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忠華
現在的社會是一個競爭的時代,能者上,庸者下讓現代人的壓力很大。現在的青少年將來要想在社會上立足,就要具備淵博的知識、健康的身體、健全的人格、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要有頑強的抗挫折能力。在諸多要素中,心理健康教育尤為重要。學生健康心理的培養方法很多,其中在語文學科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很有效的途徑。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我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在情感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健康心理
語文學科不僅傳授知識,而且每篇課文都滲透著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構成心理素質的重要成分。因此,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語文老師,要想方設法讓自己的語文課堂如春風般溫暖,用自己積極、樂觀、向上的精神感染著學生。每一個真誠的微笑,每一次耐心的等待,每一次鼓勵的話語,每一次聲情并茂的范讀……都會讓學生產生積極向上的心理。教師繪聲繪色地講,學生如醉如癡地聽。在學習課文中、在閱讀中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祖國山河的熱愛,增強民族自豪感,產生我要為祖國增光、為祖國拼搏、為祖國努力的動力。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要主動幫助,懂得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學會感恩,體會親情、友情的可貴,學會辨別真、善、美、假、惡、丑……總之,情感教育是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我們語文教師要牢牢地把握住。
二、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愛默生說過:“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有一部分學生并不是他們不行,而是他們缺乏自信,自己覺得不行。這就要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將來他們踏入社會才會善于展示自己,讓自己的特長、自己的能力讓領導發現,讓領導賞識,才有機會發揮自己的才能。因此,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十分重要。自信心是在一次次鍛煉中,一點一滴成長起來的。在語文教學中,我上完課都布置一個3分鐘的講故事或小演講的任務,學生回家準備,每節課上課前按順序由一名學生展示,一學期下來每個學生都能輪到兩三次,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組織語言能力和表達能力,還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每個月我都要搞兩次朗讀比賽,并評出“朗讀冠軍”,不僅學生的朗讀能力提高了,而且自信心也在不聲不響地增強。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方法多種多樣,這就需要我們去尋找,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熏陶,成為有自信的人,為學生的成才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三、在評比中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競爭的力量會讓一個人發揮出巨大的潛能,在競爭意識的驅使下創造的成績會更驚人,學生獲得成功的機會更多。因此,教師要積極創設比、學、趕、幫、超的學習氛圍,注重過程性評價,通過評比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在預習環節要比誰的課文讀得好,誰生字記得多,誰組的詞多。在課堂上檢查“會認的字”,我設計了多種兩人競賽形式,如:打地鼠、青蛙過河、摘蘋果、掛蘋果、坐著飛機去旅行、打紙牌等。在驗收“會寫的字”,我通過評選“生字大王”,讓學生為了得到這張獎狀而主動練習。在背誦課文評比中,我采取了排名的形式,并將背誦的名次在班級展臺上展示一周。在作業評比中,我采用了“星星墻”的形式,學生每次作業得了優秀就會得一顆小星星,學期結束,累計小星星的數量,評出冠軍、亞軍、季軍。在作文評比中,我采取了誰的作文寫得好就用展臺展示,并在全班讀自己的作文。在課后,比誰讀的書多,誰收集的資料多等。總之,競爭意識的培養,首先從評比開始,并將其貫穿于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
四、在合作中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
新課程改革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讓課堂學習效果達到高效,是值得推廣的一種學習方式,更是語文教學的法寶。今后要想有更大的發展,必須具備合作能力。語文課在自學生字、詞語時,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既可以糾正學生讀音中存在的錯誤,又可以做到一字組多詞;既可以交流識字方法,又可以互通有無;既可以幫助學困生,又可以集思廣益。在作文的批改方面也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先在小組內組員互相批改,圈出錯字和使用不恰當的詞語。然后組員互相交流,指出結構、語法、句子存在的毛病,組員互相交流如何修改,修改后再由老師批改,這樣學生就知道自己的作文哪方面有問題,對以后寫作文有很大幫助。在知識拓展方面,組長給自己的組員布置不同的任務,在相同的時間里完成了更多的學習、收集任務,提高了學習效率。合作學習最大限度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能力。
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語文學科又是小學階段的主要學科,因此作為一名語文老師,在語文學科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既讓學生學好語文知識,又讓學生心理健康,讓學生茁壯成長,為國家輸送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