效數學課堂[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2(7):30.
[4]張生秀.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如何進行課堂教學評價[J].新校園旬刊,2014(8):206.
[5]張全有.提高生物課堂效率之我見[J].青海教育,2007(7):88-89.
[6]王道俊,王漢瀾.教育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