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xiàn)在外語學習過程主張學生在語境中接觸、體驗和理解真實語言,并在此基礎上學習和運用語言。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參與、探究和合作等方式,發(fā)現(xiàn)語言規(guī)律,逐步掌握語言知識和技能,不斷調整情感態(tài)度,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本文通過筆者自身實踐,英文話劇表演講對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作用以及對英語學習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英文話劇表演;理論依據(jù);實踐操作;活動效果評價
【作者簡介】李丹丹(1984.12-),女,江蘇灌南人,南京師范大學蘇州實驗學校,中學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中學英語教學。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教育部,2012)提出強調學習過程,重視語言學習的實踐性和應用性。現(xiàn)代外語教育注重語言學習的過程,強調語言學習的實踐性,主張學生在語境中接觸、體驗和理解真實語言,并在此基礎上學習和運用語言。英語課程提倡采用既強調語言學習過程又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成效的語言教學選徑和方法,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在真實語境中運用語言的機會。英文話劇表演是一個系統(tǒng)的,循序漸進的貫徹過程。
教育學中指出教育活動是使受教育者將一定的外在的教育內容和活動方式內化為他們自己的智慧、才能、思想,同時又將他們的思想、需求與創(chuàng)造才能外化為他們改造客觀事物的實踐過程,是引導受教育者經(jīng)驗不斷地改組與改造,素質不斷地發(fā)展與提升的實踐活動過程。通過話劇表演,學生們要了解背景、體會人物的感情、熟記旁白、最后進行演繹。這個過程恰恰就是學生們將英文內容和活動方式內化的過程。通過自己的理解和體驗進行外化。
The structural view of language sees language as a linguistic system made up of variousubsystem (Larsen-
Freeman &Long,1991):the sound system (phonology); the discrete units of meaning produced by sound combinations (morphology),and the system of combining units of meaning for communication (syntax). 話劇表演則是要學習這些語言的結構并且語言結構能夠與行為心理學的刺激-反應原理相結合,有效地運用了語言學習的聽說法。
British linguists developed a system of categories based on the communicative functions. The functional view not only sees language as a linguistic system nut also a means for doing things. 話劇表演要使用語言,通過語言的載體來表演。為了執(zhí)行語言功能,表演者需要知道結合語法規(guī)則和詞匯來表達執(zhí)行功能。對語言要有很好的駕馭能力。
The interactional view considers language to be a communicative tool,whose main use is to build up and maintain social relations between people.通過話劇表演,孩子們要互相磨合,配合,以及在表演前的配合度訓練,本身也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的建立。
作為一線教師,我們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在本校初二年級進行了實踐。1.選修課的宣講,海報宣傳: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孩子們在興趣的指引下進行選擇。2.分組前訓:選擇后到課堂上進行分組組合。但在分組之前要進行準備訓練。我校聘請了專業(yè)的表演老師姜老師對孩子們進行訓練,如表演中強調真聽,真看,真感受。然后通過人,鬼,神,人1,人2......等訓練,培養(yǎng)孩子們的專注度和彼此的默契度;專業(yè)的表演訓練之后,孩子們進行分組組合;3.內容選擇:分組合后孩子們去搜集各自的話劇片段臺詞,在下一次選修課上進行各自的話劇展示,展示內容包括背景,故事梗概,以及個人的理解,選取本片段的里有,部分經(jīng)典臺詞或者語錄的呈現(xiàn);下一環(huán)節(jié)進入投票選舉,建議設定方案A,B,C。然后進行預表演,通過預表演選出最滿意的作品,或彼此配合度默契度最高的作品。4.合作演練:熟悉話劇的時代背景,學習故事的整個過程,臺詞的記憶,然后再進行情感的進一步熔煉,語音語調的模仿,人物性格的表現(xiàn)等等。5.分組比賽:比賽評分標準提前告知,評分內容包含語音語調,內容流暢,道具服裝,情感演繹等,評委老師和同學們嚴格按照標準執(zhí)行,選出最佳的一組。本屆最后一組是話劇《灰姑娘》,孩子們演繹得非常精彩,不僅是英文臺詞的呈現(xiàn),還有人物的刻畫,王子散發(fā)出的貴族氣息;侍衛(wèi)的忠誠;繼母的刻薄;姐姐們的刁鉆蠻橫等,并且在本校的開放日活動中在全校家長面前表演展示,受到了大家一致的好評。
《課程標準》提出,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評價應起到監(jiān)控教學過程、反饋教學信息、激勵學生學習、促進教師改進教學的重要作用。因此,評價要有利于學生不斷體驗英語學習過程中的進步與成功,有利于學生認識自我,建立和保持英語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孩子們通過次的活動,孩子們獲得了相當一部分語言知識,同時也在情境中進行了運用;對英語這門語言和英語語言國際的文化更加的感興趣。也覺得非常的有成就感。通過表演展示,孩子么提升了自信心,也更好的激發(fā)它們探索的興趣,大家的肯定給予了他們更多的自信。
[1]王薔.英語教學法教程(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學(第六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