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小平 王方平
摘 要:水墨畫是由墨汁和水調配在宣紙等媒介上表現的繪畫,是東方世界特有的一種藝術。最初的水墨畫,僅有水與墨,相傳始于我國唐代,成于五代,盛于宋元,明朝及近代以來續有發展。近代的水墨畫融合了西方繪畫的觀念并傳到東南亞地區,畫面色彩繽紛,有時也稱為彩墨畫。其影響之深遠,可堪比中國漢字!為深入貫徹“一帶一路”的倡議構想,請傳統文化“走進來”,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讓孩子從小接觸水墨,對他們了解我國的優秀文化遺產,以后發揚中華文化的內涵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水墨精神;少兒;西部;一帶一路
甘肅西部(河西走廊地區)擁有深厚的歷史沉淀。如今“一帶一路”倡議重新煥發了這片神奇熱土的勃勃生機。敦煌莫高窟及榆林窟壁畫更是中國水墨巖彩畫最為輝煌的代表作品。期間更是中國本土儒、道學說與西方佛教文化融合的集大成之地。有著挖掘不完的故事和傳說,更有參考不完的文化藝術價值。
蔣采蘋先生曾說:“當下的愛國主義教育應該是對祖國優良文化的熱愛與繼承?!弊鳛橐粋€美術教育工作者,我們有義務把祖先的文化精髓傳播給下一代;正確引導他們對傳統藝術進行繼承和創新,為我國民族文化的發揚光大、中華民族的繁榮復興發揮重要的作用。
一、 研究的目標、內容和擬創新點
當下美術教育的目標,并不是把人人都打造成藝術家,而是提高美術素養和廣泛的美育教育,培養學生的審美品位和藝術感染力。如何在少兒水墨教學活動中繼承傳統的同時又對傳統進行改革與創新,豐富水墨畫的表現形式和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作欲望及對家鄉山川歷史的熱愛,能更好地讓學生快樂地學好中國水墨畫,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正是此課題研究的目標。
以往的美術教育,多注重于技法的訓練,而忽視學生創造力的探索和挖掘。長期以來,以蘇聯契斯嘉柯夫素描教學法為我國美術教育的評價標準。而事實是枯燥的素描訓練會極大地影響大多數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作欲望,孩子過早地接觸素描甚至會抹殺兒童對畫畫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悉知我國古代繪畫史上的歷代先賢和大師們沒有一個學過素描,卻并不影響他們在人類歷史上的成就。由于小學生發育的特殊階段,更是需要身心合一的協調發展。這種將游戲體驗融入學習中的方式,既能鍛煉學生的腦也能鍛煉學生的手。孩子們學習國畫一段時間后,中國畫的構圖結構、筆墨情趣、色彩搭配,以及豐富多樣的創作內容能讓孩子的藝術涵養和空間思維能力得到迅速的提升。這種能力,正與素質教育的要求相符合。如何將少兒的興趣與傳統文化,地域文化有機地結合是此課題的創新點。
二、 研究方法和實施步驟
研究方法:
(一) 習讀道家經典,變成兒歌助記憶促興趣
“畫即是道,是中國畫特有的本質,也是中華文化形式美的內在依據?!庇捎谛『⒆拥奶煨?,往往能寥寥數筆就能體現出非凡的意境,這種天性的把握無意間吻合了道家“師法自然,大道至簡”的思想。但在學習中兒童總容易忘記學過的知識。為此可將兒歌融入其中,調動多種感官來加深印象,活躍課堂氣氛。如在畫輪廓時,我將作畫方法編為:“動筆之前觀察細,下筆先從記號起。大膽下筆心不急,大刀闊斧畫輪廓,細節不要多考慮”。
(二) 在游戲練習中研習書法修煉,讓學生體會水墨畫中“筆墨”精妙,掌握水墨畫的筆墨技巧。
1. 體驗中國畫的線條之美
國畫以線條為主,中國畫的線其本身就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孩子們可以先勾畫一些簡單的直線、曲線以及螺旋線等以增強對毛筆的控制能力和感受毛筆劃過宣紙的那種流暢質感。
2. 體驗墨彩變化之美
墨分五彩,國畫的各種色彩還可以搭配出不同的色相變化。老師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鼓勵孩子邊涂抹邊體會,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掌握水和墨的調和變化。
3. 體驗筆法之變化美
毛筆的中鋒,側鋒,逆鋒等能表現出各種不同的物體質感,如松鼠的腳印、老鷹的羽毛、老樹的枝干等,用形象的演示使孩子體會并了解掌握中國畫的用筆方式。
(三) 詩畫印,增加作品的“意境”
古代詩詞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它與繪畫效果相同。孩子們對古代詩歌中耳熟能詳的篇章有著特別的喜好,而用水墨畫來表達詩歌的境界也是非常合適的。教師應鼓勵孩子積極調動中國畫的許多美學因素,包括詩歌,銘文和印章,使作品不僅是一幅畫,而且是一首詩和一曲美麗的歌。
(四) 在本土文化和地域中尋找題材,揮毫潑墨樂趣多
河西走廊的自然人文資源豐富,在描繪這些景觀中,“敦煌文化、鐵人精神、航天精神”等社會主義價值觀和積極的正能量可以巧妙地影響孩子(熏陶是最好的教育)。面對生活是一種有效的方式,現實生活是兒童水墨畫取之不盡的源泉,我們必須運用這種地緣優勢來激發孩子的繪畫愿望。畫家王文芳在藝術創作中反復繪制了西北廣袤的大地和山脈,創造了西北獨特的山水畫派。河西地區也是一些少數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其中,東鄉、裕固和保安是甘肅的特有少數民族。生活在這樣具有民族特色的環境中,陶冶了個性和情操,增加了對家鄉的熱愛,同時對提高美術的鑒賞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當今的世界被稱為地球村,全世界的文化信息融合與碰撞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著名美術家韓美林說過,什么都可以國際化,醫療、管理、法制、制造甚至體制等等,唯獨藝術絕對不能國際化。
這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越是民族性的就越是世界性的;努力挖掘和發揚河西走廊的本土文化說不定在若干年后這里會走出一個世界級的美術大師。
參考文獻:
[1]中國傳統水墨畫演進與道家文化思想,美術界,2008(10).
作者簡介:
閆小平,王方平,甘肅省酒泉市,甘肅省酒泉市玉門油田教育分局油田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