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學生核心素養(Core quality)的話題越來越受到英語教育工作者的廣泛關注,如何利用英語日常教學來培養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已經成為每一個一線教育工作者必須深入反思、繼而改進教學活動的首要任務。
核心素養是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這里強調的兩個關鍵詞是“品格”和“能力”,是個體在解決復雜的現實問題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能力。核心素養的培養不簡簡單單是一句口號,而應把核心素養滲透到日常的教學活動中,讓核心素養落地,最終落實到學生的“品格”上,成為學生終身發展的一種“能力”。例如:我們在日常教學中教授“pull”和“push”這兩個單詞時,不能只是注重發音、翻譯和拼讀,在兩個詞組pull the door和push the door中間還應加入“hold the door”(扶住門),這既是一種情感態度的滲透,更是對學生品格的培養。我們一線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單純追求分數,而應注重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的工作能力、與人相處的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的培養,核心素養的要求使得教師必須轉變課堂的功能。
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在所有的素養當中,語言能力和文化品格的培養是基礎,在日常教學中要積極地營造一種社會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學會交流。學習總是與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聯系的,在實際情境下學習,既可以讓學生利用自己原有知識和經驗學習新知識。即運用語境式整體課堂教學基本模式,以單元整體教學為切入口,關注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在課堂教學中的落實。比如在上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有關Shopping的話題時,創設一個去商場購物的具體環境,借助店主和顧客的購物情境來學習句型和對話內容,描述購買的物品及其價格,讓學生產生大量的語言輸出。更關鍵的是,在潛移默化中滲透了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教育,由此體現了“生態意識”學科素養的價值性。同時我們要看到中國的學生既享有了西方孩子的自由,卻又缺乏西方孩子的獨立;既享有了中國家庭的寵愛,卻又缺乏中國傳統的孝道。于是,課堂教學中文化品格的培養十分必要,要讓學生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吸納精華、去其糟粕。在課堂教學中引導討論、適時表達正確的觀點,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核心素養中的亮點是思維品質的培養,一個沒有個性思維能力的人是沒有創造力的靈魂。教師在教學活動的設計上要加大思維含量,例如:預測(Predicting)、觀察(Observing)、推斷(Inference)、排序(Reorder)等環節的設置,盡量減少機械背誦作業,在基礎年級更要側重聽懂和會說,而不必一開始就過分關注每個單詞的準確拼讀。
核心素養中學習能力不僅是學習策略的培養,還有態度、興趣、動機、習慣、意志等的培養,而后者則是對學生“情商”的培養,是關乎學生未來的綜合能力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先要養成學習英語的好習慣,例如:英語單詞教學不能孤立進行,而要放到語篇中理解,因此,背單詞要通過大量的聽、說、讀、寫活動來完成。另外,學生的自信心(Confidence)也非常重要,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創設不太難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敢于開口。例如:在七年級上冊講述“Colour”時,可以設置一個游戲環節“Guessing game: My mothers birthday is coming. She wants to buy a dress. What colour does she like?”學生通過“Brain storming”的方式既是復習舊知識(小學已學),也是鞏固新知識(有所拓展)。教師要經常創設一種運用語言的真實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從而提示學生的學習能力。
核心素養體系下的課堂教學,它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發揮學生的語用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實際英語教學中,我們要關注學生在活動中的反應與表現,有針對性地給出指導與評價,幫助他們樹立信心,贏得喝彩,讓我們的課堂“出彩”,學生也“出彩”。當“核心素養”成為學校新的育人目標,作為教書育人的主陣地,課堂如何承載這一目標呢,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課堂教學要以人為本,課堂教學要有設計感,課堂教學構筑讓學生有存在感的學習氛圍與情境。把語言交流目標、思維認知目標和社會文化目標三個目標融合成了一個教學任務,學生自然而然就能形成國際通用的行為規范,培養了學生的文化意識。讓學生們情不自禁地加入我們的英語實踐中,把學生們這種不由自主地“踴躍”發展為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
正如《英語課程標準》強調:英語課程應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在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將學習變成學生自覺、自愿、高興的事,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課堂上,要通過創設情境,鼓勵表達,引導學生反思等手段,突出培養學生的溝通與合作。“核心素養”培養其實就是教學改革與創新的過程,是一個教師與學生角色、地位的轉化過程。精彩課堂,不是教師口吐蓮花,而是學生的深刻領悟、智慧表達。
關注中、高考教學改革,鉆研英語新課標,反思個人的教學設計,讓核心素養的培養真正落地,是對我們一線教師的挑戰,更是我們努力的方向。現代英語教師應當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有效地滲透科學教育的理念,引導學生正確地學習英語知識,積極采取科學的教學方法,來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的效果。
【作者簡介】韓杰,南昌經開區英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