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楠
摘 要:信息技術在人們生活中的應用已經越加廣泛并且占據了重要地位。鑒于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模式應該加以優化,采取混合教學是新時期教學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初中信息技術中混合教學的應用,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其創新能力,對教學效果起到一定的優化作用。立足于初中信息技術中的混合教學應用,以Flash逐幀動畫制作為例,展開簡要敘述。
關鍵詞:信息技術;混合教學;Flash逐幀動畫制作
進入新時期之后,信息技術在我國的發展異常迅猛,以此為基礎的通訊設備更是被大量普及,現代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已經跳出勞動密集型方向,開始轉向創新型方向。傳統教學中的信息技術教學存在很多問題,為能夠有效優化課程中的問題,文章提出了采用混合教學模式,希望能夠通過運用混合式學習模式,讓初中信息技術更好地發展。學生在混合制模式的應用下,也能夠更加積極地投入學習之中,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其學會團結協作,自主學習能力得以提高。
一、導入環節
身為初中信息技術的一線教師,對于如何將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于課程中,給學生帶來不同的感受,是我一直努力的。以“Flash逐幀動畫制作”為例,可以采取如下方式導入課程:
(一)教師可以事先將個人的郵箱、個人QQ或個人微信等告知學生,便于學生與自己溝通。隨著經濟條件的提升,現在很多學生家中都備有電腦,并且也都申請有個人的微信或QQ號等。部分學生在某些事上并不愿告知家長,愿意與老師交流,教師可以滿足學生的需求,拉近雙方的距離。
(二)課堂導入環節,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解一些信息技術方面的問題,讓學生可以展開討論。例如,如果你的日記不想讓他人看到,可以如何做呢?將生活化的事例應用于教學中,增強課程的實用性,激發他們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
(三)對于現在較為普遍的交流媒介——微博或微信等,教師可以給學生介紹相關的知識與學習方法。為了能夠覆蓋班級的所有學生,教師可以開設公共的班級微博或微信群,學生可以選擇熱點的話題等進行討論,也可以在微博中查找喜歡的名人,加深對他們個人的了解。學生在激發學習興趣的情況下,也能夠樹立強大的自信心。
二、課堂教學中混合教學模式的應用——以“Flash逐幀動畫制作”為例
(一)明確線上的學習任務
教師首先將教學目標、案例視頻、教案、作業等內容傳到網絡教學平臺。在講授本次課之前,教師可以在公共平臺發布導學單,將學習任務提前布置給學生,學生可以按照教師的引導進行個性化學習。教師為引導者,可以讓大家在線上進行討論。例如,在本章節課程中,大家觀看完逐幀動畫教學案例之后,認為其有什么特點?學習過程中,哪些知識點是大家覺得不好理解的?學生在老師耐心指導下,反復練習,按時完成作業。教師應該確保每天有足夠的時間上網,對學生的作業要及時批改。按照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了解他們掌握的程度。
(二)創建愉快的線下環境
教師可以按照班級人數將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推選出小組長,讓每個小組先進行討論。小組討論完成后,每個小組選擇一個發言人,發表小組意見。小組發言完成之后,教師可以指派兩名學生作為輔助,線下成績可以交由這兩個學生負責,一個負責計分,一個負責算分。課堂展示環節中,教師針對每個小組的作品要給出科學的評價,進行中肯的點評,對其值得肯定的部分與有待改進的部分明確指出來。最后給每個學生進行打分,教師最終對本節課加以總結,鞏固本章節的重點與難點。
(三)重視線上的反思環節
教師線上及時反饋小組展示結果,督促學生深入學習。在網絡教學平臺設置欄目,將優秀學生作品進行展示,激勵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教師提出拓展問題,比如:可以讓學生討論關于逐幀動畫的優缺點各有哪些?并舉例說明,使學生加深對逐幀動畫的認識,掌握逐幀動畫原理。作為拓展資,教師上傳更多的優秀案例,通過案例賞析,進一步熟悉逐幀動畫的制作方法。課后做好反思工作,對于課程的教與學至關重要。教師通過反思修訂完善教學資源,并引導學生通過反思鞏固本次課所學知識。
混合式教學,就是要把傳統學習方式的優勢和數字化的優勢結合起來。混合式的教學模式在學習環境、學習內容、學習方式等方面均產生很大的變化,將課堂從知識傳遞中解放出來。混合式學習是按照每個個體的興趣差異、個性差異以及學習能力差異而采取的一種學習模式,旨在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中應用混合式學習理念,對教學進行指導,能夠將該模式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為學生構建一個愉快的學習環境,學習效率也能夠得到大幅提升,從而讓教師的主導作用得以發揮,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
參考文獻:
[1]羅冬梅.混合學習模式下的教學過程設計與實施:以《網絡教育應用》課程為例[J].現代教育技術,2010(10):36-40.
[2]張艷瓊.微博在教學中的應用探微:以新浪微博在《大眾傳播學》中的使用為例[J].現代教育技術,2010(3):49-51.
編輯 李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