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歡
(湖北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孝感 432000)
錐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具有的優質特點為圖像偽影少、輻射劑量小、空間分辨率高、掃描速度快等特征,操作靈活簡捷,是口腔科最新的影像檢查手段,在口腔科臨床上廣泛應用。為避免二維影像在顯示的過程中出現重疊,CBCT特意采用三維顯象技術,顯示正常組織結構,通過圖像能迅速查明病變區域的原因。傳統的口腔臨床檢查分為兩種,分別是根尖片和全景片,擁有非常高效的臨床診斷和正確率,若是對影像中顯示的圖像不能確切地反映出牙齒、根管及周圍組織的三維信息,有可能會對牙缺失種產生一定的距離測量誤差,從而造成誤診或漏診的情況發生。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醫療水平也直線上升,X射線影像技術被用于醫療,CBCT廣泛應用口腔種植臨床中。
選取2016年至2017年在某醫院口腔科進行治療的患者數據102例,其中男病患66例,女病患36例。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62例,對照組40例,分別包括男女病患34例、28例;32例,8例。年齡均在20歲~50歲之間。觀察組患者在臨床治療過程中拍攝CBCT,對照組拍攝CT,術前按照常規方式進行檢查。
1.研究組采用CBCT三維成像輔助治療,患者行口腔種植術治療前,先采用CBCT三維成像儀精準測定患者的口腔解剖結構位置,如下牙槽神經管、頜骨等部位,并獲得三維結構成像圖,以便精準確定手術位置。為了確保手術治療的成功,相關人員還需精確測定患者牙齒種植區域的骨密度,并將骨密度信息作為手術指征的判斷依據。然后再采用CBCT三維成像儀獲取患者口腔的三維影像圖像,并對三維影像進行分析,在對患者的上下頜骨的結構(包含標準軸面、冠狀面以及矢狀面等多個不同平面)進行重建,在結構重建過程中,還需重建患者的曲面體層視圖和序列縱橫面視圖,各結構和層面重建完成后,采用運用模擬軟件分析所得影像圖,才能確定需要植牙患者植入牙齒(或其他植體)的位置、大小、深度等,為了保證患者牙齒的美觀性和一致性,在牙齒或植體植入前還需進行虛擬排牙。在手術過程中,若患者存在骨量嚴重不足,為確保其牙槽骨豐滿,還需重新設計植骨量。
2.輔助種植手術
(1)靜態導板引導系統
術前對受植區解剖結構及牙槽骨的狀況的評估固然是種植設計的重要環節,但種植手術成功的關鍵還在于能否將術前設計準確的轉移到手術過程中。CBCT可對治療區域獲取較精確的圖像信息,再借助軟件將其轉化為虛擬的三維模型,使種植醫師得到精確、理想的種植修復方式,用這樣的方法制作的導板系統即為靜態導板系統。靜態導板系統具有獨特的優勢,制作的導板精準,操作簡便,不管是術者還是助手,甚至導板制作者都能參與到種植的設計的過程中。臨床上大都是采用CAD/CAM技術或實驗室程序技術制作而成。由其引導的種植術后一年成功率高達96.6%。
(2)動態導航系統
另一種模板即動態導航系統是通過軟件將CBCT三維圖像轉化為種植手術模板,指導種植醫師完成手術。Kramer和Brief等通過大量研究認為,動態導航系統能更精確的完成種植手術。但術前準備以及手術操作耗時較長,費用更高,臨床推廣、應用也常受到限制。
對照組采用CT成像技術輔助治療,相關操作步驟同研究組一致,不同的是其獲取的影像圖為二維影像圖。
比較兩組患者術中的出血量、手術時間以及手術的成功率。測量術中出血量的方法為紗條稱重法和容積法,出血重量=紗條稱重所得失血量+容積法所得失血量。
觀察組62例患者使用CBCT成像技術進行治療,其中60例患者的種植成功,成功率為96.8%,對照組40例患者使用傳統的CT機進行治療,其中27例成功,成功率為67.5%,組間差別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在手術時間和手術后出血量兩個方面的情況來看,觀察組的表現也優于對照組,兩組的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手術情況比較
隨著人們審美水平和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使得行口腔種植術治療的患者數量不斷增多,在以往的手術過程中多采用CT成像技術輔助治療,能夠有效提升手術治療的成功率,而隨著臨床口腔醫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現代臨床已引入了一種先進的影像學的醫療檢查手段—CBCT三維成像技術,該項檢查技術的成像分辨率較傳統的CT影像分辨率高的多,并且其采集相關數據和影像較為方便,且能有效消除低偽影,因此其能有效縮短手術治療的時間。通過CBCT三維成像技術能夠使治療人員清晰的觀察到患者口腔的解剖結構位置,從而制定有效的手術治療方案,將能有效降低患者在手術治療過程中的出血量。此外,該項技術還能實現術前模擬排牙和術后修復,因此其不僅能有效提高患者手術治療的成功率,還能有效保證患者手術治療后牙齒的美觀度。
CBCT無論是應用于種植術前的計劃制定,還是輔助種植手術,都提供了更直觀精確的信息,具有很高的臨床應用價值。近年來出現的基于CBCT圖像的微創種植計劃系統,結合CAD/CAM技術,更推動了CBCT的發展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