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我們有機會去開發出新的交通運輸方式,這些新的交通運輸方式使我們可以在世界各地更加快速推動人流和貨物的流動。
工業革命之前,農業在GDP發展當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當時的整個歐洲,村莊和城鎮平均的距離大約15公里遠,為什么呢?因為這樣的距離使農民可以在早晨離開他的農場,然后坐著馬車進入集市,晚上的時候可以回到家里吃晚餐。那個時候,這樣的距離就是農民一天從集市往返的距離。后來隨著工業化的發展,技術不斷改進、不斷發展,促進了交通類型、運輸類型的演化。
在20世紀60年代的時候,鐵路公司覺得它們的業務就是經營火車,但實際它們的業務是推動人的運輸和出行。后來很多鐵路公司出現了問題,美國的鐵路系統開始進行革新。
現在,我們有機會去開發出新的交通運輸方式,這些新的交通運輸方式使我們可以在世界各地更加快速推動人流和貨物的流動。航空業致力于推動貨物的運輸,貨運和客運;區域政府和國家政府都努力推動動態的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貿易和商業的發展,這是一種合作的伙伴關系。人們可以充分抓住這些機會。
不管是什么方式的交通運輸,都可以推動經濟的發展、財富的創造。在航空公司,我們發現76%的瑞安航空的旅客之前沒有坐過飛機。我們就在比利時非常邊緣的地區設置了新的航線,給這些人的出行創造了新的機會。每年增長50萬的新旅客,現在已經達到了800萬的旅客流量,從過去只有5架次變成了22架次,航空業促進了全球貿易金額的40%。
這些空港,未來會成為物流增長的新動力源泉。有了這樣的物流中心之后,空港經濟將會像磁石一樣吸收各種各樣的投資和專業活動。有些航空公司設置在不同的地區,讓這些地區成為它們經濟的錨,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旅客和貨物,實現了點對點的運輸,還有樞紐的運輸。未來的模式會發生變化,出現精良的技術和引擎,使得運營成本更低。機場本身也要重新進行變革,除了本身的發展,機場的周邊也能受刺激獲得更多發展。像一些核心行業會向其他行業擴散,會帶來各種各樣的就業機會,促進新的投資。
樞紐機場的投資是行得通的,特別是在美國,像阿拉巴馬州等還有大量居民從來不坐飛機,過去無人問津的亞特蘭大,現在已經成為美國最知名的城市之一,它現在有全球最大的機場,年吞吐量去年達到1億人,而且有1萬架次的飛機起降。這些城市認為,空港經濟就是它們未來增長的引擎。
有一些機場不選擇作為樞紐機場,但不意味著它們不和樞紐機場連接,因為大量的旅客,可能買不起直飛的機票,他們愿意多花一點時間轉經停,換取更多的票價,從這一點看,現有的樞紐機場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未來的投資,不一定是金錢的投資,這些投資也要去看它的業務的、財務的或者社會的影響力,是不是能夠支撐決策。另外也涉及到市場真實的需求,也涉及到國家和政府、企業和個人的自主選擇。我們之前負責一個航空公司的經營,2006年的時候就出臺了2020的計劃,當時是說把它們國家企業的航空公司扭虧為盈,使得政府創造一個非常重要的國際航空樞紐,要不斷投入給航空公司的經濟貿易方面的投資,實現國家GDP的增長。它們有共同的目標,但是要有非常全面的計劃。
有一點經常被大家所忽視,運輸公司也要有愿景、有領導力,還要有一些思維的模式、軟性的管理方式,這都非常關鍵。有很多企業,還有些航空公司,他們對整個世界局勢的把握并不是非常深入,雖然他們都是人才,他們對定量的分析沒有太大問題,但實際上財富創造最大的源泉是來自于人,他們對管理人卻沒有什么好的方法。
我們這個行業是一個組織的架構,要創造一個非常良好的乘客環境。大家問怎么管企業?我經常給他們一個非常簡單的答案,我說非常簡單,就是創造一個讓別人成功的環境,只要大家都成功了,企業也就成功了。我所負責的企業,它在158個國家和地區都有存在,我只要保證大家都有成功的環境,我的管理工作就完成了。
青島的新機場馬上要開張經營,我希望這會成為從倫敦直飛青島的新機場。目前青島的目標是雄心勃勃的,令人非常激動。我希望青島未來依靠航空航運業能夠有大規模的開放,青島未來能夠實現自己的目標。在遙遠的未來,青島還可以建一個太空港。在運輸業,青島一定會帶來更多的財富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