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冬梅 曹宇



摘要: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給傳統的保險行業帶來7巨大沖擊,保險公司為順應時代潮流,紛紛將目光投向7網絡保險這個巨大的市場。本文通過對我國網絡保險發展現狀分析,找出我國網絡保險存在的問題,在此研究的基礎上,提出7一些有效建議。
關鍵詞:網絡保險 保險產品 保險市場
網絡保險是新興起的一種以計算機互聯網為中介的保險銷售方式.是指保險公司或新型第三方保險網以互聯網和電子商務技術為對象來支撐保險銷售的新型行為方式由于網絡保險渠道公開費用低廉,數據收集更周全等特點,越來越受到保險公司的重視。
美國是網絡保險的發源地,目前60%以上的美國公民在互聯網上了解并購買保險產品。作為一種新生事物,網絡保險在我國的成長只是短短幾年時間,但在這期間,網絡保險業務發展卻非常迅速。
一、我國網絡保險發展現狀
1.網絡保費呈出逐年增長態勢
依保監會相關數據的表明,2017年我國網絡保險簽單數量為124.91億件,上漲102. 60%,當中的運費保險簽單數量為68.19億件,上漲51. 91%;保證保險簽單數量為16.61億件,增長107.45%;意外險簽單數量為15.92億件,增長539.26%;責任保險簽單數量為10. 32億件,增長438.25%。
我國網絡保險費從2012年開始呈現出逐年增長態勢,如圖l所示,2012年我國網絡保險費為110.3億元,2013年增加到318.4億元,2014年又增加到856億元,2015年以后成加速上升趨勢,到2017年我國網絡保險費已經增加到1835.29億元。同時,2012 2017年上半年互聯網保險公司的數量也有所增加,從28家到99家。
數據來源: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官網
2.網絡人身保費遠遠超過網絡財產保費
從保險品種的結構來說,網絡保險由網絡財產險和網絡人身險兩大塊組成。從中保協會發布的數據看出,2017年,網絡財產險保費收人為493.49億元,其中:車險保險費用307.19億元,占比重62.25%:非車險保險費用186.30億元,占比重37.75%。網絡人身險保費收人為1383.3億元,網絡財產險保費和網絡人身險保費在網絡保險的總收入所占比例分別是26. 2g%和73.71%。可見,網絡人身險費的收入遠遠超過網絡財產保險費的收入。
3.網絡人身保險仍然以第三方平臺為主、自建官方網站為輔
網絡保險銷售渠道主要分為官方網站和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官方網站銷售是指保險公司通過建立官方網站銷售保險產品。目前已有60多家保險公司開設了官方網站銷售保險產品。其中實力雄厚的保險公司,如平安保險、泰康保險、中國人壽等都擁有自己的官方網站。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銷售是指保險公司使用大型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以商店的形式組織和銷售保險產品。具有代表性的是淘寶和很多與保險公司合作的網絡平臺。
雖然近幾年官方網站銷售呈逐年上升趨勢,如圖3所示,2015年為41.8億元,2016年為86.5億元,2017年為153.4億元;但與第三方平臺銷售相比仍占比較小,2015年、2016年、2017年第三方平臺銷售占比分別為2.30%、480%、II. 10%。由此可見,當前網絡人身保險仍然呈現以第三方平臺為主、自建官方網站為輔的態勢。
二、我國網絡保險問題分析
1.買賣雙方互動性差,致使保險產品難以通俗易懂
網絡保險銷售的方式,主要是由購買者在保險公司網站上自行選擇險種進行交易,相比傳統的面對面交易,缺點在于買賣雙方不能即時交流,互動性差。因此,購買者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得不到及時、有效的回答。再加上保險公司在闡述自身保險產品時,都使用一些專業術語,太多的專業術語使購買者很難理解具體含義,致使保險產品達不到通俗易懂,若能令消費群體對保險產品描述全面掌握,清楚明白各項內容,則能夠有效提高保險產品的銷售額度。
另外,我國一些網絡保險銷售對保險產品的描述存在部分缺失、對于產品的保障性能有一定程度的削弱,為了營銷宣傳過度夸張產品收益、對于產品風險提及較少等,這些都會損害購買者的合法權益。長此下去會引起一些實際操作上的風險,甚至可能造成法律糾紛。
2.客戶購買網絡保險意愿不強,網絡保險營銷存在缺陷
