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海燕
摘 要:學生是一個個有鮮活生命的個體,班級管理需要規則,更需要智慧的啟迪、人性化的教育。勞動需要智慧。生命沒有貴賤。心靈應該強大。生活就是一本鮮活的教材,讓學生讀天地無字之大書,這也許就是專家們所說的“大教育”吧。做個智慧的班主任,做個仁愛的班主任,何愁師道尊嚴,何愁教育難辦?
關鍵詞:教育的宗旨;教育藝術;智慧的啟迪;人性化的教育
班主任工作千頭萬緒,小到地面的紙屑,大到學生的理想與生命。擔任班主任工作二十多年來,我始終堅守教育的宗旨: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塑造學生的健全人格。班級管理、學生的教育鍛煉了我,使我的教育藝術不斷趨向成熟。
學生是一個個有鮮活生命的個體,班級管理需要規則,更需要智慧的啟迪、人性化的教育。
一、勞動需要智慧
記得一個星期一,我走進教室(由于教室水池下水道堵塞,水龍頭又忘了關,雙休日來了水),呀!教室真是“水漫金山”,我派六個學生在教室舀水,其他人參加升國旗。可是,等我們升國旗回來,地面仍是水位未減,因為只有一個桶往廁所倒水。我當時氣暈了,教室里還有一個大紅桶裝的飲料瓶,他們不知道利用,其他教室門都開著,他們不知去借桶用;門口低,水直往門口流,不知在低處逆著水流舀水,能以勞而無功。我及時指揮,早飯都未吃上,終于把教室的水搬了家,也給地面洗了個澡。
班會課上,我就地取材即興召開了“災難中更需要智慧”的主題班會,效果好極了!會上學生說:“那個垃圾桶在剛才它就是水桶,水往低處流這是生活常識啊,有同學拿個笤帚向四面趕水有用嗎?”我說:“對呀!面對災難,我們要急中生智,變廢為寶,權衡輕重,打破常規思維模式與科學知識相結合。”同學們頓悟:無論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都需要智慧,才能事半功倍。
理性的啟迪,智慧的教育,做個智慧的指揮家。
二、生命沒有貴賤
去年秋季剛開學,我在教室上課,突然一只小麻雀闖入教室,被轉動的電扇頁當場撞死。看著地上血淋淋的小麻雀尸體,學生們已無心上課了,教室頓時炸開了鍋。有的說把小麻雀扔出窗外,有的說把它扔到垃圾桶去,有的說拿回家喂貓……這時還用再啃書本知識嗎?不。我現場給學生作了一次安全教育和敬畏生命的教育。“同學們,天下蒼生均有生命,生命是平等的,生命是高貴的,同時更是脆弱的,活著就要活出價值,即使是死也要有尊嚴地死去……生命屬于每個人,僅有一次,我們應該怎樣活著?”這個嚴肅而常見的話題引發了大家無盡的深思。那節課同學們觸景生情,紛紛發言,收獲甚多。之后,同學們把小麻雀埋在了花叢中,并舉行了一次高貴的葬禮活動。一個學生在作文中寫道:“這是我人生最難忘的一節課……”
生命安全教育伴我行,做個時代的覺醒者。
三、心靈應該強大
記得學習課文《甜甜的泥土》,小說寫的是王小亮被后媽虐待、被親媽關懷的故事。課上,班上一個有后媽的女孩淚流滿面。我發現了,及時用課文中一個細節指導:“王小亮受苦受難,但當他接到親媽送來的糖果時,又蹦又跳,還把糖果分給同學和老師吃,可見王小亮并沒有因家庭的殘缺而心里殘缺,他仍舊陽光、健康。一個八歲的兒童尚且做到了,何況我們呢?離婚是大人們的苦衷,孩子沒有錯,不用自卑自憐,一個人心靈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
事后,我專門對單親(組合)家庭進行了深入的家訪,家校聯手針對各家的實情給予了學生心理的疏導。只見那個女孩漸漸露出了笑臉,在今后的學習等各方面有了進步。我還常利用語文教學的特質轉變特異學生,如習作中批語、閱讀課感染等,實踐證明這些做法無疑是一種教育智慧。魯迅說:“教育應更多地關注弱者。”不是嗎?
在前進的道路上,讓我們感到疲憊的往往不是遠方的大山,而是卡在鞋里的一粒沙子。在班級管理中,讓我們棘手的大都是特殊家庭的孩子和個性怪異的孩子。愛的教育才是一個永恒的主題,關注弱勢群體,培養學生心靈的強大,做個慈善的班媽。
新教育觀把學生學會生存和學會勞動放在學會學習的前面。我經常給學生滲透“勞動創造了人類,高分低能的現象”;滲透“珍愛生命,快樂生活”;滲透“生存與交際的關系”……班主任工作千頭萬緒,小到地面的一片紙屑,大到學生的崇高理想與生命,育人只需人性,沒有約定俗成,但我執著于我的教育理念:主抓細節、傾注真情,宗旨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為學生的終身發展鋪路。
生活就是一本鮮活的教材,讓學生讀天地無字之大書,我想這就是專家們所說的“大教育”吧。我們走在教育創新的路上,善于捕捉生活靈感,創造隨機生成的育人環境。做個智慧的班主任,做個仁愛的班主任,何愁師道尊嚴,何愁教育難辦?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