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忠波 謝鑫濤 楊明莎 劉俊宏
【摘要】通過調查大學生網絡使用情況,深入探究網絡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發現大學生使用網絡比例占到了100%,網絡已經成為大學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在潛移默化的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交往方式。因此,大學生網絡的使用情況應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
【關鍵詞】大學生 網絡使用情況 攀枝花學院
一、對象與方法
1.對象
本次調查以攀枝花學院的在校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中包括對各年級學生的調查;樣本的構成包括87名男生,120名女生。有效問卷為207,有效率為100%,其中大二學生的比例占到51.95%。
2.方法
本研究以采用問卷調查研究方法為主,以線下訪談為輔。線上調查通過自填式封閉問卷對不同專業、不同年級和不同性別的學生進行調查,并通過問卷星進行數據分析,線下調查采用校園內隨機訪談的形式。問題主要包括大學生上網的目的、網絡時間的分配以及網上學習的狀況。
二、結果
1.被調查大學生上網的目的
研究結果顯示,大學生上網的目的中,學習資料獲取占到了70.13%,新聞資訊占到了45.45%,郵件收發占到了16.88%,社交軟件的使用高達90.91%,游戲占到了50.65%,影音占到了71.43%,網上購物占到了70.13%。(此項為多選)
由此看來,大學生使用網絡的目的涵蓋了學習、溝通、娛樂這三大部分。這讓網絡的使用為大學生學習和聊天提供了便捷的途徑,有利于學生的多元化發展。與此同時,也大大豐富了大學生的娛樂方式,但也造成了部分大學生沉迷游戲、熱衷追劇,荒廢學業、不思進取的情況。
2.被調查大學生網絡時間的分配
本研究針對大學生網絡時間的分配,其情況為:從使用網絡的總時間上來看半個小時以下占到了35.53%,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占到了36.84%,一個小時到兩個小時占到了16.45%,兩小時以上占到了11.18%。從時間的分配上來看學習資料的獲取占到了38.31%,新聞資訊占到了24.68%,郵件的收發占到了4.55%,社交軟件的使用占到了86.36%,游戲占到了36.36%,影音占到了52.6%,網上購物占到了30.52%,其它占到了2.6%。(此項為多選),其中超過30%的有四項,分別是:學習資料的獲取、社交軟件的使用、游戲和網上購物。
通過數據分析可以看出:在總時間上大學生花費了不少的時間在上網上,半個小時以上高達64.47%,這表明網絡已然成為大學生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學生的生活也更加依賴網絡,網絡成為了大學生多元化生活的重要基礎。在上網時間的分配上,大學生還是主要以學習為主,網絡的使用滿足了學生對知識的渴望,讓當代大學生有了更多的選擇知識的渠道。網絡學習與課堂學習相結合,成為了大學學習發展的新特色。但值得注意的是社交軟件的使用異軍突起,網絡的使用代替了傳統的交流方式,成為了一種新的主流的溝通方式。這在一方面擴大了交流的廣度,也加強了深度,但在另一方面由于網絡上的言論比較自由,基本上要靠發言者的自我約束。這種交流環境在極大的便利溝通、交流方式的同時也對大學生的實際交際能力提出了較大的挑戰。如果不能應對這個挑戰,那么這無疑會對大學生的心理和生活產生巨大的傷害。
3.被調查大學生網上學習的狀況
這里對網上學習進行了專門的調查。在是否通過網絡學習的這個問題上,從來沒有的人占到了1.3%,偶爾使用的人占到了48.05%,經常使用的人占到了43.51%,每天都用的人占到了7.14%。在使用時間上,半個小時以下占到了35.53%,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占到了36.84%,一個小時到兩個小時占到了16.45%,兩個小時占到了11.18%。從這里可以看出網絡學習成為了大學生課外學習的重要途徑,無論是從使用頻率上還是從使用時間上來看,利用網絡學習已經成為大學生學習的一股潮流。調查報告上卻依然有9.87%的大學生認為網上學習并沒什么效果,看了就忘了;49.34%的大學生認為有點效果,但不是特別明顯;28.95%的大學生認為有效果,和看書差不多;僅僅只有11.84%的大學生認為效果很好,學到了很多。從這項來看,網絡學習雖然成為了大學生學習的一種潮流,但是這股潮流的學習效率還有待提高,這也是現在大學生利用網絡學習時需要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需要大學生和網絡知識提供者兩方共同努力。
三、討論
1.大學生網絡使用的好處
從使用目的來看,大學生使用網絡可以更加便捷的獲取資料、交流情感、釋放壓力。大學生可以通過網絡獲得更多、更全面、更專業的知識,并且社交軟件的存在可以使人的聯系更加密切,擴大人際交往的圈子。
從發展方向來看,未來社會肯定是信息化的,良好的網絡運用能力就是連接信息化社會的有效手段,具備這種能力有利于促進大學生的發展。
從解放思想來看,網絡的語言環境給大學生營造了良好的思考氛圍和言論自由,有利于啟發大學生的思想,促進大學生獨立人格的養成。
從時間利用來看,網絡的快捷和便利為大學生提供了更多的私人空間,有利于大學生接收更多的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2.大學生網絡使用的弊端
就網絡的使用狀況來看,仍然存在有一部分同學不能有效的管理自身以及控制使用時間。網絡成癮,不僅不利于大學生的學習。可能還會導致身體機能衰退、記憶力下降、眼科疾病、手關節痙攣等問題。
就過度依賴網絡來看,大學生長時間沉溺虛擬世界,缺乏實際的交流,會導致語言能力退化,造成人際溝通障礙,嚴重影響大學生的心理成長,甚至出現嚴重的社會問題。
針對網絡的真實性來看,網上的信息不能全信、盲信,缺乏判斷力的大學生的價值觀可能會受到誤導,容易形成消極思想,與優秀文化、先進思想相沖突。
3.建議
針對大學生在使用網絡上的問題我們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1)自身方面
加強自身的思想建設,養成文明健康的上網習慣。合理安排上網時間,明確上網目的;增強網絡安全意識,提升自我判斷力,不盲信、全信不實信息;本文同意王衛紅,盧亮(2006)提出的正視并對網絡造成的不良精神情緒狀況加以重視,及時找心理醫生進行疏導與治療。
(2)學校方面
加強校園網建設,豐富校園網學習氣氛,在校園網上開設各種教育課堂,吸引學生去學習;多開展以正確使用網絡為主題活動,引導學生健康文明上網;既要使學生在有需求之時,積極正確地運用網絡,又要確保學生能夠輕松地走出網絡,避免受制于網絡,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幫助學生宣泄不良情緒;配備專業的心理輔導教師,分析并診斷大學生常見的網絡心理問題,糾正大學生的不良上網心態與行為。應加大誠信教育力度,引導學生正確運用網絡資源。
(3)社會方面
政府應加強對網絡的監管力度,抵制不良信息的傳播,確保網絡安全。對不良網站的信息加以攔截并及時取締,加強對網絡的監管,強化網上輿論的導向與引導。社會各界加強網絡安全宣傳,為大學生提供優良的社會氛圍。
四、小結
網絡是一個巨型信息庫,大學生可以不受時空及經濟方面的制約,查找自己所需的資料。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大學生通過網絡可以獲得更多的課外知識,完善自身知識結構。當今社會要求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而網絡恰恰提供了這一平臺。網絡世界中亦是形色各異,這要求當代大學生應具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能力,通過廣納精華,從而實現發展并壯大自我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王衛紅,盧亮.大學生使用網絡情況調查.高校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