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練強, 劉元獻, 鄧文嫻, 翁鐫凌
(1.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深圳臨床醫學院,廣東深圳 518033;2.廣州中醫藥大學,廣東廣州 510006)
聲帶小結(vocal nodules)是臨床常見的喉科疾病,屬于祖國醫學的“慢喉瘖”范疇。其發病率高且容易復發,以往治療多采用聲休、發音治療與手術治療[1],亦有輔以抑酸治療[2],但發音治療并不普及,而術后局部癥狀改善往往不十分理想,故尋求一種簡便有效的治療方法迫在眉睫。近年來,中醫藥治療聲帶小結取得了一定的進展,臨床上聲帶小結多為血瘀痰凝型[3],故治療上多選用化痰逐瘀法。有報道稱應用活血祛瘀、化痰散結的中藥治療本病能取得滿意的效果[4]。天竺霧化劑是本院集多年臨床經驗研制出的用于治療咽喉疾病的制劑,其臨床療效肯定[5],與中藥湯劑口服聯合治療聲帶小結能取得更好的療效,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1研究對象及分組選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6月在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深圳市中醫院耳鼻咽喉科門診就診的明確診斷為聲帶小結,中醫辨證為血瘀痰凝型的12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將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60例。本研究符合醫學倫理要求并獲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1.2診斷標準
1.2.1 西醫診斷標準 參照2007年由韓德民等主編的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嗓音醫學》[1]中有關聲帶小結的診斷:喉鏡檢查可見聲帶游離緣前中1/3交界處局限性黏膜腫脹或結節樣突出,雙側對稱,發音時聲門閉合不完全呈沙漏樣,頻閃喉鏡下可見正常黏膜波或輕度減弱;其癥狀主要以聲音嘶啞為主,可伴有發音疲勞、咽喉痛及咽喉不適、咳嗽咯痰等。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及喉鏡檢查所見即可作出診斷。
1.2.2 中醫診斷標準 參照阮巖主編的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中醫耳鼻咽喉科學》[6]制定的辨證標準,辨證為血瘀痰凝型:咽部微痛,伴異物梗阻感,痰黏著感,咳痰不爽,咽黏膜黯紅或咽后壁淋巴濾泡增生;或見惡心欲吐,胸悶不舒;舌黯紅或有瘀斑、瘀點,苔薄白,脈弦滑。
1.3納入標準①符合上述聲帶小結的診斷標準;②符合血瘀痰凝的中醫辨證標準;③病程在1周~2年之間;④自愿參加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的患者。
1.4排除標準①依從性差,未能按規定方案進行治療或者不愿配合治療的患者;②伴有喉部其他腫物,如聲帶息肉、聲帶肉芽腫、聲帶白斑等的患者;③伴有聲帶麻痹及其他可能影響言語中樞的腦血管疾病的患者;④伴有嚴重的心腦血管、精神疾病、肝腎功能不全或惡性腫瘤的患者;⑤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⑥過敏體質或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者。
1.5治療方法
1.5.1 對照組 給予會厭逐瘀湯加減治療。會厭逐瘀湯的藥物組成:桃仁10 g、紅花5 g、當歸10 g、赤芍10 g、枳殼10 g、甘草5 g、生地黃12 g、柴胡3 g、桔梗10 g、玄參10 g、海螵蛸30 g、佛手10 g、砂仁10 g。每日1劑,用清水浸泡藥物30~40 min后,先用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煮30 min,煎煮2次,共煎取藥液約300 mL,分早晚2次溫服。治療1個月為1療程,共觀察2個療程,療程結束后隨訪6個月。治療期間,囑患者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并注意聲休。
1.5.2 治療組 給予天竺霧化液霧化吸入聯合會厭逐瘀湯加減治療。(1)天竺霧化劑為深圳市中醫院制劑室科研配方,其主要成分有:天竺黃、瓜蔞皮、木香、兩面針、千年健、僵蠶、葶藶子、魚腥草等,用法:天竺霧化劑10 mL加0.9%生理鹽水10 mL通過超聲霧化器進行超聲霧化吸入[5],每次吸入時間為15 min,每日2次,2周為1個療程,共觀察2個療程。(2)中藥湯劑的組方、煎煮法、服用方法及療程同對照組。療程結束后隨訪6個月。治療期間,囑患者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并注意聲休。
1.6觀察項目①觀察2組患者癥狀與體征的改善情況:觀察方法參考199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第3輯)》[7]中有關喉瘖(聲帶小結)的病情輕重分級(見表1);②評價2組患者的臨床療效;③隨訪6個月,觀察2組患者的復發情況,按照療程結束后1/2、1、3、6個月統計其復發病例數,并按公式計算復發率[8]:復發率=復發病例數/總病例數×100%;④觀察2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評價2組的安全性。

表1 聲帶小結的病情輕重程度分級Table 1 Grading of the illness state of vocal nodules
1.7療效評定標準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9]分為治愈、好轉、無效。治愈:咽部癥狀消失,發音恢復正常,喉部檢查正常。好轉:聲音嘶啞及喉部不適感減輕,喉部體征改善,聲帶小結縮小。無效:聲音嘶啞及喉部體征無變化。總有效率=(治愈例數+好轉例數)/總例數×100%。
1.8統計方法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的統計處理,計數資料用率或構成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四格表數據卡方檢驗。檢驗水平取α=0.05,即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的基線資料比較表2結果顯示: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2組患者的基線特征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

