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鐵鑫
摘 要:初中教育階段,學生心理及思想素質尚處于不成熟階段,面對突如其來的學業壓力等各方面因素都會造成初中學生的心理負擔。與此同時,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對體育教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外,還要著重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與體質能力。所以,基于體育教育發展理念,創新發展體育教育,并滲透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對全面提升素質教育水平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初中心理健康教育;體育教育;滲透作用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接班人和踐行者,要求必須掌握必備的科學技術創新能力,且同時具備全面發展的能力、健康的心理素質。因此,初中義務教育階段,在體育教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在加強學生體魄的同時,有利于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協同發展。
一、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滲透于體育教育中的意義
(一)增強學生身心健康水平
健康的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體育教學是開展初中心理教育的重要依托,體育運動能夠強健學生體魄,是緩解精神壓力的一種方式。初中體育教育開展過程中,既能培養學生的項目活動技能,提升自己的素質能力,同時也能激發學生潛在的精神情緒,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尤其是對于正處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初中學生來說,健康的身體在幫助學生塑造和諧的心理素質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磨煉學生的思想意志
目前,大多數學生都是家里的獨生子女,長期生活在安逸的環境中,導致初中生性格軟弱、心理素質較差等。正因如此,加強初中生的體育教育,并在其中逐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磨煉學生的積極奮斗、勇敢拼搏進取的意志品質。積極參加競技體育活動,其不僅僅是運動技巧的展現,同時也是對意志力的考驗。很多時候,缺少堅定的精神動力,隨時都有可能放棄比賽,長此以往,會形成逃避心理。
(三)提高學生自信心
體育教育包括運動項目教學,其內涵體育精神教育,培養學生積極向上、樂觀自信的態度,在體育活動中充分展現奧林匹克精神,學生通過自身努力得到競技名次,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自信心,相信自己。在思想意識形態上,學生的心理素質與勇氣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二、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在體育教育中的滲透途徑
(一)營造輕松的教學氛圍,逐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心理與生理同時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學習氛圍對學生的學習心理有很大的影響,學生參與到初中體育教育中,教師應為學生創建輕松的體育教育氛圍,讓學生能夠在輕松的環境下正確選擇出感興趣的體育活動或項目,并在課程開展中逐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學生可以通過體育教育獲得終身鍛煉能力,同時在體育教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內容,讓學生在體育教育中既能感受到體育互動的輕松與快樂,又能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與主觀能動性。
(二)建立健全教育教學體系
初中體育教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過課堂項目活動展開,也可以通過與課外健康教育相結合建立健全教育體系。要求體育教師需具備一定的安全責任意識,在開展課外體育教學活動中,創新創造新型教學方法、利用網絡多媒體技術增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有效溝通,并鼓勵學生創新創造新體育運動形式或比賽規則。體育教師在體育教育過程中需要扮演引導者和輔助者,幫助學生減輕學業壓力,同時鍛煉自身體質,認同體育教育的重要意義。與此同時,學生在體育教育中感受到拼搏進取、頑強不息的心理健康品質,并將其內化為動力,進而將這種心理情感轉移到專業學科學習中。正是因為學生獲得了體育文化熏陶,學生在獲得健康身體素質的同時,獲得了一定的學習能力。因此,在體育教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三)創新教學模式,優化教育途徑
新課程改革進程中,教育發展空間得到了空前提高。體育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發展機遇,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創新性,圍繞課堂教育中心,輔助課外教育活動。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到體育教育中,通過創新或引進新式教學模式,在學習空余時間可以加強體育鍛煉。在此之前,教師應該全面調查初中本校學生的體育愛好傾向。通過多元化的新型教師模式運用到體育教育講解中,同時促進身心健康發展。教師也可在課前講解體育活動的優勢,給予學生充足的自由活動和自主性探究實踐。同時也要鼓勵學生課前準備運動資料,課上進行分享評價。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與體育教育之間的相互滲透,對提高初中教育教學質量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總而言之,新課程改革工作的不斷與時俱進,初中體育教師應切實創新發展教育教學指導思想,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與體育教育的充分結合,通過開展課內外教育教學活動,讓學生獲得一定的終身運動技巧,緩解學生心理負擔,從體育教育中領悟到正確的價值觀念,進而全面提升學生思想道德素質。
參考文獻:
[1]胡紅果.初中體育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 黑河教育,2017(9):72-73.
[2]宋志勝.初中體育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8(30):11.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