隨著社會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雖然人們的保險意識不斷加強,同時也越來越注意到保險在生活中的作用,對保險的接受程度也有所加強,但是對于這個新興的網絡保險產品,大多數人們仍對其持有懷疑觀察的態度。由于網絡保險產品銷售、購買、售后、理賠等環節基本都是線上操作的,所以人們對保險產品是否安全、是否可靠持有懷疑態度,因而在購買網絡保險產品時往往持觀望態度而遲遲不去購買,主動購買網絡保險產品的意識較弱。這說明網絡保險在營銷過程中存在很多缺陷,如不能透徹的解釋保險產品,徹底打消購買者的購買疑慮;再比如缺乏宣傳力度,客戶想要購買相應的保險產品時往往不知道從什么地方購買、如何購買,營銷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客戶主動購買意愿。
3.小型網絡保險公司處于不利地位
由于網絡保險在我國的發展時間并不長,所以導致網絡保險產品開發和市場運營都不太成熟。市場上現有的網絡保險產品并不多,不管是網絡財產保險產品還是網絡人身保險產品很多都是將傳統保險品種進行了簡單包裝而移至互聯網上去銷售,真正的自己開發的具有特質的網絡保險品種卻非常少。所以這就導致了保險產品的單一化。又由于網絡保險產品透明度高,同行對其他公司的產品一目了然的特點,一款新的產品上線后就很容易被其他保險公司模仿,這就會造成了產品同質化,從而導致產品可供選擇的種類少的問題。客戶在選擇保險產品時往往會選擇知名度較高的保險公司,這就使一些小型的網絡保險公司處于不利地位。
三、促進網絡保險發展的對策
1.加大宣傳力度,增強人們保險意識
生活中,新產品的出現,往往要伴隨著大量的廣告宣傳,網絡保險也不例外。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手機功能的增加,信息量鋪天蓋地,若沒有吸引眼球的宣傳,再好的產品,也很難被人們發現。另外,保險產品有別于其他商品,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即專業術語多,難以理解,所以可以考慮從以下幾點對網絡保險產品進行宣傳。
(1)定期走進小區、社區等人群密集的地方,進行與人面對面的宣傳、溝通、講解,使人們能夠深入透徹的了解網絡保險和保險產品,打消購買者的購買疑慮與擔心。
(2)在小區宣傳板或電梯廣告欄粘貼廣告,并且定期更換,讓人們在不經意中就能了解到網絡保險,以及網絡保險的官方網站。
(3)定期走進高校、機關、團體等,開展網絡保險講座,普及網絡保險知識,因為這些群體文化程度高,接受能力強,很可能從潛在的消費者變成消費者。
2.細分保險市場,開發特色網絡保險品種
目前,網絡保險在我國仍屬于發展初期,未來有很大發展空間。因此,保險公司,特別是小型保險公司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自己的一杯羹,就必須努力深挖市場,將保險市場是分化,根據人們的不同需求,開發出特色網絡保險產品。目前,網絡保險產品與傳統保險產品具有同質化,很多產品都是將傳統保險品種進行簡單包裝而移至互聯網上,缺乏新穎的、具有特色的網絡保險品種,以及產品的更新迭代,因此,保險公司可以從一下幾個方面進行細分保險市場,開發出具有特色的網絡保險產品。
(1)細分保險需求,找準不同層次的客戶需求,量身定制,創造出滿足不同需求的差異化保險產品,可以從不同的收入層次、不同的文化層次、不同的社會階層、不同的年齡段層次等對保險的不同需求人手,研發出新穎的、具有創新性的特色險產品
(2)要緊隨市場變化對原有保險產品進行不斷迭代更新,改進優化。我們應該向一些發達國家學習,將原有保險產品碎片化、個性化,以此促進網絡保險市場的發展。
3.高度重視客服部門人才培養
網絡保險客服部門的主要工作是售前在線支持和售中服務,就像淘寶客服人員一樣他們在線跟客戶接觸,促成交易的完成。這就需要客服人員特別熟悉自己的產品和業務規則,能夠隨時隨地對客戶提出的險條款和操作不明確等問題給予熟練而透徹的解答和在線幫助,使客戶毫無疑慮地相信自己選擇的產品盡可能促成更多交易的完成。所以要想提高保險份額不僅需要好的保險產品,更需要有一支業務過硬的客服部門人才,因此,崗前業務培訓、技術培訓營銷培訓、心理培訓,崗中定期再培訓,考試篩查,末位淘汰等環節尤為重要。同時,用完善的制度,用恰當的激勵機制鼓舞人才,留住人才,使其在工作崗位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做到“事盡其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參考文獻
[1]張雪梅,我國互聯網保險產品創新研究[D],安徽大學,2017.
[2]馬樹才,秦海濤.對我國互聯網保險行業發展問題的思考[J],財會月刊,2017(05)
[3]王靜,我國互聯網保險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J].中國流通經濟,2017,31(02)