表2 2組患者的基線資料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of baseline data in the two groups n
2.2 2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療效比較表3結果顯示:治療2個月后,治療組的總有效率為85.0%,對照組為65.0%,治療組的療效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表3 2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療效比較Table 3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i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n(p/%)
2.3 2組患者的癥狀改善率比較表4結果顯示:治療后,治療組聲音嘶啞的改善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咽喉干燥不適和咳嗽咯痰癥狀的改善率雖略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天竺霧化劑聯合會厭逐瘀湯加減對聲帶小結的主癥聲音嘶啞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表4 2組患者主要癥狀改善率比較Table 4 Comparison of the relief rate for the primary symptoms in the two groups p/%(n/n)
2.4 2組患者復發率比較表5結果顯示:療程結束后1/2、1、3、6個月,治療組的復發率分別為3.3%、6.6%、11.6%和16.6%,對照組分別為8.3%、13.3%、20.0%和26.6%,組間比較,治療組各個時間段的復發率均略低于對照組,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5 2組患者復發率比較Table 5 Comparison of recurrence rate in the two groups n(p/%)
2.5安全性評價2組患者均未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病例,其出現輕微的不良反應的病例,經對癥處理后均好轉,不影響研究的進程。其中,治療組和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8.1%和11.4%,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6。

表6 2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Table 6 Comparison of adverse reation incidence in the two groups n(p/%)
聲帶小結是一種特殊的慢性喉炎,是由炎性病變形成的,成人女性發病率明顯高于男性[10]。聲帶小結所致聲音嘶啞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學習及身心健康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該病多見于長期用聲過度或用聲不當者,可見于各年齡階段,亦與職業有關[11],屬中醫“慢喉瘖”范疇[12]。聲帶小結早期較易治療,通過充分的聲休,或服中藥湯劑,或通過發聲訓練,聲帶小結可自行消失;晚期聲帶如無法得到充分休息,病情常反復發作,治療效果常不理想,此時,則需在口服中藥的同時行中藥超聲霧化吸入治療,如療效還不理想再考慮行手術治療。
聲帶小結多見于聲帶游離緣前中1/3交界處。該處是聲帶膜部的中點,發聲時振動的振幅最大,因此易受損傷。西醫認為,聲帶小結的上皮改變為異常角化、過度角化及基底膜增厚,常見上皮層的棘層增厚,固有層以硬化為主,水腫僅見于少數病例[13],以手術治療為主。祖國醫學認為,本病多與血瘀痰凝有關。本科室常用清·王清任名方會厭逐瘀湯加減聯合中藥霧化治療本病,取得了較好的療效。會厭逐瘀湯加減方由桃仁、紅花、當歸、赤芍、枳殼、甘草、生地黃、桔梗、玄參、海螵蛸、佛手、砂仁等組成,方中當歸、赤芍、紅花、桃仁活血祛瘀;當歸、生地黃養血益陰;海螵蛸制酸;佛手、枳殼行氣消瘀,砂仁溫中護脾胃,桔梗化痰利喉,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活血祛瘀、化痰利喉之功效。天竺霧化劑為深圳市中醫院院內科研配方,其主要成分有:天竺黃、瓜蔞皮、木香、兩面針、千年健、僵蠶、葶藶子、魚腥草等。于楓等[14]曾做過天竺霧化劑對慢性咽炎口咽部微生態平衡影響的臨床研究,結果表明其對慢性咽炎口咽部紊亂的微生態平衡具有糾正作用。方中天竺黃、瓜蔞皮化痰散結,稀釋稠痰,止咳清嗓;兩面針、千年健、僵蠶通絡祛風利咽,魚腥草清熱祛痰利咽;諸藥合用,具有行氣化痰、散結利咽之功效,能改善聲帶充血水腫,改善患者發音狀態,且對喉部黏膜無刺激性,安全無毒,適宜局部使用。
霧化吸入屬祖國醫學“熏法”范疇,能疏通筋脈,祛風清熱,但傳統的熏法局部吸收少,作用不能持久,藥物局部利用率低。而超聲霧化吸入法是對傳統熏法的改進。本研究所采用的中藥天竺霧化劑霧化吸入法,就是利用超聲波發生器輸出罐內的液體,破壞了藥液表面的張力和慣性,使藥物通過超聲霧化成微粒,易于吸入,并能均勻地分布于咽喉部、聲帶、喉腔及聲門的黏膜而直接產生治療作用。其優點是:①只在局部起作用,對全身無不良反應;②藥物通過超聲作用成為細小的微粒,易于吸收,增強了藥效;③藥物通過與咽喉部、聲帶黏膜的直接接觸及吸收,在病變局部保持較高濃度,因而癥狀緩解快,療效好。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的總有效率及對聲音嘶啞癥狀的改善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或P<0.05),各個時間段的復發率也均略低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且均未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病例。表明天竺霧化劑霧化吸入能與中藥湯劑協同作用,大大提高中藥湯劑口服的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