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野
摘 要:為了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教育部于2001年頒布《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計劃用五年的時間對我國基礎教育的課程體系、結構、內容等方面進行調整與改革,以構建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和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作為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許多的專家、行政管理者、廣大中小學教師一直在不懈的努力實施與探討。十年的時間已經過去,在新課改的實施過程中,我國教育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改革需要新鮮的力量注入,作為年輕教師,就是新課改工程一股強有力的血液。
關鍵詞:課堂模式;環境;語文課堂
一、全新的教學課堂模式,搭建張揚個性的教育平臺
一個成功的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特點,有自己獨有的教學模式。這一教學模式是教師自己多年經驗的結晶,是教師自我精心打造的教學骨牌。
課堂要素組合是孟昭彬教授參與式有效教學的一個核心內容之一,該理論認為,課堂要素分為聽、看、講、想、做、動、靜七個素。“聽”是指學生在課堂上要認真傾聽老師的講解和其他同學的發言;“看”是指在課堂中對課文知識的閱讀和周邊環境的觀察;“講”是指課堂中提出自己的疑問、看法、意見等;“想”是指認真思考隨堂體現的問題;“做”是指記錄課堂知識點和合作完成學習任務等課堂行為;“動”是指總的課堂形式中呈現的是動態式的課堂表現;“靜”是指總的課堂形式下呈現的是靜態式的課堂表現。在課堂上將這七個要素不斷地變換組合,呈現多種多樣的課堂組合形式,學生在這不斷變換的七個要素中學習,就會在生動活潑的課堂中,不知不覺地順利完成學習任務。
二、寬松和諧的課堂環境,營造張揚個性的氛圍
課堂環境,又叫課堂氣氛,是學生或教師對所處課堂的知覺或感受,是決定學生發展的潛在因素,是任何希望提高教學質量的教育者都不能忽視的因素。創設怎樣的課堂環境也是因人而異,有的教師喜歡十分輕松自在的環境,有的則寧可要一種比較拘謹的環境。但是無論偏愛哪一種類型,都必須更有效、更積極地幫助大多數學生在課堂上得到知識學習的最優化,課堂的價值得到最大化。
課堂環境是由老師和學生兩個部分成員組成了,老師是課堂環境的“發起者”,學生是課堂環境的“建設者”,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一個寬松和諧的課堂環境是教育成功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只有在良好的教學課堂環境中,老師才能發揮最好的教學,學生才能更為有效地學習。
三、知識向度的合理設計,筑造張揚個性的階梯
“向度”一詞的意思是:由下往上,或由下往上,逐漸遞推。有時間的向度、空間的向度、距離的向度等。
學生對知識的接受也是具有一個向度,這里指的知識向度就是由淺到深、由片面到全面、由粗略到詳細的一個呈現階梯的向度。而在教學課堂中,也是如此,學生在學習時,都是一個知識向度的過程。老師對知識向度的把握和運用有助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排除困難。知識向度是一種有章有序地去了解知識、滲透知識的有效教學方法。只有在這樣的知識梯度中,學生才能由點到面的、由表及里、由粗略到詳細、由淺顯到深刻去掌握知識點。這樣的知識性梯度的構建是實現張揚個性課堂的必備條件。
四、主動與互動的巧妙結合,實現張揚個性的目標
隨著新課堂的改革下,主動性教學和互動性教學的日益受到教育界人士的關注。
主動性教學的運用。“教為主導,學為主體”是現代教育教學的指導思想。作為教師應該培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學生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教師的地位發生了質的變化,首先,教師是學生學習的領導者和組織者;其次,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評價者,成為學生的學習伙伴乃至學習資源;最后,教師是學生形成主動性學習的有效保障。德西等(1981)采用了“學校中的問題問卷”對教學的主動與控制定向對學生的影響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教師主動定向創設的課堂教學比傳統的教學更有利于促進學生的自動性學習。研究表明:主動性學習模式強調當學習者在自己的學習過程中發揮主動作用時,其學習的效率更高。教育教家烏申基也說過:“沒有興趣的強化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德國教育家第斯名惠有句名言:“不稱職的教師強迫學生接受真知,優秀的教師則教學生主動尋求真知。”
五、大膽的質疑挑戰權威,種下創新思維的種子
課堂教學是一個大舞臺:老師是導演,學生是主角。老師的適時引導,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性,成為一個有活力的新課堂。新課堂不再是傳統的枯燥教育,是給學生一個張揚個性的舞臺。綜上所述,在教學中去構建一個張揚學生個性的課堂:首先需要搭建一個張揚個性的平臺,營造和諧的氛圍;其次筑造知識的階梯、主動與互動的師生配合;最后師生大膽的質疑、課堂拾貝,才能成為一堂有活力、有生機、有靈魂的新課堂。教育是一門無法完美的藝術,上好一堂課是容易的,要上好一輩子的課是不容易的。波斯納提出的教師成長規律,即:成長=經驗+反思。作為教育實習生,缺乏的正是教學經驗,對教育的認識也只是淺嘗輒止。我們在教學中要不斷去學習、去創造、去總結。在生活中要做一個有心人,揚長避短,不斷去充實生活閱歷。這樣,實習生才能不斷提高自己教學的綜合能力,才能為構建張揚學生個性的新課堂提供有力的資源。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