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社會經濟的逐步發展,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程度也在逐步加深,我國發展與世界各國間的合作交流也逐漸頻繁,再加之英語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所以基于此背景下必須要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由于中職院校是培養應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場所,大部分中職院校設置了英語專業課程,取得了良好的英語教學效果,但是在英語課程設置中存在一定的問題,例如專業英語教學與基礎英語教學有較大的差距,難以進行有效對接,導致英語教學質量難以提高。所以本文基于此背景下分析探索當前中職基礎英語與專業英語對接存在的各項問題,并且提出具體的英語對接策略,旨在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切實推動中職英語教學的有效開展。
【關鍵詞】中職基礎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對接
【作者簡介】林雅嫦,廣東省江門新會機電職業技術學校。
中職英語的重要教學任務就是培養實用型與應用型人才,教學任務主要突出了中職教育職業性特點,能夠以就業為發展導向,切實提高學生的專業職業能力。但是當前中職基礎英語與專業英語難以進行有效對接,所以大大降低了課程教學質量與價值,本文基于此背景下進一步分析完善如何創新英語對接模式。
1.對接理念難以有效提升。由于大部分院校設置了英語專業課程,但是學校領導與教師卻并未正確認識到英語教學的重要性,也難以將基礎英語與專業英語放置在同等地位進行正確對待。在教學過程中中職基礎英語與專業英語對接理念較為滯后,所以中職院校英語專業教學活動中會存在不標準的對接情況,也嚴重影響著專業教學效果的有效提升。
2.課程設置存在不足之處。大部分中職院校專業英語課程被盲目的定位為語言類課程,也無法凸顯出英語專業技能,并未將英語教育規劃到專業課程建設之中。由于部分中職院校采用的是課程教學模式,所以英語專業缺乏專業資源與內容支持,也無法借助基礎英語,難以提高專業英語教學效果。
3.教學管理理念較為滯后。中職院校的教學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所以基礎英語教學主要是根據英語教材知識進行講授式教學,卻難以有效完成中職院校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當前大部分中職院校基礎英語教學有著相似的教學規定。雖然管理機制能夠對基礎英語教學有一定的強化管理效果,但是卻無法滿足學生的多元化英語學習需求,難以開展個性化英語教學。
4.教材內容空洞匱乏。當前中職院校選用的英語教科書,通常由英語基礎知識與專業化英語詞匯、就業應用英語這三部分構成,基礎英語知識與專業化英語詞匯,大部分是以文學性質語言為中心,選用的是通用基礎英語,教材內容變化幅度較小。而就業應用英語則是專門為就業設置的專業課程,能夠滿足社會的多元發展需求,有較高的發展需求。但是當前中職院校的專業英語教學內容卻存在滯后現象,無法有效支撐學生的多元化發展需求,也難以促進基礎英語向專業英語的有效過渡。
1.創新英語對接理念。中職院校應當充分重視培養學生的專業職業能力,進一步創新人才培育理念,提高辦學特色,強化專業英語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通過充分重視專業英語教學,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完善的英語課程教學目標,規定學生具備所學專業相關的英語知識,能夠從多角度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當扭轉傳統落后的教育理念,樹立正確的服務意識,能夠為英語專業教學打下夯實的語言基礎,從而促進專業英語學習的準備與過渡。
2.完善英語課程設置。課程是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實現基礎英語與專業英語課程間的有效對接,必須要進一步優化課程結構。在具體的應用操作過程中,應當將基礎英語詞匯與常用句式、閱讀內容與專業英語有效融合,能夠進一步推進基礎英語向專業英語的不斷發展,形成兩個相互獨立且又互相補充的一體化教育課程體系。在英語專業教育的實踐階段,應當創設栩栩如生的專業化教學情境,有效應用具體的學習內容,促使學生的英語專業能力與各項知識有效融合,切實加強基礎英語與專業英語間的高效對接。例如:根據不同的專業崗位需求以及專業特色設置,個性化英語教學方案,制定具有專業性與針對性的教學課程標準,可以有計劃的將行業情景對話與專業詞匯融入到基礎英語教學過程中,能夠確保專業英語扎根于基礎英語學習。所以筆者建議可以引領學生進行多元化學習,在一二學期先進行簡單的分層教學,第三學期便開始專業教學,通過針對性的細分教學,能夠有效體現出英語教學的實用性與個性化。對于酒店管理專業與旅游專業的學生,可以根據未來的就業發展需求有效提高學生的語言,口頭表達能力,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重視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對于機械類與電子類專業學生,日后工作可能需要他們看懂簡單的操作英文指示,所以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當側重讀寫譯等各項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英語說明書以及技術資料。所以無論是采用專業分類還是分層教學方法,切記不要分得過細,否則會增加教學管理壓力,缺乏可操作性,也無法高效配置教學資源。
