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言是人們在生活中溝通的橋梁,善于利用語言去溝通、交流的人,不僅在生活中會更加自信,也會令他人刮目相看。3~6歲正是幼兒形成語言的敏感時期,這個時間也是幼兒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機。農村幼兒往往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制約,語言能力的提升速度相對緩慢。農村幼兒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各方面特點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學策略,讓幼兒的語言能力得到有效培養。
關鍵詞:農村;幼兒園孩子;語言能力培養
一、 引言
《國王的演講》這部電影獲得了第83屆美國奧斯卡最佳影片獎,主要講述了英國國王喬治六世艾伯特的故事,由于他小時候得了口吃的毛病,影響了他的一生,他也在一直與口吃做斗爭,所以語言能力真的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語言是我們日常交流最基本工具,幼兒階段則是語言形成的關鍵時期,只有孩子真正地掌握了語言的技巧,才能夠與他人進行有效的溝通。語言能力對人的一生會有很大影響,幼兒階段形成的語言能力的強弱,可能會影響一個人身心是否健康,而農村的幼兒由于社會環境以及家庭因素的影響,語言的發展能力較慢,就是要想辦法幫助學生提高語言能力。
二、 阻礙農村幼兒語言發展的因素
農村幼兒與城市幼兒語言的差距主要是自信心導致的,城市的孩子愿意表現自己,他們很樂意將學到的東西展示給他人;而農村的孩子則顯得有些自卑,他們甚至不敢在人群中大聲說話。造成這種差距主要是因為農村孩子網絡空間有限,也很少有機會能鍛煉語言能力;農村的父母每天也很辛苦,很少與孩子交流,你不用說專門培養孩子的說話能力;在許多偏遠山區,許多孩子并沒有見過電視,他們也很少有機會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提升語言能力的機會也就少之又少;許多農村幼兒在家中都是講方言,當他們進入幼兒園之后,很難聽懂教師所講的普通話,對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也有很大的影響。
三、 培養農村幼兒園孩子語言能力的方法
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需要家庭與幼兒園共同做出努力。在教育過程中,幼兒園教師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如今許多年輕人外出務工,大多數幼兒都由老人來看管,他們的知識水平有限,就需要幼兒園教師制定有針對性的方法,提高農村幼兒的語言能力。
(一) 融入農村環境,為幼兒營造和諧的語言氛圍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幼兒的行為習慣深受家庭的影響,所以家庭因素對孩子的語言能力有很大的影響,然而在農村的許多家庭中,許多父母對孩子大喊大叫甚至粗話連篇,導致孩子不敢與父母交流,也有許多家長將所有希望都寄托給幼兒園老師,很少與孩子交流。幼兒園教師要及時與孩子家長溝通,讓家長了解到良好的語言環境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也可以向家長傳遞一些正確的溝通方法,這也有助于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如今有許多年輕的幼兒教師,他們對一些方言很陌生,但孩子們又是在這種環境下成長,所以師生之間在溝通時會有一定的障礙。作為幼兒園教師不能歧視方言,而是要深入家庭并充分地了解當地的風俗習慣,這樣有利于縮短師生間的距離,也能夠幫助幼兒提升語言能力。
(二) 巧妙利用農村生態環境,提升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盡管在硬件設施上,農村城市幼兒園的環境會有一定的差別,但農村擁有豐富的動植物,可以作為幼兒教師的教學資源,幼兒在面對熟悉的環境時,能夠有效激發他們語言表達的欲望。幼師可以帶領孩子去參觀農田果園等等,幼兒在面對這些事物時,自然會產生表達的欲望,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觀察一下,下雨前和下雨后身邊的花花草草或是農田的莊家會有哪些變化,并將你發現的講給大家聽。幼兒會細致觀察究竟哪里產生了變化,不僅能夠提升幼兒的觀察能力,在描述過程中也能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所以幼兒教師要多多利用身邊的事物來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三) 利用繪畫活動豐富幼兒的語言世界
在幼兒的教育過程中,繪畫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對幼兒心理健康發展也會產生影響。部分教師不允許孩子在繪畫時說話,但繪畫的過程與說話也有很大的聯系,也是一個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好時機。在繪畫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學會欣賞美、發現美,同時也要多利用語言去描述美,這樣在繪畫課上不僅能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也能夠提升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繪畫時,教師也可以利用猜謎語或故事啟發的方式,讓學生對繪畫內容展開豐富的想象。繪畫課不僅僅為了鍛煉學生的繪畫能力,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在課上教師不能只讓學生模仿已有的繪畫作品,而是要讓學生想一想他們想畫什么。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畫一個簡單的圖形,讓學生們猜一猜接下來要畫什么,有些孩子會認為老師要畫一個橘子,有些孩子又會認為老師要畫一條小路,還有一些孩子認為老師要畫一輛火車。學生會在老師提問后踴躍地回答問題,充分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這條線為基礎畫出他們所說的內容,這樣的繪畫已不再是簡單的繪畫,而是表達、想象、繪畫同步進行。
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自行繪畫,然后向大家講一講你的畫主要講的是什么,幼兒也會很愿意與大家分享他的繪畫作品。大多數幼兒只是將各種線條拼接在一起,作品的抽象性很強,幼兒教師也很難理解孩子的繪畫內容。但幼兒會清楚地告訴你哪個是汽車,哪個是鮮花,哪個是爸爸,哪個是媽媽,教師要給幼兒充分的表達空間,聽他們講述精彩的故事,教師只需要做一個不吝嗇掌聲的觀眾,并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贊美。繪畫成了幼師與學生交流的另一種語言,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有效推動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
四、 結束語
在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的過程中,需要家庭與幼兒園共同做出努力。語言能力對幼兒未來的發展起決定性的作用,盡管農村孩子的語言發展受到許多條件的制約,但只要幼兒園教師付出足夠的努力,家長也盡全力配合教師的工作,農村的孩子在語言能力上也會有很大的提高,也為孩子今后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幼兒園指導綱要(試行)[G].教基,2001(20).
[2]朱家雄.幼兒園課程[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3]王振宇.兒童心理學[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
[4]宋梅.農村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之我見[G].科教論從,2015.
[5]嚴娟.農村幼兒語言能力提升策略[G].教學策略,2014.
作者簡介:
王銀花,甘肅省武威市,甘肅省天祝縣哈溪教育輔導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