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紅梅
摘 要:在當代小學教育中,思想教育課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國家越來越重視素質教育的發展,是為了促進小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的發展。而在小學教育中,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具有主導教育作用的學科就是思想品德課程。思想品德課程作為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健康心理,為學生樹立正確價值取向的重要學科,卻在某些方面不盡如人意。針對小學思想品德課程教學中所存在的教學誤區和盲點進行分析,提出教師通過改進自身,增強自身思想品德涵養,調整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案,達到對思想品德課進行改革的目的,將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激發。
關鍵詞:小學思想品德;教學改革策略;教學方案
思想品德課程作為小學課程中為數不多可以為學生樹立正確價值取向的學科,其重要性可見一斑,教師應該重視這一門學科對學生的影響,通過讓學生認識清楚思想品德的重要性,幫助學生燃起對學習思想品德課程的熱情,激發其興趣。思想品德課程的主要教學目標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內在品德,學生只有具備了良好的道德素質,才能在今后的人生中端正自身,就可以掌握社會的行為規范,從而可以更好地發展自我。所以,為了達成這一目的,有必要對思想品德課程進行改革和創新,主要提出以下幾種策略。
一、思想品德課程中常見的問題
小學教育中,思想品德課程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其課程平淡無奇,無法激起學生對思想品德的興趣,以至于學生興趣缺失,提不起學習的熱情,導致其思想品德功課成績平平。教師針對這一點,要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計劃,通過設定符合學生的教學計劃,營造生動的課堂氛圍來激發學生興趣。其次,在現代的小學思想品德課堂上,課堂氛圍不濃郁,教師備案不充分也是導致思想品德課程萎靡不振的原因,教師自身修養不足,就沒辦法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課堂氛圍不強烈就沒有辦法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從而導致學生對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缺失。再次,當代素質教育中提倡教師不能將課堂局限在教室這一狹小的空間當中,教室上所講授的僅僅是課本上的知識,教師應該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走向生活,思想品德課程中所講授的道理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教師應該在生活中傳授學生思想品德知識,讓學生在生活中增長見識,增強學生的生活常識,通過學生在生活中的鍛煉激發學生對學習思想品德課程的熱情,激發其學習的興趣,通過走進生活,在現實生活的實例中教會學生與人為善,禮貌語用,用實際的生活教學來完成小學思想品德課程的改革。
二、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在小學思想品德課程上,教師要將課堂搞活,著重活躍課堂氣氛,將學生的思維帶動起來,點燃其興趣。例如,教師可以編排一個心理劇,找學生分別飾演跌倒的老人、扶老人的女孩、路人,讓同學來演繹“碰瓷”:老人跌倒在路邊,路人指指點點卻沒有人上前將老人扶起來,一名善良的小女孩想要上前將老人扶,路人卻制止女孩告訴她如果老人是“碰瓷”的,你去扶起來他就會惹上大麻煩,但是小女孩義無反顧地將老人扶起來了。通過學生演繹這個故事,教師向學生提問:小女孩的做法正確與否?讓學生自己討論來總結答案。這個時候教師再告訴學生,與人為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要因為個別的案例就將傳統美德拋卻腦后,人在任何時候都應該保持一顆善良的心,通過這種方法,完成對學生的教導。這種課本知識教學與生活實例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因為有學生自身的參與,他們會更加熱情,這樣就會削減只通過教材教學的死板性,更加靈活更加有主觀意識,通過這種生活實例教學,將思想品德教育真正融入生活中,讓學生感知思想品德教育與自己生活的環境息息相關,密不可分,如此一來,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熱情,增進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程重要性的認識。
三、教師通過廣泛多樣性教學吸引學生
當代社會是一個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的時代,在教育事業中,科學技術也有其用武之地,多媒體教學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傳統的教師授課主要是通過手抄筆記或者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而多媒體的教學為教師縮短了很多備課時間,多媒體通過與互聯網的連接,可以下載海量的資源供教師備課選擇,傳統的課堂授課模式多為教師口述教材知識供學生學習,而通過多媒體的方法,教師可以將不能通過言語所表述出來的圖片或者音頻下載下來,在課堂上播放,如此一來,不但為教師節省了時間,也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生的興趣,有效地提高了小學思想品德課堂的授課效率。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改變傳統的教師為主體講授知識的模式,通過輪流指定學生提前預習備課,將講臺交給學生個人,讓學生來為學生上課,突出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和主體,學生能夠在這種形式的授課模式下感受到自己能力的被認可,從而滿足學生內心的榮譽感,由此來激發學生對學習思想品德的熱情。從另一個角度看,學生通過被指定備課提前完成預習,這大大增進了學生對教材的熟悉程度,使學生有效吸收和理解教材所教授的知識,這將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思想品德課程是學生在小學階段中接受道德教育的重要課程,是其為自身樹立起正確的價值取向和人生價值觀的重要課程,教師應該重視思想品德課程對學生未來人生的影響,通過理論聯系實際的課堂教學方法,將課堂氛圍營造得生動,讓學生真正地了解思想品德課程的意義,并樹立其正確的價值取向。
參考文獻:
[1]楊小鳥.小學思想品德課程教育改革策略構建[J].成功(教育),2013(7):203.
[2]王惠明.新課程改革下的小學思想品德教育[J].中華少年,2016(9).
編輯 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