3.加強管理對接安排。中職英語原有的組織結構基礎英語與專業英語構成,無論是教學人員還是獨立的管理人員,可能會由于崗位不同或者是職能限制導致教學管理工作中難以進行資源的整合,所以對教學管理會有或多或少的影響。所以中職院校必須要加強各部門以及各班級的有效整合。在此過程中加強對基礎英語與專業英語的教學結構協調與完善,通過優化英語師資力量,進一步深化英語教師的重要責任,在教學過程中逐步規范教師的具體行為,明確英語課程的組織框架,構建科學完善的課程監督評價體系,有助于強化英語教育的專業化,進而實現基礎英語與專業英語間的有效對接。在此過程中應當加強基礎英語與專業英語教師的雙向培訓,在基礎英語與專業英語隊伍中選拔出各項素質較好的教師展開定向培訓,能夠組建穩定的專業教師團隊??梢赃x取有經驗的教師當作課題的負責人,整體負責教學方案,有效的開展教學以及教材開發。通過分解教學任務,發揮組員的特長與優勢,能夠有效協調基礎英語教師與專業英語教師間的優勢,并且促進教師之間的相互學習與溝通交流。
4.改革教學與評價模式。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習慣采用講授式教學模式,在素質教育理念下,教師必須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有針對性的調整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能夠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切實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應當正確認識到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將課堂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能夠以啟發講授式教學為基礎,開展角色扮演與聽說訓練、分組討論與情境模擬等各項教學模式,同時要輔助多媒體教學設備,有助于增強教學內容的互動性,進一步活躍氛圍,潛移默化的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教師在機電專業英語教學過程中,便可以帶領學生走進實習工廠與機電實訓室,通過模擬現場對照實物應用相關語言,避免專業英語教學脫離實際操作而存在的空洞乏味情況。教師也可以結合不同的場景設置多元教學情境,通過學生間的簡單對話有助于學生加強聯想和記憶,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通過開展相關實踐教學,使學生有效掌握專業英語知識,在職業生涯中也能夠有效適應職業崗位。
在素質教育理念下,教師必須要創新傳統的教學評價,選用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的多元評價體系,能夠樹立以人為本的評價觀念,通過多元化的評價,例如開卷與閉卷等各類方式,滿足學生的多元化學習需求,并且要加強日常考試的比重,并且將日??己朔謹涤枰约毣?。對于課堂表現積極以及課外活動參與積極的學生進行及時的鼓勵和表揚,通過全方位的監督與評價能夠幫助學生樹立英語學習信心,切實增強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
5.進行校企合作開發課程與教學資源。中職院校是培養應用技能型人才的場所,所以學校應當加強與企業間的合作交流,能夠與專業教師和企業專家共同研發新課程與新教材。英語教材應當凸顯實用性,能夠貼合學生的專業行業發展需求,能夠結合具體的工作場景為背景,充分重視語言材料的應用性與典型性,著重培養學生的商務禮儀以及跨文化交流意識。在此過程中應當秉持夠用為度,以細致的專業要求進行劃分的原則,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語用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工作實踐水平。在英語語言教學過程中,應當遵循語言表達規律以及學生的思維認知水平,選用語言技能與專業知識齊頭并進的方式,進一步深入開展專業知識教學。同時應當選用現代化的教育手段,進一步增添教育教學的新穎性與立體化,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中職基礎英語與專業英語在對接中,由于自身的教學模式與教學內容有所差距,所以基礎英語與專業英語在對接過程中難以順利實施,也無法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對于此類情況,中職院校英語教學必須有效改善基礎英語與專業英語的傳統對接思路能夠正確認識英語課程設置存在的不足之處,及時有效的更新教學觀念,加強英語課程建設,有效提高對接質量,才能夠為培育應用型人才打下夯實的基礎。
[1]曹云波.移動互聯網時代下的英語教學改革的探討與研究[J].校園英語(中旬),2017,(12):66-66,67.
[2]盧顯偉.論五年制高職英語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J].英語教師, 2016,16(1):38-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